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总盼着长大,长大了又想回到小时候。年少无知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起码没有太多的烦恼。长大后才发现,烦恼不仅是来自于生活、家庭、人际关系,更多的是来自于工作。 人和工作有着绵长的交际,一生中大约有1/3的时间都在职场中度过,从20岁起到50岁,都会遇到或大或小、连绵不断的难题和困难。 记得高三快要高考时,面对成堆的压力铺面而来,班主任开导我们:“人生来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只要敢于面对,方法总比困难多。” ![]() 现在关于“毕业即失业”的说法其实挺多的,无非是觉得工作太累、工资不匹配、自己的时间、价值被压榨了。 于是,离开职场后,又该如何重启职业生涯成为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1 朋友是一位离开职场快五年的宝妈,曾经从事编辑工作,几年前结婚备孕时离职,现在儿子已经上幼儿园了,在家里又呆不住,想出来工作。 遗憾的是,当初的纸媒报社已经停办,无奈只能另寻他路。想去应聘新媒体运营吧,几乎所有公司都要求在30岁以下;想做个自媒体吧,却发现自己望着电脑什么也写不出来。 “仿佛是思想停留在了旧时代,眼睁睁看着周围的一切日新月异,而我自己却找不到任何方向了,可能我已经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了吧”她如是说道。 有些人经过离职的漫长“真空期”之后,再想回到职场中去,他们是“再从业者”。这些人选择离职,也是各有原因。有的是为了照顾家人,有的是为了追求“梦想”,或者是健康因素等等。 ![]() 在职场这方面,对女性更为不友好。 女性离开职场,可能会因为怀孕、生产、育儿、被动事业等。以上这些原因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即使本身不离职,也会被雇主“劝退”。 在经过一段长时间(短则一两年、长则三四年)的职业停滞后,要想重回职场,可能会成为一个天大的难题,中途会遇到重重困难和阻碍,其本人也会害怕找不到方向,正如我的这位朋友一样。 新工作遥遥无期,没有头绪的原因有很多种。诸如专业能力下降、年龄带来的危机、未来发展方向迷茫、行业环境巨变、职位及薪资的落差大等因素。 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会对自身悄然地带来某些改变。如导致低自信、焦虑、抱怨和自卑等状况,整个人被拖入下沉的泥潭,恐难以重新开始。 当然,再从业的女性们也有优势,她们拥有更成熟的眼光,很棒的工作经历。此外,她们还拥有一种能量——重返岗位的热情。 ![]() 主要的问题来自于两点,第一点是担心雇主,害怕面试被刷掉,担心在雇主面前体现不出自己的价值。 对于雇主来说,对于从业者有两个担忧。 其一:雇主担心再从业主技术方面比较落后 这种担心其实是没必要的。30+的女性重返职场之前,必定有过不少的工作经历、人生阅历。很多操作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弥补。 其二:雇主担心再从业者不清楚她们想做什么 再次进入职场们的女性,需要提前想好的是如何才能融入新的环境,了解自己的爱好和技能,在离职期间是否发生了变化,这是再从业者的责任。 考虑到雇主的担忧是一方面,30+的女性再就业,更应该考虑的是“重启”二字, 2 正如雇主担心的第二点那样,如何才能规划好自己的未来发展呢? 有位大学同学,毕业后在一家金融公司上班,前几年却因为不可抗力的因素公司倒闭了。 离职后,她在家颓废了一两年,害怕面对新的机会和认识新的人。后来发现自己不能这样消沉,便报名参加各种关于时间规划的课程,给自己做了一套方案。 她除了给自己打鸡血以外,还设置了好几项促进自己养成习惯的办法。比如说: 奖励:通过奖励突破眼前的困难 仪式:举行小小的仪式,去除怠惰的心情 去障碍:去除障碍行动的因素,减轻压力 ![]() 通过一系列的规划、学习和习惯的养成,她最终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 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曾说过:“生涯要规划,更要经营,起点是自己,终点也是自己,没有人能代劳。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因此,在看我来,重新做一次个人职业梳理及规划,是第一重要的事。职业重启不是简单地断点续传,而是在主动变化中求生。 外部环境对“重启职业生涯”有着巨大的冲击。随着我国现阶段各行各业的飞速发展,很多行业可能都发生了变化、技术迭代。 冲击带来的,就是再就业者本人的心态变化——职业兴趣改变、社会关系改变。如果忽略变化,便和穿新鞋走老路无疑。没有做好规划,定好方向就盲目地选择重启,只会令重启变难。 重新梳理规划,是需要慎重和思考的,尤其是找出自己现阶段某个职业的优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再就业者的信心。 ![]() 在正式投入工作去面试之前,应该提前调整自己的状态,包括作息时间、学习工作、“危机意识”等。 可以适当地给自己找一些“工作任务”来练习和提前适应这样的生活,以免出现不适应、烦躁的情绪。 从古至今,人所学的技能都是用则进;废则退。从待业到从业需要一个调适的过程,而公司则需要有价值、创造业绩的人。也就是说,他们不会留给你预留太多调适的时间。 重返职场的女性们,当你做好了万全准备后,那么我建议你,将“想要重新工作”的强烈意愿传达到一切有可能为你提供工作资讯或机会的人,比如朋友、亲友、以前关系不错的同事等。 不要太在意面子问题,也不要担心社恐。无数次再就业的经验告诉我们:选择逃避现实,只在网上投简历后不了了之的做法,是最低效且消耗精力的做法。 ![]() 除此之外,你还需要做的是:适当降低目标预期,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面对与自己所学的不匹配职业、不匹配薪资,前期需要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这是再就业的必要过程,也是职业中断后重启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人生多坎坷,从20岁出头毕业到50多岁退休,几十年的职业生涯,必定会遇到各种难题。人也正是在这些磕磕碰碰中才学会了成长。 不断地停顿、跌倒、爬起。可以接受失败,但是不能接受放弃,这才是生命的真谛。 愿你的每一次重启,都能看到不一样的人生,然后以颤抖之心挑战,怀敬畏之心追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