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娃学历史(中国古代史篇)

 西域匠人 2021-12-11

01 为什么着急进行历史启蒙

“历史启蒙”这件事是我一直想好做却进展缓慢的一件事。

自己肚里货少是主要原因,还有就是一直不得法;书柜是填满了,读书如抽丝啊!

为什么希望帮孩子串一条历史线呢?无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

其一,让新知识有处安放。

随着孩子独立阅读涉猎范围渐宽,不管是蒙学经典、文学作品还是社科读物,总会cue到大量的时间、人物、事件。

孩子尽早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心中有了一条虽然粗糙却可以日渐清晰的历史脉络,脑子里有了人类发展的大背景,再去接触细碎的信息点,更容易形成学习的滚雪球效应。

高效学习路径与方法推荐

也许你费尽心力地陪娃学习,从根上就是错的——什么是高效学习?

其二,多了解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有帮助,对为人处世、洞察世事,也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非常重要,不仅因其情节跌宕起伏,发人深省;更是其中覆盖了大部分中国的成语故事:千金一笑、一鼓作气、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唇亡齿寒、管鲍之交、一鸣惊人、病入膏肓、围魏救赵、卧薪尝胆、悬梁刺股、百家争鸣、名列前茅、毛遂自荐、问鼎中原……在有血有肉的故事中推进学习,孩子对这些语言的理解深度和应用的准度自然而然就上了一个台阶,对理解中国后世的整个版图、地域特点、发展脉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写作也是一种很可观的积淀。

其三,某年某月某日某件事在打开的历史卷轴上,展开它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也打开了我们的胸怀。

也许当我们再为某件小事烦恼的时候,那些从陌生到熟悉的历史人物,一一跃上舞台,为我们”现身说法”——历史的经验慢慢会变成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智慧。

02 什么样的学法是孩子感兴趣的

No.1 有故事的历史

历史概念都是相对抽象的。对孩子来说,无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的启蒙,一定要从有趣而鲜活的”故事“切入。

要先产生兴趣,接下来才能在延伸阅读和积累中去不断地深究和求证,形成自己稚嫩却勇敢的观点。如果一套书仅仅有大量描述性风格的说明文,或者依据一套教材去背诵年表、记录意义、整理答题点——这样学历史的方式显然不适合孩子。

有趣的故事能使那些由年代、人物、事件堆积出来的僵硬记载,重新活出生命,产生思考与情感的动力。而历史场景的画面重现,亦有助我们进入想象时空。

如果让“历史”走进孩子的心门,引领者一定是”故事“;而最后打开心门的人,就是讲故事的人。

No.2 有顺序的历史

我买一张年表图,带她背了朝代歌,建立了大朝代的线,让她对朝代的更迭顺序心中有数。每个朝代的事情,先后得有时间观念。

No.3 有交流的历史

历史启蒙不能仅仅去灌输知识,它一定是有交流和互动的过程。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李世民

读史使人明智。

即使对一个孩子来说,以史观今也可以触动他对为人处事、接人待物的思索,可以让我们学习做一个睿智的人。在历史故事中,所有的道德、智慧皆非抽象概念,而是体现在壮士断腕、至死不渝的信念里,体现在爱恨情仇、悲欢离合的曲折中。经过一番洗礼,孩子会更深刻地理解自已与世界。

我们讲到历史的典故、成语、人物轶事的时候,要去和孩子交流观点,想法;做假设性的选择,鼓励他们思考:如果你是这位英雄豪杰,如果你面临同样的境遇,你会这样做吗?

不要介意孩子的稚嫩与天真,也不要在最初就用”严谨“来要求孩子——当他们从历史中积累的行为典范够丰沛时,就能用之以检视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将积累的经验用来讨论、诠释历史,找出理据。

而宝贵思考习惯的建立需要时间,这是一个长期过程,值得从小培养。

03 学习素材及使用方法分享

No.1 搭建骨架——形成朝代时线

贴历史年表图,背朝代歌,熟悉历史朝代线

素材:历史年表图

使用方法:墙上贴图+养成阅读中检索历史年表的习惯

一 素材:朝代歌

使用方法: 背诵毛坯版+欣赏豪华版

朝代歌毛坯版——我们都再熟悉不过了,对小朋友来说,分分钟就能记住。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二 素材:历史漫画

使用方法:起初看热闹+后续看门道

茉莉也是特别喜欢火遍大江南北的《如果历史是一群喵》,它是依据二十四史等文献资料编绘的一套非严谨萌系动漫(动画视频+漫画书)

三素材:《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

使用方法:家长带读+独立阅读+精读讨论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美绘版》

著名历史学家林汉达先生编写的以故事为载体 的《中国历史故事集》是市面上公认口碑最好的原创历史故事书之一。

文章图片1

可惜,林汉达先生于1972年不幸去世,仅写到三国故事(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创作中断。遗憾如”海棠无香“,”鲥鱼多刺“,”红楼未完“。好在后来有雪岗先生,将林汉达先生的手稿汇编整理并完成续写后五部。(晋朝南北朝故事、隋唐故事、宋元故事、明朝故事、清朝故事)

林汉达这套书细节丰富,用大量对话来推进故事情节,对人物心理描写到位。让读者们无论年龄大小,在一段时间的阅读之后,都不自觉地开始在脑子开始素描对人物的画像,好像时不时有历史人物和你隔空对话的感觉,也变身一个古时候的小人物经历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变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