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春华|凝思班的孩子们(23)

 一棵树2021 2021-12-11


答应学生的事情,无论如何都不能失言,于是有了今天下午“方勤”班的第一场班级足球赛。

没有边裁、没有角旗、没有哨声、没有替补球员,有的只是我这个半吊子主裁。可是有什么关系呢?十个孩子在足球场上你来我往,十分开心,尤其是进球的同学更是欢呼雀跃。

是的,没有孩子不喜欢运动,如果说有区别,区别在于生命个体喜欢不同的运动项目而已。

赛后,我把参赛的同学召集,就今天的比赛简要地做了总结。我告诉每一个孩子:足球运动不是依靠某一个人,大家必须团结;比赛始终,遵循公平公正原则,;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尊重对手,就是尊重自己。看起来,我这是寓教于运动啊。

运动的好处可不仅仅如我所言之教育功能。

南开创始人张伯苓曾说:不懂体育者,不可以当校长。当然,张先生所言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近代中华民族之大病有“愚、弱、贫、散、私”五端,其中“弱、散、私”三病均可通过体育来根治。学校体育不仅在技术之专长,尤重在体德之兼进,体与育并重。

作为私立学校的南开,办学经费捉襟见肘是常有的事。但对于体育经费的投入,南开却不遗余力。上世纪20年代中期,南开在校生不过千余人,却有15个篮球场、5个足球场、6个排球场、17个网球场、3处器械场,以及两个400米跑道的标准运动场。其重视体育的程度可见一斑。

台湾大学教授齐邦媛曾在南开中学就读,如实回忆道:“每天下午三点半,教室全部锁上,每个人必须到操场参加一种球队,除了下大雨,天天练球、比赛,无处逃避。”

对照今日体育在学校之地位,抑或学生对于体育之重视,岂能与往昔同日而语。个中原因,不言而喻。

学生体质差,已成普遍状态。

人类脱胎于蛮荒,虽至今日之文明,仍须几分野蛮之气象。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地官司徒·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其中,可见古人对于文武兼备、内外兼修、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的重视。

古往今来,体育太过重要。1917年毛泽东同志发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的呼声,振聋发聩。无强健之体魄,身体羸弱,其文明基于何处;如体魄强健,却失文明,要这体魄作甚?

不由得想到,接管”方勤“班以来,陆续接到有些家长的短信或者电话,纷纷告知我孩子因为这个原因或者那个情况,请予免上体育课或者大课间。有些恐是真实情况,而有些恐是关护过头之举啊!

想想看,一个学生从早晨八点开始上第一节课,晚上六点课后托管结束,每节课四十分钟,课间休息十分钟,学生如不能适当活动,身体不能休息、大脑不能放松,学习谈何效果,教学谈何效率?

就我本人而言,平时准点下课,少有拖堂,更不会拖着、哄着、吓着学生利用课间时间持续做题、反复背书,有时候越是如此,越是讨学生嫌!想来也是,学生辛辛苦苦听课一节,下课莫不需要小憩,或上厕所、或补充能量、或眺望远方、或交谈取乐、或灌水、或散步、或慢跑,你若不管不问,苦苦相守,学生有苦难言啊?

这几日一直在读李玫瑾教授所撰《心理抚养》,写得真好。尤其读到要给予孩子感受体力之苦的机会,倍觉赞同,深以为然。什么是体力之苦?现在让孩子们劳作的事情和机会太少了。家里扫个地,那够不上体力之苦;楼下玩会儿,也构不成体力之苦。路上车辆太多,孩子上下学不安全,父母开车接送,也没有机会体会步行的体力之苦;学校体育课时间有限,课间休息时间短,放学回家还要写作业,如果有的孩子玩命学,哪有时间去体会体力之苦?

李教授认为:人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内各区域神经细胞工作均衡,是为正常;反之,各区域神经细胞工作不均衡,长此以往,抑郁的可能性很大。假如从早学到晚,大脑皮层从睁眼开始一直工作,小脑则安静地在旁陪伴,整天得不到兴奋的机会。久而久之,小脑就成了”废柴“,同时大脑也因得不到彻底休假而”累趴“。

心理活动就是神经系统中不同功能的神经细胞”兴奋与抑制“相互转换工作的结果,如同昼夜交替中太阳和月亮的不断轮换。

这样看来,学生连轴转的学习方式是不可取的,这点从用脑科学和心理活动规律中可以得到。学校的课时、节次、时长、文化课与体育课、室内与室外都是经过科学设计、统筹安排的,否则何必考虑许多,只管上呗?

撇开其他诸要素不谈,学生成绩不理想,进取心不强,学习兴趣不大,要客观分析具体原因在哪?有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多维分析这些问题背后的真实原因,或者不愿意承认。原因归结于孩子所在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或者孩子自身的品行不好,固然有的学生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原因,阻碍着学业成绩的提升,但是这些并不能解释所有的问题。

不妨问问孩子,我讲的课,你们喜欢听吗?我说的内容,你们听得懂吗?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高校延迟开学。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发表线上讲话: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五万多名师生同上一堂课。今天我们的讲课与当下的疫情的形势有关,与学习有关,也与自强有关。延期开学,但是如期开课。我们不可放弃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的职责,就是老师讲课的职责,就是同学学习的职责......

12月9日,昌兵校长的微信朋友圈如是写道:今晚我和一位班主任参加一位学生的家庭会议,这个孩子对学习不敢兴趣,就喜欢打篮球。我们平等的坐在一起,讨论未来,分析现在,孩子给父母也提了意见。孩子并不是不喜欢学习,而是不喜欢我们给予他的学习方式。

是的!期待着教育变革,在菁菁校园中,教师幸福工作,学生快乐学习;期待着教育变革,多一些学生视角,少一些功利束缚;多一些遵循规律,少一些”埋头苦干“;多一些真诚关怀,少一些虚伪矫饰。

应为学生所喜欢的有很多——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氛围、学习评价、学习发展......

学生喜欢,学习才会真正发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