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祖师原来发现了这个……才把老孙撵走的(上) 开除学籍斥猴王,祖师生气为哪般? 熟悉《西游记》的读者都知道这样一个情节,孙悟空漂洋过海访仙求道、寻求长生不老之术,拜在了菩提老祖门下,学得了“避三灾之法”七十二变,为大闹天宫、取经除妖做足了艺术伏笔和叙事准备。 但由于悟空生性顽劣,表现欲强,在“同学们”的教唆和吹捧下,展示自己的变化之术,惊动了菩提老祖。老祖将其教训了一顿,就撵他回花果山去。 老祖不光严厉训诫,还说了很多极具人生哲理的话,如“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 “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你从那(哪)里来,便从那(哪)里去就是了。” 其中有句广为流传的话,被网上演绎出各种段子,菩提祖师撵走孙悟空时特意叮嘱道:“你这一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直接把孙悟空的学历证书、资格认证和学术出身给勾销了。 表面劝退实语重 化作精神事上磨 祖师进一步补充道:“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挫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这话说得简直是刨到祖坟上了,我们第一次见到悟空变怂了,连声答道:“决不敢提起师父一字,只说是我自家会的便罢。”(原著第二回) 此处,梁归智先生在评点本中点评道:“菩提意为觉悟,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象征心,自心上觉悟而得道,此所以菩提祖师从此无影无踪也。” 原来悟空所说的“我自家会的”此言不虚呀,菩提是觉悟之意,自我领悟、自我发现才是学习和生活实践的根本起点。 不可做巨婴,自己会才行。 人生尽是五行山 待时忘我终有果 那么问题来了,菩提祖师是怎么断定悟空这一去就“定生不良”了呢? 觉悟之心为什么要对野性未化、荷尔蒙旺盛的生命本能“心猿”(情绪)作出这么大的“灵魂拷问”与“威胁震慑”? 超我(superego)对本我(id)发出的警报与通牒最后到底是成了“耳旁风”还是“心中的道德律”? 这些有趣的问题都是怎么生发、演绎出来的?《西游记》只是一只猴子引发的“闹剧”吗?菩提祖师是因为“双减”、悟空又不交学费白吃白喝还“大闹学堂”而被“全脑身心天赋开发中心”果断劝退了? 用曾老的名言叫“一切皆有定数”,这就叫“无奈的必然律”。 因为在成长的路上,生命本能与社会道德之间总是有着不可调和又相依为命的拉扯关系。是用“本我”的形式“随心所欲、自行其道”,还是收敛快乐原则(pleasure)、恪守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这都是青春年少、生而为人不得不面对的思考与抉择。 而这些烦恼与困惑、激情与不解,在它们背后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周而复始地操纵与运行着,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说法叫“社会历史规律”。 这是人的生物性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人类文明形成中逐渐形成的自我尊重与群体法则。 “做个人吧!”似乎成了我们调侃那些没有底线、缺乏常识、丧失节操之人的“无奈之词”,却是《西游记》作者洋洋洒洒百回书中所绝妙展示的深刻命题(与动物拉开距离)。 曾师的劝慰,吴承恩(?)的反讽,孙悟空的“转向”(镜面反射、借鉴意义),都让我们对“成长”与“生活”多了一层思考与领悟。 原来“天人合一”并不是寓言故事的叙述逻辑,尊重自然也不是时代编织的“天方夜谭”,自我发现更不是成功学和哲学宗教的“历史灰尘”。 当你静下心来发现了自身和自然、社会运行规律之后,就会发现一切并不杂乱,生活有序井然,是我们自己的某些观念、认识、习惯或情绪遮蔽了我们灵明的“双眼”。 用《易经》体检,给我们的精神“充一充电”,帮我们接通连线那些年我们错过的经典与体验。 原来名著还可以这样读,原来确实有很多是语言和文字无法传递的美好。 但我们有一颗蕙质的心灵,可以在留白处与智慧的声响产生一种独有的默契。 乾坤准蒙需讼师,大闹天宫早预示 就让我们先从八八六十四卦的前八个卦象说起。它们是: 乾、坤、屯(zhūn) 、蒙、需、讼、师 、比。 对《西游记》原著熟悉的小伙伴们,或许会从这八个卦象和卦序中看出端倪。 这不就是从第一回到第七回、从猴王出世到大闹天宫,天庭集团请如来佛祖降伏孙悟空,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并开“安天大会”、众星揽月、宇宙清平的“编译代码”和“缩略草图”吗? 先让我们看图说话,简述下猴哥从出生到成年的“青春三级历险跳”。 君子观此组卦象,首先先找“异中之同”。除却纲领性的乾、坤二卦,从屯卦到比卦都含有共同的卦象——坎卦。 坎代表水、代表险,也代表劳苦、辛劳,是万物之所归也,首先就为历经千辛万苦的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此外,大家不要忘记,西天取经的男主角、男一号、唯一具有取经资格和合法推广认证的人物——唐僧本尊。 他是亲传佛法的唯一法人代表,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其他师兄弟都不具备这样的资质。那么唐长老的几次水厄经历怕是就跟这“六连冠”的“坎险卦”密不可分。 而孙悟空发现水帘洞、拜菩提、闹龙宫、闹地府、闹天庭都险象环生,劳乎坎而习于心,简言之就是:屯似猴王出世、蒙如菩提学道、需乃龙宫索宝、讼若菩萨、龙王告御状捉妖猴,师正是天兵天将、佛仙一体全力捉拿闹天宫的大圣喽! 那么比卦又将如何解读呢? 须知:观音赴会问原因,前八之卦溯案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