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0年前的第一届全国书法展——看文学家们的腕下风流

 mengk4fz0yyf5h 2021-12-10

第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于1980年5月在沈阳市举行。展出作品来自全国各省市及港澳台。

时逢甘霖降神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了12月18日到22日成功举行。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为各方面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也为这次当代书法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的举办创造了条件。

这次书法展,编入作品集的书法作品420件,篆刻154方。用的纸张是当时最好的新闻纸,现在摸上去也特别光滑,泛着一种幽幽的微黄色。别忘了那是在40年前的中国,可见当时国家对这次文化界的盛事相当重视。

翻遍全书,第一届书展和刚过去的十二届书展最大的不同是:

这次书展好多人都是积学大儒——文学家、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学家,画家,他们大多在民国年间就名声显赫,虽不以书名,却善书。每个人都写出了自己。现在来看,的确有些作者的笔法没有晋唐时代的书家那么精到,也是时代使然。但是他们胸中所激荡的才气,笔下那种自信,洋溢在纸面上的气息态度,也是现在好多书者所不及的。

本篇主要介绍周建人、矛盾、郭沫若 、叶圣陶、周而复。

1周建人

文章图片1

周建人:(1888年11月12日-1984年7月29日),男,初名松寿,后改名建人,字乔峰,浙江绍兴人。笔名克士、高山、李正,鲁迅三弟。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现代著名社会活动家、生物学家、鲁迅研究专家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之一。

之所以把他列为文学家的行列,一是因为他的大哥鲁迅和二哥周作人,三兄弟在中国近代史大名鼎鼎。二是周建人翻译了大量国外的书籍,比如《物种起源》(合译)、《吸血节足动物》、《生物进化论》、《原形体》、《生物学与人生问题》、《优生学》、《赫胥黎传》、《新哲学手册》、《生物进化浅说》等,没有高超的文学水平是做不到的。

这是周建人在第一届国展的书法作品,应是应组委会邀请而送交的作品,写于1977年,时年,90岁。

这样的字,不能用二王一路的审美去欣赏。没有对魏碑和行书的深入研习,很难认识到这幅字的美。书法中的审美有两种,一种是对笔画、单字、以及整体章法、气息的深入分析、解读,从中领略到作品的美感。另一种是通过对字的笔势、体势等方面分析,想象作者当时的运笔动作和书写心理。甚至通过照片呈现出来的墨迹能大概推测出用的什么笔、什么纸。这一层才决定了我们审美高度。

说到周建人,不得不介绍鲁迅和周作人的字,题目所限,只发二人的书法供大家对比。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2矛盾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茅盾,(1896—1981年),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矛盾不仅在文学上成绩斐然,在书法上也深有造诣。其字中宫收紧,显得劲挺峭拔、丰神俊逸。感觉有点像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味道。

文章图片6

王安石书法

文章图片7

矛盾手札

通过两人小字的比较就更明显了。同为瘦硬劲挺峭拔一路,运笔都很犀利,不过王安石在书写气势上更胜一筹,不避讳行间冲突,其中的长横更是横冲直撞,像极了他的“王安石变法”。

3叶圣陶

文章图片8

书写内容: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看这幅篆字,有邓石如的影子。用笔上一丝不苟,精准到位,笔法老辣。看他的手札书信更能感觉到老一辈文人腕下的风流韵致。

文章图片9

叶圣陶手札

被惊艳了吧!

4周而复

文章图片10

周而复,(1914——2004)原名周祖式,安徽旌德人,出生于江苏南京,毕业于光华大学,为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著名作家。

周而复书法艺术造诣颇深,郭沫若称其书法近“二王”。赵朴初有诗《周而复书琵琶行》赞:“欧书端严可南面,气清骨重胎羲献。白公长歌千载传,琵琶实胜长生殿。”启功诗评:“神清骨秀柳当风,实大声洪雷绕殿。初疑笔阵出明贤,吴下华亭非所见。”

文章图片11

周而复书法

5郭沫若

文章图片12

郭沫若(1892一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这幅作品是郭沫若逝后的推荐作品,书写于1965年,时年73岁。延续了作者一贯的书写风格——笔走龙蛇,汪洋恣肆。其书法和他的文学作品一样,字里行间流露出非凡的才气,笔走龙蛇。

文章图片13

这是作者的精品力作,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他对书学传统的学习继承。出于古人而区别于古人,作品面貌却不怪异荒诞。如何让古人的东西在自己的腕下生发,这一点是值得我去深思琢磨的。

至于其人在那十年岁月中虽有瑕疵,但斯人已去,也无须多言,只盼不再出现那样的内部斗争。

感谢阅读

2021.10.13于济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