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穷小子替婚

 数字人生6688 2021-12-10
在清朝康熙年间,河南乡下有一户农家,家境贫寒。妻子白氏丈夫死了,白氏一个人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儿子艰难度日,儿子名字叫做笋龙,长得十分的俊俏。秋天了,白氏正在地里收庄稼,来到地头休息的时候,发现路边有一个蓝色的碎花包袱,这包袱鼓鼓囊囊的,里面包有不少的东西,但是知道这肯定是别人不小心遗落的。拿起包袱提了提,发现十分重,心里面就想这里面肯定是一些贵重的物品,那丢了的人一定是十分着急。他并没有将这包袱打开,而是将他放到地头的一棵大树下,报了一些秸秆,将他给盖住了,坐在那里等施主。直到黄昏之时,才有一个年轻人骑着一匹白马,景色匆匆地赶过来。见了白氏下马,就问道,大嫂,我丢了一件东西,不知你见了没有。白石就问他,那你丢的是什么?是一个蓝色的碎花包袱,里面有200两银子。白氏听了就把这秸秆给报开了,指着那个包袱,你看看是不是这个里面有没有银子,我可不知道我没有打开看。那人将包袱打开一看,里面包的二百两银子分毫未动,对此他十分感动。

我父亲那得了重病了,这钱是给他看病用的,丢了可就麻烦了,多亏大嫂你了,我愿意将这钱分给你一半,还是急忙推脱救人,要紧你赶紧拿走。我并不是图你的钱财,我要是图财的话,怎么可能在这里等你。那个人听了更加的感动了。大嫂你真是个好人,请问您尊姓大名,来日有机会我会前来拜访的大兄弟别这么客气了,实不相瞒。我是个寡妇,只有个儿子叫孙龙。那个人一听我叫张兴,我家住山西东关镇,以后如果你有需要帮忙的,派人到那里找我就行了。说完,从怀中拿出一块张府的木牌交给了白事。

时光飞逝,一晃就十几年过去了。这一年孙龙二十岁,那长得更是英姿勃发,只是家里太穷了,一直没有谈婚论嫁。也就是在这一年,河南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地里的庄稼那是颗粒无收,路边常有饿死之人,这玉龙家里也断粮好几天了,白事件这样也不是办法,便把那个木牌拿出来交给他,说你拿着这个木牌,去山西找一个叫张兴的人,我和他有过一面之缘,说不定能帮咱们孙龙,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带上木牌一路乞讨去了山西,就这样走了半个多月,刚到山西境内不久,他就饿倒在一户人家的门口了。只见这户人家张灯结彩,十分热闹,像是要办喜事。不一会,主人人家出门看到了他了,那位老爷对他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将他扶到家中,盛了饭菜让他吃。玉龙啊狼吞虎咽地吃完了。刚要道谢的时候,主人说话了,小兄弟啊,这饭也吃了,能不能帮我一个忙啊。孙龙就抹了抹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您说什么事只有能办到,一定帮主人叹了一口气。
嗨,我儿子刘虎啊,自幼和东关张家的女儿定了娃娃亲,明天就要去迎娶。可是我儿子长相丑陋,不久前喝醉酒摔伤了,现在就像是一个猪头一样,怕吓到女方家里人,我想麻烦你代替她将那新娘子迎娶回来,回来之后必有重谢。孙龙也觉得这件事情不是难事啊,所以一口就答应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孙龙穿上新郎官的衣服,跟着迎亲队伍向城里走过去。这路上一切都顺利到了新娘家里了。刚要将新娘抱上花轿往回返的时候,突然有人来报了,是河水涨了,阻断了回路,今天恐怕回不去了。原来他们回去的途中,又经过一条河,以前常年是无水,谁知这次恰巧遇到山水暴发,阻断了回程呢。

张老爷见孙龙长得玉树临风,对这个准女婿也十分满意。嗨,反正都是一家人了,不如暂且住下。晚上,就在这里入洞房吧。孙龙是别无他法,只能是点头答应。到了夜里了,孙龙是在新房里规规矩矩坐着,身上衣服一件都没脱。新娘见了十分委屈啊,郎君哪里对我不满意义吗?是嫌我长得丑吗?孙龙摇了摇头,小姐你长得十分漂亮,不管谁娶了你,那都是他的福气呀,实不相满,我并不是你的新郎啊。
新娘听了大惊,当即将父亲叫到房间内质问。父亲听了脸色一沉,责问这孙龙到底是谁?孙龙一见瞒不住了,只好将这事情的原委给讲了出来,同时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还有将自己找张兴的事一并就告诉了他。新娘的父亲听完了,大吃一惊,我就是张兴啊。孙龙听了也是吃了一惊,急忙拿出那块木牌让张兴看。张兴看了连连说他没错。没错,这就是我的牌子呀,看来这就是天意啊,你既然进了我女儿的洞房,那就是我的女婿了。孙龙虽然十分愿意,但是又觉得自己配不上张家大小姐。将心中担忧说出来之后,张兴还未说话呢,新娘子倒先红着脸开口了,我愿意。张兴哈哈一笑,哈哈,要不是你母亲当年拾金不昧呀哈,我父亲早就死了,他是我家大恩人呐,你没有什么可顾忌的,只要你愿意,孙龙这才转忧为喜,拉着新娘子手回了洞房。第二天,张兴向刘家悔了婚,刘家自知无理,只好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成亲后的第二天,张兴派人去河南,将孙龙的母亲接了过来,一家人过上了幸福而又美满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