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胃炎—脾胃气虚证 龚某,女,27岁。就诊时间:2006年7月18日(1)。 患者患有浅表性胃炎史1年。刻下:疲乏倦怠,胃纳欠佳,食欲不振,食后偶有反酸,小便频,尿中红细胞(+),大便稀软。面色淡白少华。脉细弱。 舌象特征:舌淡偏瘦有齿痕,舌苔白滑根腻。 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 中医诊断:脾胃气虚、痰湿中阻证。 2.慢性胃炎—胃腑血瘀证 胡某,男,47岁。就诊时间:2006年2月28日(图2)。 患者胃脘疼痛反复性发作2年多,加重1周。既往有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为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十二指肠球炎,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病史。刻下:胃脘刺痛,面色暗淡,胃纳欠佳,夜寐不安。脉弦。 舌象特征:舌色青紫,舌边紫暗明显,舌苔薄白润滑。 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 中医诊断:胃腑血瘀证。 3.慢性胃炎—胃肠实热证 李某,男,83岁。就诊时间:2007年9月7日(图3)。 患者有萎缩性胃炎5年。刻下:口苦,腹胀,便秘,大便6~7日一行,伴心烦,失眠。脉细数。 舌象特征:舌红瘦,舌苔薄少。 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诊断:胃肠热盛、热扰心神证。 4.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 沈某,男,31岁。就诊时间:2012年5月10日(图4)。 胃脘胀满不适2个月。每于情绪紧张时发作,胁肋部胀满不舒,伴大便稀溏,量少,便溏在疲劳紧张时发作较甚,纳尚可,夜寐平。脉濡缓。 舌象特征:舌色暗红,苔花剥根白厚腻。 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 中医诊断:肝胃不和、肝郁脾虚证。 舌象特征:舌淡紫,舌苔淡黄燥腻。 西医诊断:肠功能紊乱。 中医诊断:胃肠气滞证。 5.胃功能紊乱—脾胃湿热证 黄某,男,47岁,就诊时间:2006年8月8日(图5)。 患者上腹部痛10天。刻下:偶有嗳气,反酸。胃纳可,夜寐不安,小便不畅,大便黏腻。脉沉。 舌象特征:舌色偏淡紫,有少量裂纹,舌苔黄厚,垢腻。 西医诊断:胃功能紊乱。 中医诊断:脾胃湿热证。 6.肠功能紊乱—胃肠气滞证 赵某,女,62岁。就诊时间:2007年9月7日(图6)。 患者腹胀,腹痛,大便不通5天。刻下:口气重浊,纳差,夜寐尚安。脉细数。 舌象特征:舌色淡白,舌尖少量红点,舌苔白,根微厚腻。 西医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诊断:脾胃虚寒、肝胃不和证。 7.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 蒋某,男,20岁。就诊时间:2006月5月16日(图7)。 患者纳差、反酸1年余。平素怕冷,胃脘受寒后时有呕吐,多反酸水、清涎。刻下:偶有嗳气,腹胀,大便常。面色淡白,手足冷。脉迟。 舌象特征:舌色淡白,舌尖红点,舌苔白厚腻润。 西医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诊断:寒湿中阻证。 8.功能性消化不良—寒湿中阻证 卫某,男,17岁,就诊时间:2006年7月4日(图8)。 患者胃纳欠佳月余。刻下:纳差,伴胃脘隐痛,大便溏。面色淡白少华。脉弦。 9.慢性结肠炎—脾阳虚证 陆某,女,46岁。就诊时间:2005年12月9日(图9)。 患者慢性结肠炎10年。刻下:腹痛腹泻,四肢冷。大便不成形,日行5~6次。脉细。 图3-86 慢性结肠炎脾阳虚证舌象 舌象特征:舌淡胖偏紫,齿痕明显,苔薄白。 西医诊断:慢性结肠炎。 中医诊断:脾阳不振、中气下陷证。 10.胆石症—肝胆湿热证 陆某,女,52岁。就诊时间:2006年4月11日(图10)。 患者患胆石症多年,胆内多枚结石。刻下:发热,口苦,胸闷,心悸。大便燥结难下,2~3日一行。面红,脉细数。 舌象特征:舌色暗红,舌尖瘀点,舌苔薄白,舌中少量黄腻苔,根部少剥。 西医诊断:胆石症。 中医诊断:肝胆湿热证。 11.胃息肉—气滞血瘀证 施某,女,45岁。初诊时间:2012年5月3日(图11)。 患者胃脘部疼痛5年余。服西药、中药缓解均不明显。经检查为胃多发性息肉、腺瘤。就诊时症见胃胀,胃痛发作时甚,平素每因情绪波动时发作。纳食佳,多食易饥,大便日行,寐尚可。脉沉弦虚涩。 舌象特征:舌色淡白偏紫,舌质嫩,舌苔薄白,微腻。 西医诊断:胃多发性息肉。 中医诊断: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证。 原文l链接:网页链接 #舌诊##中医学习##培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