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树的企盼(ID: czd841519) 作者:程志丹 编辑:曹宵潇(实习) 文章已获转载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账号授权 听过一句感慨:多少人路过我的生活,只有你走进我的生命。 人世纷扰,这一生我们看似会遇见许多人,却只有那些能带来温暖和善意的人,才会犹如一束光,照进你我的心田。 真正善良的人,最值得被铭记,也最容易识别,因为,他们都懂得这三颗心。 懂得将心比心 看过一则印象很深的小故事。 一位老太太在进商店的时候,走在她前面的大姐一直等到她进去后,才松开撑在沉重的回力门上的手。 老太太十分感激地向她道谢。 大姐笑着回应道:
何谓善?善良的动人之处,不在于要做出多么轰轰烈烈的举动,而是一份润物细无声的尊重,是一种藏在细节处的体谅和周到。 身为一名妇产科医生,我对此亦深有所感。从业十多年,见过很多因为疼痛或恐惧而情绪失控的孕妇,而每到这种时候,我们医务人员所给予的安慰和鼓励就会显得尤为重要。 我曾帮助过一位坚持要剖腹产的年轻妈妈顺利渡过产前恐惧,后来她生二胎的时候,仍坚持要找我助产,说是只信任我,只要有我在,她就会更有勇气试产。 当然,我也深知并非我的话语有多重要,只是对于病人而言,需要设身处地的疏导和共情,这会给予他们莫大的抵抗痛苦与未知的力量。 都说这个世界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善良的人,会更懂得换位思考,懂得站在别人的立场,推己及人地理解别人的悲欢,发自内心地作出有利于别人的言行。 将心比心,便是佛心。 每个人每次行为的选择,都是在塑造自己的生命品质。每一份将心比心的教养里,也都藏着世间最美好的善意。 懂得抚慰人心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在孤立无援中苦苦坚持时,哪怕只要听到别人问上一句:怎么了?或是“我能帮什么?”,都会让你泪流满面,重拾希望。 听过一位青年作家回顾年轻时的经历。20年前,她进入一家工厂工作,在流水线上当普工,出于对学习的渴望,便利用一切机会读书看报,结果却遭到了工友们一致的嘲讽与排挤。 她正为此苦恼与“羞耻”的时候,值得庆幸的是,遇到了合作代表佩妮。和那些总是否定她的人不同,佩妮一直在安慰她、开导她、鼓励她勇敢做自己。 在佩妮的支持下,她找到强大的精神支柱,不再畏惧,无视流言蜚语,做到数年如一日地坚持写作,最终如愿改变了命运,成了知名作家。 她说,在她心里,佩妮就是天使的化身,是她命中的贵人,没有她,就不会有现在的自己。 这位女作家是幸运的。在她感觉最无助最迷茫时,有一个人愿意对她伸出温暖之手,陪着她一路坚定前行,何其珍贵。 很认同一句话:善治者无功,善行者无迹。 人生在世,总有风雨。而善良的人,一定是懂得在风雨中为人打伞的人。他们的心里始终装着别人,所以更能感知到他人的不易,看见他人的诉求。 善良也并不深奥,就藏在我们生活的点滴中,是对他人一张心怀善意的笑脸,一句关怀的问候,一份真诚的安慰。有时候,哪怕只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也足以抚慰人心,为你我驱走冷漠与绝望,照亮前行的路。 众生皆苦,但总要相信,在这世间,总有懂你苦,解你忧的善人。 懂得欣赏人心
人,生而不同,这个世界也从来不如我们想像中的简单。只是那些心有善意的人,会选择化繁为简。无论所见为何,总是能发现生活美好的一面,也更懂得去欣赏别人,认可别人。 在俄国,流传着关于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两个文豪之间的故事。 一次,屠格涅夫在无意间捡到一本破旧的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即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虽然作者只是一个无名小辈,但他却记住了这个名字。 之后,屠格涅夫开始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还逢人便称赞作者的才华,告诉对方:
这些话后来终于传到作者本人耳中,能受到大文豪如此赏识,对于当时还是初出茅庐的托尔斯泰来讲,无疑是莫大的鼓舞。 自那之后,他的创作热情开始一发不可收拾,陆续创作了《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一系列名著,终于不负前辈所望,成为俄国文坛的又一名家。 不得不说,欣赏的力量不可小觑。 正如古语有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懂得欣赏人心者,便是慧眼识才的伯乐。在他们身上,有一种无比可贵的品质,就是胸怀宽广,没有私心,永远乐见人好。 欣赏的言语就像清风雨露,能予人以无穷的信心。不吝赞美和欣赏他人,既是难得的修养,更是成人之美的善良。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一段很喜欢的话语:
路在脚下,善藏心中。 往后余生,愿你我都能努力做个善良的人,与人为善,予己为安,守好三颗心,不负光阴不负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