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前我发了一个文章 ,关于《金刚经》和《道德经》的。 收到了很多的评论,有夸老子的,有赞佛法的,也有和我互动的。 儒道释三家经典,如果按影响来论,是不是《论语》《道德经》《金刚经》对国人的影响最大呢? 我个人认为,读《论语》几乎不存在入门与否的问题,或者说没有明确的标准区分读者理解的境界。 但是《金刚经》和《道德经》不然。 尤其是《金刚经》,读者到什么水平,那是历历分明的。 相比之下,《道德经》的层次就没那么明显。 但我个人认为,不论是《道德经》还是《金刚经》,都有一条入门线,这条线在《道德经》中叫常道,在《金刚经》中叫如来。 也就是那个不着一物不离万物的空性。 在实际阅读经书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认为我们已经参到了地个“空”,但实际上是处在“开”的前夜,离开可能只差一步,但这一步不知道何时能迈开。 参之悟之下面是我和一位读者的对话,请大家参考。 D 先生:道只能名说。用金刚经来解释就是佛说法,就不是法,是叫做说法,当作说法不住相,所以才能佛法广大。这个叫非法,法与非法都不取。如是清净。 大蓄书院回复:佛说法,就不是法。这两个法是同一个意思吗? D先生:是一个法,好比露天电影布上放电影,可以放无数次,是因为电影布不存电影。佛说法不是无法,是心不存法,才能无量法。//@大蓄书院:佛说法,就不是法。这两个法是同一个意思吗? 你这大概属于断灭空,电影布这个比方即是。//@D先生:是一个法,好比露天电影布上放电影,可以放无数次,是因为电影布不存电影。佛说法不是无法,是心不存法,才能无量法。 D先生:无断灭,自性本空,空就是空,不是无,空生妙有。//@大蓄书院:你这大概属于断灭空,电影布这个比方即是。 你这是经上说的,用你自己话说。 不妨再举两个例子,什么叫空生妙有//@D先生:无断灭,自性本空,空就是空,不是无,空生妙有。 D先生:我说一个字,观。能懂则懂,不必思量。//@大蓄书院:你这是经上说的,用你自己话说。 不妨再举两个例子,什么叫空生妙有 D先生:我还是说个例子,帮助传法。我坐上牌桌,不会因为输赢产生贪嗔痴,心如如不动叫空。我只按牌的规则完成任务,不纠结结果,叫妙有。//@大蓄书院:你这是经上说的,用你自己话说。 不妨再举两个例子,什么叫空生妙有 你这一说,我就知道你这是照经说法了。并未悟。//@D先生:我还是说个例子,帮助传法。我坐上牌桌,不会因为输赢产生贪嗔痴,心如如不动叫空。我只按牌的规则完成任务,不纠结结果,叫妙有 你这例子挺好,但有添足之语,所以我说你并未悟。//@D先生:我还是说个例子,帮助传法。我坐上牌桌,不会因为输赢产生贪嗔痴,心如如不动叫空。我只按牌的规则完成任务,不纠结结果,叫妙有。 D先生:好吧//@大蓄书院:你这例子挺好,但有添足之语,所以我说你并未悟。 问题:这个朋友对佛法的理解和多数人比已经非常好了,但是还差捅透那层纸。 问题来了:他说的哪句是是我说的添足之语? 欢迎互动,欢迎指正。 世界并不是丰富多彩的,但我们用丰富多彩的眼睛去看它。 --------------------------------------------- 本文作者: 王道,字得一,自号早服居士。 本名王鸿飞,大蓄书院国学讲师,著有《老子略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