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纪录片:百年中国解说词》 著作权:央视 诵读:雄鹰 誓师北伐 1926年5月1日,几十万广州各界人士聚集在这里举行纪念“五一”劳动节大会,庆祝广东的统一,随着两广统一和国民政府的巩固,北伐的时机逐渐成熟。年初国民党二大决定兴师北伐,这是两年前孙中山确定的一个战略决策。 7月9日做为革命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出现在北伐誓师大会上,他代表几十万将士宣读了悲壮的北伐誓词:“我不牺牲,国将沉沦,我不流血,民无安宁,国既沉沦,家孰与存”。 北伐军攻击的对象: 一是盘踞湖南湖北的直系军阀吴佩孚兵力二十万人,二是号称五省联军司令的孙传芳兵力二十万人,三是控制着中国北方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兵力三十万人。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国民革命军是一种新型的军队,俄国式的训练和装备以及有效的政治工作使北伐军纪律严明,士气高涨。 战争开始北伐军势如破竹,各地民众纷纷响应,积极配合北伐军作战。 10月10日北伐军攻克武昌,11月8日北伐军攻克南昌,到1926年仅仅六个月的时间,夺取了江西福建的省城和其他主要的城市。 在整个北伐过程中,共产党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约四百多名安源矿工参加了叶挺独立团,在攻打武汉的战斗中,叶挺的独立团立下战功,他所在的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武装为北伐进行了成功的配合。在这支队伍中还第一次出现了女子支队英姿勃勃的身影。 1926年9月16日冯玉祥从莫斯科回到国内,在山西五原誓师中,把五色旗改为青天白日旗,宣布加入北伐大军,在西北配合革命军北伐,到1926年革命军控制了湖南湖北和江西,冯玉祥的西北军也向中原长驱直入。 1926年底,周恩来按中央和共产国际的指示到上海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准备建立市民政权以配合北伐战争。 霞飞路二十五号成为当时军事委员会指挥部,此前上海工人在赵世炎的领导下已发动过两次武装起义,虽然起义失败,却引起了各国在上海的公司和资本家极大的恐慌。 1927年初,北伐军攻占了武汉,北伐胜利的大局已定,国民党左派政府包括从欧洲回国的汪精卫从广州迁到了武汉,大多数共产党领导人也来到武汉。人们对北伐军充满信心,到处兴高采烈的迎接革命军的到来,人群中唯独没有看见蒋介石的影子,此时正在南昌的他企图在那里另立中央。1927年3月17日蒋介石暗中策划了九江事件,控制了南昌并反对国民政府迁都武汉。几天前赣州总工会委员长陈赞贤被杀,轰轰烈烈的北伐革命出现了严重的不谐和音。 〈解说词与图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处理〉 诵读:雄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