分享

看耄耋之年的父亲在群里用语音聊天,我笑喷了,笑着笑着,我心不安了

 月下清茶的树洞 2021-12-10



受二嫂启发,我随手拿起手机,准备跟老爸拍一张合影。打开手机自拍的声控功能,我揽着老爸肩膀对着镜头说了一句“茄子!”还喊茄子?”老爸嘿嘿笑着,也学我的样子喊“茄子!”

老爸话音没落,照片已经照好,镜头恰好捕捉到老爸喊茄子的瞬间,正好照出老爸开心大笑的效果——嘴角上扬,眼中含笑,眼角的鱼尾纹配合着绽放成一朵盛开的老菊。

“这个是声控自拍,一说话就自动照相了”我跟老爸解释“想着老爸拍照片喊茄子憨憨又可爱的样子,我一时兴起“爸,咱俩再拍一张!”

我接着对镜头说“茄子!”

1、2相机上面的3还没显示出来,老爸又学着我说了一次“茄子”如是几次,对着镜头,我眼角的鱼尾纹再也藏不住了,我被老爸逗得忍不住大笑。

我把老爸照片晒到群里,接着三姑晒出她和姑父的照片,堂姐晒出大爷、大娘的照片……我点开照片,放大让老爸看,老爸对照片一张张点评,我把老爸的点评发到群里,群里一下热闹起来。

老爸被亲情感染,脸上露出隐藏不住的喜悦。我按住手机,教老爸发微信语音“爸,您在群里说句话。”

结果老爸想了半天,说了我们国人见面最爱问的那句话“你吃完,吃完饭了吗?”

“老爸啊!过年两顿饭,都已经快晚上六点了,哪有没吃完饭的。”我给老爸纠正。

三姑发过来语音:夸老爸的照片照的好,人看上去挺精神。

“今天在群里看见你们照片,我很高兴。”不等我按住语音键,老爸对着手机就开说。

“爸,您等下,这不是打电话,您得等听完信息,我按住手机让您说的时候,您再说。”

“行!”

“爸,开始说。”我按住手机,然而老爸一张嘴,我又乐喷“都,都,在哪儿呢?”老爸说话咋还哆嗦上了“爸,大家都在群里说话呢!”

“在群里呢啊!祝老家的亲戚朋友,哥们兄弟,阖家快……新春快乐!”哈哈,我老爸啥时候变的口吃了!

三姑在微信那边,让老爸逗得呵呵地笑“二哥今天有点儿激动。”

嫂子发过来一段姑姑们打麻将的视频,看见大姑和老姑打麻将的身影,老爸赶紧说“你们俩和孩子们打麻将呢啊,多赢他们点儿钱……”

哈哈,笑喷我了,行不行!“老爸这是小视频,不是视频聊天,好么?我老姑他们听不见您说话的。”

“好好,我记住了,这个是小视频,发语音时再说话。”

“好,这回老爸您记住了噢!”

大爷用堂姐的微信发过来语音“过年不赖噢,过年多吃点,好好活动活动。”听见大爷说话,我老爸对着手机开说“大哥,过年好!”

“艾玛!老爸,我还没按手机,我们在听语音信息,听完了这几句,咱再回复行不?”

“嗯嗯,我记住了。”

“好,一会儿我说一二三,您再说话。”

“咱们哥们兄弟,姐姐妹妹都好好地,活到一百岁!”语音里,三姑明显地激动。

“谢谢你!”我老爸一激动,忘了等我说一二三再回复的事,又和正在播放的语音对话。

“老爸,您别着急,咱等听完语音,再回复好不好?”再不让我笑一会儿,我可做不到了,我老爸笨笨的样子太搞笑啦!

“一、二、三,爸,说话!”

“谢谢你,咱们兄弟姐妹都要健康长寿,八十是青年,九十是中年,我们要达到老年一百岁。”这次老爸没有口吃,说话声音洪亮,但是咋听咋像做演讲。

微信群在长辈们的加入下,气氛热闹起来,老爸牢牢记住我说的话“听完语音再回复”等我按住手机,数好一、二、三,老爸又不知道说啥了,好吧!您跟我学,我告诉您说啥,您就说啥。

就这样,耳背眼花的老爸跟我学起来发微信。老爸对着手机,表情严肃,声音大声又激动,我在一边给耳背的老爸讲述群里的信息,教老爸回信息,手忙脚乱。

“我老了,笨了,接受不了新鲜事了。”老爸自我解嘲似得感慨。



人老了可能都是这样吧!接受新鲜事物慢,一件事教几遍都学不会,一个微信就可以让他们紧张又局促。再回味老爸聊微信的囧态,乐着乐着,就有一些不安。

父母老了,不光是满头银发和脸上的皱纹,还有他们日渐衰退的记忆力,跟别人交谈时的反应能力,对一件事情的接受速度。他们这时候更像是牙牙学语的小孩儿,需要我们教,需要我们的包容和理解。

想起大家都熟悉的那个谜语“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一直知道谜语里老年人的第三条腿是手里的拐杖,仔细想来更应该是自己的儿女,拐杖是走路工具,儿女是精神支柱。

最近常在公号里看写老年人要学会独立,不要把一切精神寄托放在儿女身上的文章。讲真,有些观点我不敢苟同,大概也是我人近中年,要归纳到老年人行列的缘故。

儿女有儿女的生活,这个道理当父母的都懂。大多数父母都当着口是心非的人,心里盼着儿女常伴左右,嘴上却说着“我们都好,不用惦记,没时间就不用回来。”

人老了害怕孤单,更怕给儿女添麻烦,去年我老爸住院,我打电话他就老说自己在外面溜达。他为啥这样说,是因为不想让我回去吗?不过是怕耽误我上班而已。

谁不想自己一直到老都健健康康,利利索索,可再要强的人也难逃岁月蹂躏,这点你必须承认,与其一再强调父母老了要精神独立,不如多花空闲时间在父母身上。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年迈的父母越老越像小孩儿,回忆当年他们牵着我们的手,教我们走路、说话、做人、做事时对我们的爱和耐心,我们是不是要拿出十二分的耐心去陪伴,去教,去理解他们。


永远记得孔子那句话“今之所谓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所养,不敬何以别乎?”敬,是为尊敬,是和颜悦色,是耐心陪伴,是不怕父母的愚钝和啰嗦。

我们习惯说哄孩子,其实父母一样需要哄,哄他们开心,用哄的心态去对年迈的父母吧!年老的他们不该被看做累赘,孝顺不该因为时代的进步被摒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