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货币战争:从半两到五铢,看古代政府与奸商斗智斗勇!

 where5 2021-12-11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成功灭掉齐国后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1个大一统王朝。为便于管理和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而且废除原有六国货币,统一推行“半两钱”。“半两钱”弊端不断显现,西汉时期又出现了“五铢钱”。此后新朝王莽、魏国曹丕、南朝宋刘义隆、南朝陈陈昙蒨、北魏拓跋元宏等都对钱币进行了改革,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功替代“五铢钱”,“五铢钱”直到唐初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Image

▲早期“半两钱”中间的孔很小,奸商将“半两钱”边缘剪掉一部分,积累一定数量后私自铸币,导致“半两钱”价值下跌。

“半两钱”最早发行于秦“惠文王”嬴驷2年,即公元前336年,当时秦国就已将铸币权收归中央,采用圆形方孔钱作为法定货币,按照重量单位换算秦半两为12铢,也就是今天的8克。不过这一时期“半两钱”主要是在秦国范围内实施,影响力有限,直到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之后才在全国范围内发行。

由于当时的铸造工艺落后,导致“半两钱”大小、重量千差万别。再加上一些奸商将“半两钱”边缘剪下,积累一定数量后重新铸造谋取暴利,使得“半两钱”真实重量维持在2克到20克不等。通常来讲货币重量下降,所值面额也会下降,就会出现商人不愿意按照原价卖货、民众也不愿意按照高价买货的情况,如此一来市场秩序就会混乱不堪。秦朝建立初期还能依靠国家法令强行保证“半两钱”面值,可秦二世继位后一系列操作引发内乱,“半两钱”崩溃也成为了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为快速恢复经济生产发行3铢“半两钱”,但允许民间私铸货币。在地主奸商们的层层盘剥下,3铢“半两钱”根本达不到3铢,有的甚至连1铢都不到。因3铢“半两钱”普遍存在孔大、肉小、形似榆荚的特征,因此也被称为“榆荚钱”。“榆荚钱”的存在没能给百姓带来多少实惠,只是肥了那些地主奸商。吕后2年发行8铢“半两钱”,结果8铢钱币值太高,百姓还是需要进行兑换才能正常交易,结果8铢“半两钱”又被那些人重新铸制成3铢“半两钱”赚差价,8铢“半两钱”仅发行4年便停止发行。

Image

▲汉朝前期发行的3铢“半两钱”,可以看到偷工减料十分明显。

汉文帝刘恒继位后,为适应经济发展在全国发行4铢“半两钱”,虽然此时诸侯王依然拥有铸币权,但在轻徭薄赋的政策下百姓的日子也一天天好了起来。诸侯王能够自己铸币,也使得诸侯国拥有了强大的战争潜力,这也为景帝时期爆发的“七国之乱”埋下了隐患。好在汉景帝快速成功“七国之乱”,随即将铸币权交给郡国,而郡国又归中央管理,初步控制了全国的货币发行。4铢“半两钱”发行期限为汉文帝5年(公元前175年)至汉武帝“元狩”5年(公元前118年),尽管汉武帝时期民间私铸钱币风头依然很猛,但4铢钱的正确发行也为汉武帝反击匈奴打下了财政基础。

随着汉匈大战的推进,为维持汉朝财政的稳定运行,汉武帝于公元前118年下令各郡发行“五铢钱”。“元鼎”2年(公元前115年)又收回郡国铸币权,统一由中央发行货币。官方发行的“五铢钱”在大小、重量、金属比例等方面都比较统一,而且“五铢钱”内部方孔和外部圆圈都有明显的边郭,奸商们再也无法剪掉钱币边缘谋取私利,等于是给“五铢钱”加上了一层防伪标志。

Image

▲汉文帝发行的4铢“半两钱”,为汉朝反击匈奴奠定了基础。

王莽建立新朝之后废除“五铢钱”,发行了好几套新的货币。虽然王莽时期铸造的钱币工艺水平很高,但却存在货币体系混乱、面值变化较大的缺点,实际上并未对“五铢钱”的地位形成威胁,反而是加剧了社会矛盾的爆发。汉光武帝刘秀登基后为收拾王莽留下的烂摊子,于公元40年再次发行“五铢钱”,这才逐步稳住了东汉货币体系。东汉末年,剪边“五铢钱”再次大范围流通,民间财富被各种剥削。董卓于公元190年铸造的钱不仅小,甚至连五铢二字都看不清,拿粗糙滥制的货币就想掠夺民间财富,难怪最终会被王允和吕布设计诛杀。

东汉末年货币体系崩盘,百姓选择了更加可靠的以物易物为交易方式。曹丕篡汉后于公元221年宣布废除“五铢钱”,直接用粮食和布匹进行交易。魏明帝曹叡继位后,曾在公元227年重新发行“五铢钱”,使得经济秩序得以短暂恢复。随后西晋和东晋并未铸造新货币,民众可以使用两汉和魏国时期的“五铢钱”进行交易。

Image

▲“五铢钱”方孔和圆圈均有外郭,如果被剪掉很容易看出来。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公元430年铸4铢钱,从而结束了两晋不铸新币的历史。北魏孝文帝公元495年仿汉制铸“五铢钱”,但流通效果也并不理想。南北朝时期政权不断更迭,不同政权货币不同,不同地区物价也不同,也促使了“倒爷”的诞生,比如北魏陕西城镇崔宽就曾利用南北之间的物品差价谋取暴利。

直到隋文帝重新开始制造“五铢钱”,混乱了几百年的货币体系才有了恢复迹象。鉴于“五铢钱”已经发行了几百年之久,加上历朝历代所发行的“五铢钱”大小不一、面值不一,为进一步规范货币体系,唐高祖李渊公元621年下令废“五铢钱”,铸造“开元通宝”钱,从此通宝钱登上了历史舞台。

Image

▲“开元通宝”彻底终结了货币持续400年的混乱局面,形成了新的货币体系。

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半两钱”,解决了货币无法大范围流通的难题,可谓是一件造福于民的事情。但地主奸商贪婪成性,剪边之风的存在也让“半两钱”体系快速崩溃。西汉建国之后又经过几十年努力,先将货币铸造权收归中央,接着才推出标准的“五铢钱”大范围流通,从而极大遏制了剪边之风。东汉末年中央控制力下降,充满剥削性质的剪边“五铢钱”再度登场,标志着“五铢钱”体系正式崩溃。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结束近400年时间,因政权更迭和货币策略的飘忽不定,无法形成新的稳定货币来替代“五铢钱”,民间只能以西汉、东汉时期制造的“五铢钱”进行流通。当“五铢钱”的存世数量不断降低,无法满足市场交易需求之后,竟然倒退到了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方式。一直唐朝“开元通宝”发行之后才完成了对“五铢钱”体系的替换,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