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副总统就职仪式定于1948年5月20日上午在国民大会堂举行。国民大会堂也位于林森路(现长江路),与总统府相距约300米,是民国时期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为先进的会堂,是“制宪国大”及“行宪国大”的主会场。当时的交通不如现在便利,会场早早地就坐满了人,有些住的远的更一大早就赶来了。 10点05分仪式开始,约十五分钟礼毕。蒋介石、李宗仁分别偕夫人,分乘二辆汽车,缓行开往总统府,沿途在车内检阅宪兵队伍。许多民众在道路两边聚集着,看着热闹,不时地“组织有序”发出欢呼及掌声。 11时15分,国民政府各机关首长及文武官员齐集总统府大礼堂内,集体觐贺总统、副总统。参加觐贺的文官为简任以上负责主官,武官为少将以上负单位责任主管共约700余人,冠盖云集,盛极一时。全体觐贺官员向总统、副总统行三鞠躬礼。 11点40分,总统、副总统夫妇及觐贺官员在总统府子超楼前摄影留念。拍摄“全家福”前,光华照相馆已用卡车将设备运进总统府,只留下钱树滋、王贵逊等几个人留在拍摄现场,其余的人布置好场景后均被清场离开。一百多人的大合影,用的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大转机,能保证每个人头像清晰,不变形。摄影人员早就架好相机,做好充分准备。 当时正值中午,顶光拍摄是有难度的,好在薄云遮日。蒋介石、李宗仁等人先后顺着红地毯从南向北沿着总统中轴线长廊走到子超楼前,众人坐好站定后,摄影师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拍摄。 拍摄完毕后,蒋介石、李宗仁两人即分别偕夫人回各自官邸休息。折腾了一上午的政要们,早已饥肠辘辘,拍摄完毕后也先后散去,赶紧找地方填饱肚子去了。 这一张合影照片实际上是民国政府高级官员的最后一次“全家福”。人物之多,部门之全,规格之高,是其他民国照片不可比拟的,这张照片可称得上是民国时期“份量”最重的一张照片。 合影人物多在达188人,如何排位是个难题。这其中既有身高约1米9的黄仁霖、孙连仲等大个子,又有身高不到1米7的陈布雷、王云五等小块头,高矮胖瘦不一,更加增加了拍摄难度。 在“全家福”上,第一排为坐席,共坐有24人,其后均为站席,第二排站有26人,第三排以后的站位难以完全整齐,许多参拍人员只得在前排人员之间露个脸,利用台阶的高低差错落有致地站立着。 李士珍左后侧的一位仁兄只露出个额头和两只眼睛,像是个“蒙面人”;蒋梦麟身后的杭立武除额头及两眼外,只多露出个右腮膀子;不少人都没能露出全部尊容,其中不乏一些重量级人物。看来能够在“全家福”中找到好位置,显示完整形象实属不易。甘乃光身后这位,只露出个耳朵,完全看不出尊容。 本文改编自陈宁骏、欣辰编著《民国政要最后的“全家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