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成长发源地」第721期分享 ---- 总第1025期 ---- 今天阅读“还在学活好”这一小节最后的部分了,到目前为止,这一章节所讲的内容是我最有感触,最有话想说,当然,也是最需要修炼的。 今天这三节也是。 帮助人谁不会,还需要学? 是的,帮助人是一门大学问,需要认真学习和修炼。 一般情况下,当遇到别人有困惑来求教的时候,我们都是根据自己有限的认知,甚至都不知道问题的真正源头,就贸然给对方解决问题或者解决困惑的方案。结果就是,你以为自己帮助了别人,实际上他可能会更加困惑。 金老师讲到的一句话,我很认同。他说:多数造成麻烦的事情,都已经是“结果”,通常“原因”都不在这些事情里,而在更深的源头处。只有带着自己回到源头处,“结果”才会消失。 所以,金老师给出的结论是:想要帮助别人唯有不断修炼自己,修炼自己的起心动念,修炼自己的生命境界。除非你的生命境界在别人的源头处,你的起心动念是出于爱,你的生命能量足以转动别人,否则很难真的帮到人。 如此看来,我现在所谓的“助人”,连入门都还够不到呢,继续修炼吧,虽然不简单,但也要去修炼。毕竟当你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最先得到帮助的是自己。 关于“计较”,老师说,他原来自以为是一个不介意吃点亏的人,但在修炼之后才发现,原来他的体内有个小人,这个小人有个记仇小本本,那些他表面上看起来毫不在意的事情,这个小人都悉数记在了小本本上。 其实,我们每个人体内都有这样的小人,只不过有些人已经觉察到了,有些人暂时还没有觉察到而已。 觉察到小人的存在然后去修炼“不计较”不是件容易的事。 对于“计较”,我觉得是应该分人和事的。有些人,他不计较,你计较,那就没意思了。也有一些人,他斤斤计较,你不计较,他就会觉得你好欺负,不但不自己反省,反而变本加厉。 所以,我的态度是,要修炼“不计较”,但有些人和事也要区别对待。 这一小节让我想起两个人,第一位是我在大学时候听过的一场讲座的主讲老师,他跟我们讲过记住别人的名字很重要。如果你能在聊天的时候,尤其是前一两次见面,叫出对方的名字,这会让对方非常开心,也会很喜欢你。毕竟,谁都希望自己被重视,被记住。 第二位是Lady Boss创始人婉琴老师,听说有一次她挑战两个小时记住全班200个同学的名字,挑战成功了。能被自己喜欢的老师记住名字,或者能被自己崇拜的人记住名字,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这让我对于“记名字”这件事情有了很深的印象。 金惟纯老师这一小节的内容,又让我深入了解了这件事情背后的意义。他说,记名字的重点当然不仅仅在于记住这个名字本身,更重要的是对待别人的起心动念。把每个人都当自己的家人一样来对待,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回家。 正所谓“天下一家”。你心里始终装着别人,别人也会装着你;你心中能容得下多少家人,你在这个世界上的家就有多大。 如果你想要拓展自己的“疆域”,不妨从多记几个名字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