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心理师》:产后妈妈6-8成有抑郁情绪,为母则刚难抵产后抑郁

 枕边的小故事 2021-12-10




没有生过娃的人会觉得孕妇经过十月怀胎孩子生出来后,完全沉浸在放松和做母亲的喜悦中。

不用再拖着笨重的身体,分娩的痛也已经过去,接下来只要把宝宝照顾好,享受幸福

没有经历过的人体会不到,妈妈能扛过十月怀胎的艰辛,能熬过分娩的痛,却难以走出产后抑郁

很多人对产后抑郁不在意,甚至认为这并不是病只是有些矫情,但是它却比任何一个病症威胁都大。


为母则刚,却难抵产后抑郁



近期上映的悬疑电视剧《女心理师》,二胎妈妈詹璐出场就引起了广大女性观众尤其是做了妈妈的女性共鸣

生了二胎后,照顾两个孩子,连生病都没有时间看,情绪紧张、焦虑,多少妈妈在这个角色身上看到了自己。

在接女儿放学时她尿失禁,尿液从裤腿流下来,周围全是接孩子的家长,她并没有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安慰反而是嘲笑

詹璐感觉羞愧难当,濒临崩溃,这时女儿直接给了妈妈一个拥抱,难堪之下得到了来自女儿的温暖,仿佛这一抱把她从死亡念头的边缘拉回来。

生娃除了尿失禁等身体留下的后遗症,最大的障碍是心理,一个可怕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詹璐把所有的情绪失控和不适都归结为生了二宝,她认为这个刚出生的宝宝如果消失,那她的世界就没有烦恼,但是她心理仅存的理性提醒她这么想不正常。

不仅外人不理解,家人也没有对她的情绪足够重视,婆婆为了炫耀孙子,完全不顾詹璐的感受,随时领着邻居来看宝宝。

即便在给宝宝喂奶的时候,也没有照顾她的心情,甚至当着邻居的面把正在怀里吃奶的孩子抱走给大家看。

平时照顾孩子还要做家务、做饭,婆婆使唤她就如同一个保姆。

老公也没好到哪去,詹璐在剧中说,丈夫下班表面看着想带孩子,其实脑子里都是球赛,做家务时还会被老公和婆婆轮番呼来唤去,这样的生活她看不见尽头。

就算她跟老公说想去心理咨询,粗心的丈夫竟然没有意识到她心理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贺顿安抚她:有念头并不意味着行动,一句话使她内心倍感舒畅

贺顿说,每年准妈妈有1500万左右,而6-8成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产后抑郁情绪,其中1/5会成为产后抑郁症。


宝妈的矫情不是毫无道理



因为宝宝的降生,睡眠无规律时间不够,社交活动停止。身体激素的变化,产后身体后遗症,家人不理解不体贴都是引发抑郁的因素。




1、照顾宝宝无经验


不管是新手妈妈还是有经验的妈妈,照料宝宝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应付不了的事。

生病、发育问题,或者与同龄宝宝比起来自己宝宝没有具备某项技能等,这些都足以使产后妈妈担忧焦虑。

在这样的反复担忧和焦虑中,做母亲的喜悦之情逐渐淡去,随之而来的是自信心日益下降。




2、执念喂养方式


都知道母乳喂养对宝宝的发育和健康更有利,但并不是每一位妈妈都能顺利母乳喂养。

在没有条件时,甚至经过调理治疗仍然不能成功,执念于母乳喂养的宝妈出现焦躁在所难免。




3、养育观念冲突


生完娃后大部分家庭会让老人来照顾产妇和宝宝,在坐月子的讲究和喂养观念上,两代人意见有分歧是正常现象。

如果亲妈照顾还会好一些,如果是婆婆,一点分歧就有可能激化成大矛盾,即使表面相安无事,内心却已波涛汹涌

如果作为丈夫再不体谅或者不理解,那么产妇的心理崩溃程度可想而知。




4、无暇顾及自身形象


产后因为要照顾宝宝,宝妈根本没有时间顾及自身形象,足不出户衣服也只是一套睡衣,更别提做护肤化妆了,全身心都在宝宝身上。

看到邋遢、憔悴的自己,产生自我怀疑,精神状态变差。

网上一位宝妈曾经分享产后的经历,老公在外地上班,与婆婆摩擦不断,渐渐抑郁了甚至有了死的念头。

幸运的是家人及时察觉她的情绪异常,老公改变了沟通方式,对她体贴入微,婆婆也随着她的心意,妈妈带着她打扮自己,朋友成为她情绪的垃圾桶。

为了照顾她的情绪,全家支持给宝宝断奶,找回之前的自己,这位宝妈在家人的陪伴下,逐渐走出阴霾。

重拾做母亲的信心,育儿没经验就从书中学,尽管手忙脚乱也不怕,慢慢来总会习惯

爱人也主动包揽家务,一切越来越正轨,产后抑郁不治自愈

所以,产后妈妈心理脆弱,任何事不可执念,再忙也别忘记关爱自己,外在形象就是信心,家人也需要分担家务和育儿压力。



枕边育儿寄语:


女性生完宝宝不由自主觉得心情很差,情绪低落,稍微一件事就委屈落泪,甚至有极端行为,每年因为产后抑郁引发的悲剧不在少数。

家人看到的是生完孩子变矫情了,看不见的是产妇内心的煎熬。

产后妈妈最需要得到呵护和爱,不仅生活方面心理更需要。家人以何种“面目”对待她,也决定着产后妈妈日后的生活是抑郁还是快乐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