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申力 主播:曲萍 编辑:木子迦勒 卡门 --我的唱片之三十九 文/申力 歌剧《卡门》以鲜活的音乐笔调,叙述了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 《卡门》是法国作家梅里美的一部中篇小说,写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后,欧洲妇女解放没有得到真正地解决,梅里美选择了一个酷爱自由、不畏强暴的流浪吉卜赛女子卡门来寄托他的理想。 卡门爱上了憨厚的士兵唐-阿赛,诱使唐-阿赛参加一个吉卜赛人的走私集团,她却接受不了唐-阿赛专制横蛮的爱,倾心于一位斗牛士,不顾唐-阿赛的劝阻,宁死也不回到唐-阿赛的怀抱,唐-阿赛愤怒之下将卡门杀死,作者塑造的这个人物在当时特定的民族背景和历史条件下是有进步意义的。 歌剧《卡门》是法国极有才能的作曲家乔治-比才在一八七三至一八七四年间的作品,一九八二年,中国中央歌剧院在法国朋友的帮助下,根据比才的原本《卡门》搬上了北京的舞台,比才用音乐塑造了卡门、唐-何赛、米开拉-艾斯卡米约等人的形象,歌声是那样感情真挚、优美动听,在吟唱中观众感到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栩栩如生,听,斗牛开场前的风俗性的欢快群众场面和烟厂女工的集体形象音乐,多么生动、鲜明,具有浓郁的西班牙地方色彩和个性特征,充分说明了“歌剧是用音乐写的戏,而不是给戏配上的音乐。”这一切能使观众坐在唱机旁,闭上眼睛也能欣赏到美的歌剧。 歌剧的序曲为A大调,回旋曲式,序曲中集中了歌剧内最主要的一些旋律,音乐色调的明亮与叙事内容的阴暗,构成强烈反差,这种奇妙的品格成就了比才的不朽伟业,歌剧《卡门》保留了原小说的精髓,通过音乐的独特力量,转化和提升了小说的艺术品质,歌剧《卡门》中,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剧情的渲染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曲雄健豪放的《斗牛士之歌》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脑海中,《卡门》以逼真的写实展现出人性的辩证悲剧,又无半分多余的浪漫气氛,比才的这部歌剧《卡门》获得了堪与莫扎特媲美的成就, 歌剧《卡门》分三大部分:西班牙民俗风,舞出了西班牙热情兼吉普赛风情的地域色彩,斗牛士之歌活泼明亮,取材于西班牙的舞曲,点出了自由主题,命运主题曲,旋律低沉凝重,如一个人诉说自己的遭遇,这部歌剧以合唱见长,剧中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合唱,都能体现主人翁的个性。 最后一幕中,唐-何赛在斗牛场外,经过几番的内心挣札,在斗牛士与命运主题曲最为尖锐的时刻,亲手杀死了卡门,斗牛士之歌的激昂,逐渐消失,命运交响乐隐隐浮现,命运交响乐与斗牛士之歌逐渐碰撞,织出一首复杂的交响乐,斗牛士杀死了牛,场内响起欢呼声,恰好是唐-何赛杀死卡门之时,两首曲子此时合而为一,显示了卡门对斗牛士的真诚的爱,卡门对自由的追求,带来了她死亡的命运,如那头竞技场上的牛一样,她的命运也被注定了。 比才以音乐塑造了卡门,卡门好似为交响乐而生,唱机前的我,期待着卡门重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