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怒江文博】碧江县县城遗址—知子罗的前世今生

 netcoolyu 2021-12-10
碧江县县城遗址,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知子罗,海拔2030米,位于怒江东岸碧罗雪山西坡缓坡台上,面对高黎贡山。

图片

图片

2000年10月,怒江州人民政府公布原碧江县县城遗址的代表性建筑八角亭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八角楼旧貌

图片

图片来源:心享滇西

民国元年(1912年),殖边队进驻知子罗后,始设知子罗殖边公署,辖江东一线,南至色德,北至俄马底;江西一线,南至王平,北至维独。
民国五年(1916年),改知子罗殖边公署为知子罗行政委员公署。
民国十年(1921年),怒江西岸原属兔峨土司管辖的亮坪保(今念坪—托拖)划归知子罗行政委员公署管理。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改知子罗行政委员公署为碧江设治局。
1949年6月10日,碧江和平解放。从1912—1949年,在国民党政府统治知子罗27年的时间里,国民政府把知子罗作为统治的中心,在知子罗做了多方面的建设。
民国初期,将兰坪通往碧江的羊肠小道改建为人马驿道,并连通了碧江至福贡和碧江至泸水的驿道;创办了汉语学堂(后为知子罗完小);开设了官商合办的“天宝商号”,开辟了知子罗市场;从内陆请进工匠,以派工、派款、派料手段,修建了一幢四合院的土木结构、瓦屋面衙门;设立了邮政代办所,开办了医院。国民政府在知子罗的长期经营,奠定了知子罗后来发展的基础。
图片
1949年6月,碧江解放,知子罗成为碧江县县城所在地。1954年成立怒江自治区(1957年改为州)后,知子罗为怒江区委、区政府所在地。州、县两级机构同在一地,使知子罗镇的建设速度、建设档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多年中,均高于州属其余各县。
1952年,全州第一家国营建筑单位——怒江建筑工程处率先成立,第一批当地民族建筑工人开始在碧江招收、培养。到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时,混合结构的中共怒江州边工委大院、砖木结构的州政府办公大楼和住宅楼、招待所、公安总局办公住宅楼,砖木和土木结构的州人民医院、州商业局、邮电局、新华书店、粮食局、人民银行,农业银行的办公、住宅楼先后竣工,影剧院(兼礼堂)、文化馆、体育场等文体活动场所相继建成;旅社、饭店及饮料酒和副食品加工、服装缝纫等加工服务行业纷纷兴办。
图片

曾经的新华书店


图片图片

宣传标语

县城后山上,边四县(指贡山、福贡、碧江、泸水四县)第一所民族中学教学大楼高高矗立。城北300米处,建有烈士陵园,烈士陵园再往北200米处,是新建的知子罗完全小学。
图片

学校

1975年,怒江州州府迁至六库以后,知子罗仍为碧江县县级机关所在地和碧江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198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撤销碧江县县制,知子罗成为福贡县匹河乡知子罗办事处,知子罗建设发展停滞,许多建筑空置和被拆。
图片街道新颜
知子罗从一个驿站成为行政委员公署到原碧江县县府、怒江州州府,又成为一个办事处,是怒江州开发较早的地方,城市从无到有,从荒凉到边陲重镇复回荒凉,见证了怒江州的发展和变化。

旅行提示

如何到达:沿怒江G219段(美丽公路)往北过匹河村后,在匹碧线右拐,过老姆登村后一直走即可到达。

吃住行:村内住宿和饭店均有,村镇不大,吃住在村里面直接寻找即可。住宿选择知子罗或老姆登村均可,建议自驾或包车前往。

来源:怒江州文物管理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