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地发布“清退令”,60岁以上农民工或被淘,包工头招不到人犯难|农村老人|退休金|农民工

 勇往直前的勇哥 2021-12-11

在农村中,“养儿防老”的观念已流传久远,可随着社会压力的加大,如今的中青年生活压力加大,很多人都有还房贷的压力,再加上孩子教育开支大,生活更是艰难,就算想要抚养老人,也只能有心无力。

在这一背景下,那些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只能无奈继续坚守在建筑工地中,一年下来也能赚上3-4万元,除了满足家庭开支外,还能补贴年轻儿女。

可如今,“禁止60岁以上人员进入施工现场”的消息引来众人热议,不少人也在怀疑这则消息是否真实。

其实,目前已有多地出台了相关规定,这意味着60岁以上农民工或许真的要被迫淘汰出局。

01、多地发布“限制令”

上海宣布,各大建筑企业,禁止招收未成年人、50岁以上妇女、60岁以上男性。一旦发现,企业将受到处罚,并责令其整改,逾期未整改的将予以通报,且年度安全考核评估列为不合格。

天津也通知,50岁以上女性、60岁以上男性,不能进入建筑工地,相关单位也不能和其签订劳务合同。而其他年龄段人员,没有签劳务合同的也不能进入施工现场。

但公告中也表示,如果是特殊情况需要用以上超龄工人,需要提供1年内的健康证明,身体健康后才能进入工作岗位。

南昌地区通知,禁止以任何形式招录50岁以上女性、60岁以上男性;而荆州、珠海、深圳等多地均有类似通知,极少数地区表示,特殊情况准许超龄农民工进入建筑工地,但不能进入“一线”作业。

很多人不解,为何会发布这样的通知?

首先是60岁以上的人群,身体开始走下坡路,而建筑工地可不比其他工种,一线作业更是累上加累,60岁以上的老人很难坚持下去。就算能够坚持,也必然透支身体,等70岁以上的疾病就会频频赶来,到时候看病负担更重。如此来看,禁止高龄农民工进入工地,是对他们的保护。

其次,60岁以上农民工,因过去多年来一直在建筑工地就职,时间长了身体也会患上多种疾病,如高血压、肩周炎、关节炎等老慢病,很难从事重体力劳动。

而上海相关部门发现,当地多起建筑工人猝死事件,多是60岁以上的大龄人群。为保证这类人群的健康,因而禁止其进入施工现场。

而60岁以上也已到了法定退休年龄,此时去往工地工作,就算闹出了工程事故,法律上也不会定义为工伤,这样超龄农民工出了事情很难维权。

02、包工头陷入招工难题

“清退令”下达后,最先慌的其实并非大龄农民工,反而是那些建筑单位以及包工头。

熟悉建筑工地的人都知道,在工地上70后属于“年轻人”,80后、90后农民工少之又少,反而50后、60后占比最大,这些人年轻时就在建筑工地工作,他们已适应了工地上的工作量,就算是重体力活,他们也不会抱怨什么,更不像70后、80后那样偷懒耍滑。

而50后、60后想要找其他方面的工作,难度比较大,毕竟工厂里40岁以上的人都很少招,50岁以上的更是很难见到,多是保安类闲职。

但建筑工地却能给50后、60后一个机会,这让老人们很是感激,他们工作上任劳任怨,不会偷懒,为人老实本人,干起活来也十分务实。

因此,建筑单位、包工头最喜欢这些超龄农民工,这些人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且工资方面也不会有太多要求,200多元一天即可满足。

但如今“清退令”颁布,建筑单位却愁着该如何招人,年轻人不愿来,后备人员不足。

03、60岁老人该咋办?

对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听到“清退令”后,心里也在犯嘀咕,建筑工地不让干,今后该如何赚钱?

毕竟农村老人多半没有退休金,而新农保退休金才一两百元,难以满足生活需要,难道真的要回乡种地了?

但种地收入低是公认的,一亩庄稼地一年收入最高也才1000元,抵不上在工地上5天的工作量。而依靠种地,一年难赚上万元,根本不够花,一旦有什么大病可就惨了。

相关部门出台“清退令”,初衷是好的,但如何解决这些农民工的生计问题呢?笔者认为,其实可以放宽就业年龄,但需要超龄农民工提供健康证明,如果有疾病可以不招录,但身体健康者完全可以再发挥余热,这样才能让超龄农民工有工作可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