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拍卖于 12月5日 - 12月9日推出 “四大传统石“拍卖专场, 39方奇石荟萃,寄澄怀于其间, 赏石文化在中国,尤其在文人阶层当中拥有独特的地位和气质象征,它和竹文化一样,在中国文人圈里享有重要的地位。 本场精选39件赏石拍品,从怀袖小品到案头置景。涵盖灵璧石、英石、太湖石、昆石、宣石、云雾石等多个主流传统石种,其中不乏香港、上海、北京等地多位资深藏家的心爱之物。 另外,我们将继续推出老赏石门类,个别拍品属于未问世过的藏品,值得关注! 本场重点拍品 英石·缥缈峰 尺寸:28/31/18cm 底座材质:酸枝木 在众多赏石之中,英石历来能够代表文人的气质与风骨。 此件英石产自宋代采石的老英山周边,通体质黑,幽光下尽显神秘之感。 整体呈“C”造型,底部层叠而上,直至冠顶,如叠云般的层次感,形成右侧的天然“避雨”。 顶部左侧的孔洞,打破了冠顶的沉闷,一口清气由此贯穿上下,与左下角飘出的层岩形成虚实呼应关系,更显动态轻盈。 太湖石·湖韵(旧藏) 尺寸:24.5/53/20cm 底座材质:酸枝木 此件旧藏的太湖石,包浆凝重,其简约的造型,由下至上向中间合拢,颇有寓意。 整体优雅而富有弹性的线条,柔软而不缺力度。多孔洞的穿插,增添了此石的节奏感。 灵璧石·灵璧山子(旧藏) 尺寸:22/16/14cm 底座材质:老瘿木板托 此件灵璧石山子,质地紧密,石色玄黑,包浆凝重,白筋处已泛旧黄。 整体山型稳重,主峰自右像左倾斜,与次峰间相呼应,其相连处形成自然孔洞,确是恰到好处,灵气瞬间注入。 左侧呈现小平台景观,方寸之间,集平台,孔洞,山型于一身。相配的瘿木衬板,随型的自然边缘也是为此石专门挑选的,可见藏家的用心良苦。 ![]() 太湖石·古湖石(旧藏) 尺寸:25/39/21cm 底座材质:无座 古湖石整体呈铁锈色,石型饱满比重大,古拙气很足,遍布的弹窝坑更是太湖石的主要特征。 上下两处孔洞天然形成,内侧石壁可看细节,并非古人修治。此石绝大部分石皮已有明显包浆,上手触感舒服。 此件透着穿越时空故事感的老赏石,是本场的惊艳之作,适合对空间陈设有高要求的玩家收藏。 昆石·朵云(旧藏) 尺寸:14/27.5/14cm 底座材质:檀木 苏州太湖·古湖遗韵(旧藏) 尺寸:42/29/14cm 底座材质:檀木 此石是位列四大传统石之一的“太湖石”,其特别之处是产自苏州西山,而非其他太湖流域。 尺寸不大还能满足陈列案头要求的苏州西山太湖石,十分少见,因为大多不出形态,更多没有孔洞,无法满足案头赏石的标准,所以用于园林垒砌的更多。 ![]() 此方太湖石,出自苏州藏家旧园中,院落拆建后,才被收藏配座。 此石比重大,石型饱满,前后可观,轮廓线条顿挫有力,起落势收脚舒适得当。黄金点的自然孔洞尤其凸显,分列的小孔洞,很好的弥补了独孔的单一性。 西山太湖典型的“大象皮”满布全身,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此石的亮点所在。 太湖石·云兽 尺寸:35/36/27cm 底座材质:檀木 宣石·冬日霞映(切底) 尺寸:26/22/15cm 底座材质:檀木 此件宣石,石型饱满,一峰独起的造型,在宣石中也较为少见。 古时宣石多用于制作园林山景或山水盆景,少量作为清供观赏,由于储藏量低,故而也成为“小众”赏石和“高端”赏石的代表。 全石基本以白宣为主,白中略有发黄甚是少见。局部的灯草宣点缀,丰富了此石的层次与细节。 大多数宣石以卧山为主,此件造型属特例,颇有“小孤山”遗风,气韵尤为古典。 太湖石·黄太湖山子 尺寸:27/29.5/20cm 底座材质:檀木 首次上拍的黄太湖可以说是超稀有的品种。 此石块面感强,饱满且结构紧实。虚实相交,含蓄内敛,虽贵黄太湖,却丝毫没有张扬之气。 石皮上生物化石形成的“双圈纹”格外生趣,优秀的石皮,让此石的颜色更显耀眼。 此石并未盘养过,当玩家盘养数月后的那抹亮黄,置于空间中绝对是“C”位般的存在,再低调也挡不住的美。 灵璧石·灵璧清供(旧藏) 尺寸:38/38/25.5cm 底座材质:檀木 此件早期的灵璧磬石清供,石型饱满,轮廓犹如斧斫般粗粝,根据深邃的沟壑形成的对穿孔洞可推断出土年代,至今约15年左右。 此石造型古拙,石皮优秀,双足落座,线条起伏节奏感强,多处对穿孔洞隐于其中,为此石平添内敛之气。 配以几架式平几座,显得格外文雅,较强的雕塑感可以让此石适应任何空间陈设的搭配。 如此古意内敛的一方高品位赏石,收藏价值不言而喻。 灵璧石·溪山行旅 尺寸:23/12.5/16cm 底座材质:檀木 灵璧石自清以后,便列四大传统石之首,并非浪得虚名,其“型、质、色、韵、纹”均有上等表现。 此件灵璧石小品是较为特殊的一个品种,名为“彰渠滴水莲花”,因纹似花瓣,产自彰渠村后山,形成处有地下水沁润,故当地石农以此名称呼,目前此石种已绝迹。 ![]() 此石种的出现,打破了灵璧石数百年来的一句老话“英石无坡,灵璧无峰。”此石种偏就以“峰”为特色。 英石·朵云峰 尺寸:42/59/29cm 底座材质:檀木 被列为宋代皇家贡品的英石,具有悠久的开采和玩赏历史,宋代的《云林石谱》就有其相关的记载。 此件白英石属于馆藏级,也是本场的压轴之作。底部雨点坑,冠首鸡爪纹,而平台,避雨,幽洞,传统赏石中难得的型制,都被此石独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