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邦一直流传着一句谚语“大山给予我们力量,森林给予我们营养”,佤邦自古就对大山和森林有着无比的热爱。 佤邦境内95%是山,平地很少。它是缅甸的一个自治区,面积30000平方公里,由北佤和南佤组成,中间隔着东禅邦。 佤邦人有一大爱好,那就是过节,境内有佤族、苗族、德昂族等20多个民族,各民族的节日加起来,一年有几十个。由于本身地方就不大,在加上民族融合的比较和谐,所以他们过节基本一块过,都非常团结。 北佤比南佤面积大、人口多,与我国云南省相邻,境内有三个县两个特区,而且这些县都是勐开头的,分别是勐冒县、勐能县和勐波县,而南佤由6个区组成。 佤邦由于多山,气候复杂多样,海拔高的山区比较冷,冬天需要穿毛衣,甚至羽绒服,而低海拔地区常年炎热,一年四季都是以短袖短裤为主。 说起佤邦,很多人会想到玉石,其实当地的玉石并不丰富,远不如邻居克钦邦多,佤邦的玉石大都开采自克钦邦的帕敢。锡矿才是佤邦的宝贝,懂行的,随便研究一下,就能找到一条规模不小的锡矿带。 佤邦大部分地方有个特殊的习俗,那就是星期五不出门,所谓的不出门就是不出远门,每当这一天,大家就聚在一起吃吃喝喝,或者待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过起了宅的生活。 当地人结婚也是挑良辰吉日,一般每月的1号、8号、18号是结婚高峰期,其他日子没特殊情况一般没有举行婚礼的,他们结婚习俗大都是中式的,贴大红双喜、放鞭炮那是标配,以前还流行花轿接亲,近些年逐步被摩托车和轿车代替。 由于当地没有计划生育,一个家庭普遍有3到5个孩子,少数信仰伊斯兰教的可以一夫多妻制,风俗和其他地区穆斯林一样。 佤邦农村一般一天吃四顿饭,除了早中晚之外,晚上睡觉之前还要吃一碗加油粥,据当地人讲,这是预示人丁兴旺,多子多孙。 ![]() 当地人很少有买鞋穿的,基本都是自己做,鞋的款式一个民族一个样,这种手工鞋不仅穿着舒服,而且外观还漂亮,就是制作起来很费事,做成一双少则10天,多则一个月。 ![]() 佛教是当地第一大宗教,在这里当和尚不分年龄和性别,他们除了每日在寺庙念经外,还要经营寺庙的农作物。 ![]() 一群在田野中的佛像雕塑,因为当地没有足够大的寺庙放置他们,只能暂且放在这里。 ![]() 独木桥在当地经常见到,混泥土大桥在佤邦基本没有。 ![]() 独特的泼水节,南佤河流众多,过这个节日很方便,直接到河里拿个脸盆互相泼水,简单粗暴。 ![]() 城里的女孩也爱打扮,普遍喜欢染发、抹口红,穿时尚的衣服。家里的家具、家电都挺现代化。 ![]() 农村人更愿意穿民族服饰,各方面传统文化保留的更好,性格比较淳朴。 ![]() 佤邦森林资源丰富,不仅盛产各种珍贵木材,而且空气清新、景色优美,很多游客穿上当地服饰合影留念。 ![]()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佤邦的森林里,有种植物可以捕食动物,长有长长的尖刺,当有东西靠近时,它就像贝壳一样紧紧的夹住,成功率非常高。 ![]() 佤族的甩发舞,该舞原自高山族,佤族其风俗与高山族近似。 ![]() ![]() 牛头是当地人崇拜的偶像,在每个村庄或者村寨几乎都能看到。 ![]() 一辆二战时的火车头被荒废在田野中,看着有点可惜,就算拆了卖废铁也能卖不少钱。 ![]() 香蕉是佤邦的特产,价格非常便宜,折合人民币0.9元一斤。 ![]() 佤邦首府邦康中心街道,前面就是一座大山。 ![]() 这是邦康郊区一座废弃的旅店,由于荒废的太久,屋里面都长了绿色植物。 ![]() 佤邦的大山深处,有很多天然山洞,这些洞里有毒蛇、蝙蝠和巨型蜘蛛,尤其是蜘蛛,可以织出比人还大的网。 ![]() 佤邦的铿锵玫瑰,一身军绿色行头,手握冲锋枪,英姿飒爽,脖子上戴的好像我们的红领巾。 ![]() 神奇的动物世界,违背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规则,一只螳螂居然把比自己大数倍的小鸟打败了。 ![]() 在高空远距离拍摄佤邦,颜色基本除了绿色就是黑色,由此可见,佤邦的森林是多么的茂密啊。 ![]() 大象山是佤邦的天然地标,该山因外观和大象十分相似而得名,山虽然不高,但四周陡峭,想要爬上山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