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伟芍 || 文字传递爱

 艺笋 2021-12-11

文字传递爱

文/马伟芍

1

父亲昨天打电话问我最近有没有写文章,当父亲知道我一直坚持着后很是开心,并告诫我说闲了再写,平时多注意身体。并带着期待的口气说要是写新的文章了,一定给他看看。我满口答应。

自从父亲知道我在网上、报纸上发表过文章后,就开始寻找我的文章看。他找过很多同村的年轻人,在他们的手机上看,因为那时他还没有智能手机。

当他看到我发表的文章时又惊又喜,满满的兴奋和自豪感。逢人就说俺闺女会写文章,写得可好了。听他这样给别人说,我都感觉很不好意思。可是父亲觉得脸上很有光,也很骄傲。可能这是一个做父亲的心思吧,觉得一个女孩子能写出文章就很厉害。毕竟我们那方圆附近都没人写的,并且我初中都没毕业,认为我能写出来那么多文章来很是惊讶。

父亲说知道我会写文章很欣慰,很自豪,但更多是愧疚。因为,那时我们家庭条件不太好,初中我只上了一年就辍学了。没想到多年后的我,已经结婚生子,忙着柴米油盐,可是没想到突然就能写出文章了,他除了惊奇更多的是疑惑。

后来我告诉他,这是我平时爱看书的结果,虽然已经走出了校门儿,走进了社会,组建了家庭,有了孩子。但是对于看书我始终保持热爱,每天读半个小时左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告诉我们的真理。只要我们照着做,虽然不能妙笔生花,最起码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自从父亲知道了我写文章后,就经常去找别人在手机上看。他告诉我,他们在下地干活休息时,就让别人读给他听。父亲说听着我的文字,心情特别舒畅,干活的劳累突然间就消失了,遗憾的就是得用别人的手机才能看到。

听到父亲这样说,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之前给父亲过一个智能手机,还特别教他如何使用。可他说太麻烦不好用,也就没用。如果他有智能手机,就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了。于是我在想,我该怎么样做才能让我的文字陪伴着父亲,通过一种方式既可以传达我的爱意,又解除了我不在身边父亲的孤独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我便把我写过的所有文章,分为三大类:育儿、成长、诗歌。我还把这个三大类分别取了个名字,做成了美篇书,拿回去给父亲。

当父亲看到这三本书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孩子与财富》、《诗意人生》、《蜕变成长,成就梦想》,这是我送给父亲的礼物,我让他陪伴着父亲,让他轻松愉快的能看我的文字。

从父亲满面春光的脸上,我体会到了父亲对这样的方式很满意、很开心。他说这比任何买给他的东西都好。他没事了就翻开书看看,还说我怎么能写这么多,又是激动,又是忧虑。说写文章那么不容易,那么辛苦,晚上不要熬太晚,多注意休息。

3

就这样我把三十多万文字,送到了父亲的身旁。

父亲捧着我的书,如数家珍一样。母亲说这样他也有功夫就坐在院子里看书。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眉头紧皱,时而不停叫好。

母亲不看书,他不懂父亲为啥这样。可能在他的心里眼里父亲发神经,看看书至于吗?母亲她不看书,所以也不懂得那种心境,就像我老公一样,看到书就犯困,他永远不会明白,我为啥整天对书如痴如醉。

父亲看了我的文章,有时会打电话告诉我,哪篇写的不错,哪篇很让他感动。父亲说的最多的是,没想到我写了这么多,还这么好。我告诉他我只是写出了,我的所看、所思、所悟,离写的好的差远了。可是父亲却不停地说,我觉得不赖,那就是好。每当听到这话,我也不与他争辩。父亲老了,只要他开心就好。

父亲说每天看着我的文章解除了干活的疲劳,也消除了心中的烦恼。感觉看着我的文章,就好像我在他身边陪着一样。

我写作只是爱好,没想到给父亲带来这么大的慰藉。这让我写文章更有动力了,因为我的文章,不仅是文字的表达,更是爱的传递。

父亲的爱和鼓励伴着我成长,给了我力量,让我在人生的路上勇敢坚强。

现在的我不在家,无法陪伴父母。那我就多写几篇文章,用我的爱,用我的文字,来陪伴父亲,温暖父亲。

【作者简介】马伟芍,河南洛阳80后, 网名、笔名笑看人生,酷爱文学,喜欢写诗歌 、散文随笔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