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试论中国现代水墨画创作主要成就
2021-12-11 | 阅:  转:  |  分享 
  
试论中国现代水墨画创作主要成就中国现代绘画的探索是在二十世纪初期才开始的,随着西方文化的东渐并不断渗透,一批有志于绘画艺术探索的青年学者先后
到东西洋学习归来,从而拉开了探索中国现代绘画的序幕。在那个充满着激烈“求新思变"和“保卫传统”声浪的环境氛围中,分别形成了以黄
宾虹、齐白石等人为代表的“鉴古开今”和以徐悲鸿、林风眠等人为代表的“借洋兴中”的对立互补的两大取向。年老时的齐白石,独创了“红花墨
叶”画风,一破传统水墨的用色“规律”,又将墨色与传统文人所反对的颜色——红放在一个画面中,不仅在色彩运用上有新意,也极其生动的反映
了民众意识觉醒的时代特点;既满足了普通民众的审美要求,也表达了对于传统的尊重与传承,对后世“水墨精神”影响深远。这也使得齐白石的写
意作品不同于前人。与齐白石一样,黄宾虹也可谓是一个“大器晚成的艺术家,他以中国画中的山水画见长,对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有着深厚的研究。
,其山水画画的特点就是“黑,密,厚,重”。黄宾虹通过临摹、传承古人的各法,对种笔我国传统水墨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并总是把中
国书画放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论述。到了晚年,黄宾虹还在思考中西绘画的融合问题时也有不够周密的地方。齐白石的真率与刚健,黄宾虹的
深沉与热烈,潘天寿的雄浑与骨力,傅抱石的恣纵与情致,都是与现代精神相通的,都在一定意义上突破了传统文人画的思想情感范畴。传统型中国
画在形式与表现上主要依靠对古典绘画尤其对文人画的继承借鉴和写生观察。蔡元培提出了“美术革命”的口号后,大批青年美术家留学日本与欧美
,借鉴西方美术以改革中国绘画的呼声与实践成为潮流。以“二高一陈”为代表的岭南画派,提倡折衷中外,融合古今的绘画。该画派以创造新国画
为己任的大胆探索虽不成熟,但却造成了思想上的显著影响。而徐悲鸿因着留学钻研背景,他不仅擅长中国画。其在素描和油画上,也颇有造诣:他
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给人以新鲜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笔墨韵味中,渗透着油画与素描的形态。而徐悲鸿最为人熟知的,还属他所常画的
奔马、雄狮、晨鸡等,给人以过目不忘的生机和力量。尤其是徐悲鸿的奔马,几乎成了一段时期内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是中国画史上“古为今
用、洋为中用”的典范。林风眠笔下的中国画和传统中国画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他采用的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化”的,但是,画面效果和
作品所体现的意境却又体现了东方诗意,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美趣味。尽管他的画看上去没有继承中国画传统的表现方法,但画面总体传达了浓重的
中国画韵味,空灵、含蓄、蕴籍,富有诗意。此外,林风眠还直接受业其门下的吴冠中、朱德群、艾青等,他们都在后世取得了极大成就,并持续影
响着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的发展脉络。此外,融和中西有广阔的可能性与选择性,可以融和成多种类型、形态与风貌。如陈之佛融中外的装饰性色彩于
工笔花鸟;张大千晚年的泼彩画法;李可染吸取西画写生法与写实观念却不减弱传统笔墨的作用;吴冠中用中国画的材料工具、西方现代艺术的形式
、色调观念与方法表现传统的诗情、境界等,都各有千秋。中国水墨画艺术经过前辈大师们的努力与革新再次将其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千年大
一统的“中心话语”开始解体,中国文化又迎来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相比徐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3641i...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