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 欢迎回到“走进道德经”静心活动。今天,我们将为您分享《道德经》第七十二章《真正权威》;同时,结合静坐的方法,与您共同在宁静中走进经典、走进内心、走进生命。 静坐引领 现在,请您坐好,保持中正,面带微笑。请记得,在静坐的过程中可以用“抱一、柔弱、观照、无为、为雌、无知”的心法来随时觉知自己的状态。 昨天,我们介绍了位于后腰命门穴的第二盏“定力灯”的相关内容。今天,将继续为您分享点亮“第三盏爱力灯”的心法。 爱力灯:在中丹田,也就是胸口正中的膻(dàn)中穴,呈现黄色的光芒。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中,老子说自己有三宝:慈、俭、不争。这个“慈”就是大爱;它的力量就是“慈故能勇”。简单说,“慈”就是为众生带来幸福和安康;“勇”就是无所畏惧地坚定前行。 人的天性就是爱,因为人是天地的孩子,我们天生就有道的力量。这股力量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不处”的爱。当爱的力量足够大时,我们心中那盏爱力灯就会绽放耀眼光彩。 在光中,我们与众生、与世界是融为一体的。人不再有“我”的概念,我们存在的所有目的就是完全燃烧自己、奉爱世界、照亮人间。那一刻,身心将全然敞开,宇宙会流经我们,化为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智慧和我们的精气神。 “慈故能勇”的这个“勇”就是一股气。 这股气够不够强大?能维系多久?要看它连接的本源是什么? 由慈爱而激发出的勇气,才是天下无敌的大勇,这股勇气能让我们万劫不退、心无所惧、勇猛精进。反过来,无慈之勇,就像无源之水一样,只是一时意气,必然一而再、再而衰,最终难以为继。 如果您没有勇气,就回到内心去觉知自己有没有慈悲心?愿不愿意为他人牺牲自己、放下得失?人这一生,若不肯为了大家、为了国家而付出努力,他不可能有真正的勇气。因为,那份至刚的大勇,背后正是至柔的大慈。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就是这份爱! 但爱和欲,这是天差地别的两回事。 世俗中说的“爱”大多是欲望,而《道德经》里说的爱则是智慧——这是“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的至诚大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份爱没有亲疏远近,也不会产生贪婪把持。 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欲望翻涌,而是我见你,我即欣慰、我即宁静、我即安详。比如,您爱蓝海,但不会想独霸海;您爱佛,但不会想独占佛……无我利他的大爱能将世俗的爱恨情仇上升到更高的段位。因为,爱的温暖可以抚慰人心,将一切负面的东西升腾、净化为更纯粹的生命能量。 人的磁场很有趣,会吸引同频的能量汇聚而至。 您不爱人,就没人爱您;您不感恩,就不知足;您不承担责任,就无法成长。生活就是这么简单,自己希望得到什么,就给别人什么。很多人一辈子都在抱怨没有爱,其实他忘了点亮自己心中的爱力灯。当我们成为爱本身,就再也不必去乞求爱、寻找爱了。 爱力灯怎么点亮? 就是我们每天做快乐农夫时说的一句话:“把爱传出去!” 把爱传出去,归根到底就是给别人讲好自己生命成长的故事。当您的故事能用生命撞醒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用生命点亮生命时,这份爱就会化为N倍的能量,回流自身,点亮心灯了。 爱是单纯的,而单纯是生命最高的到达! 我们当中也许只有极少数人能去做伟大的事,但每个人都可以用崇高的爱去做好平凡的事。当我们爱的人越来越多时,心量也在不断扩大;当全身心都装着大众、装着天地时,我们就会与天地融为一体。那一刻,我们就真实地点亮了自己的生命。 以上就是关于“第三盏,爱力灯”的内容。明天,我们将继续为您分享点亮第四盏“谦力灯”的心法。 原文诵读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xiá)其所居, 无压其所生。 夫唯不压,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 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 以道为镜 天地间,万事万物都必须遵循自己的轨道运行,一旦脱离整体就是自取灭亡。一个人若想活得好,就要适应环境、敬畏规则,而不能等着环境来适应我们,或让规则为我们服务。 生活中,确实有些聪明人善于玩弄人心,但切记:玩人者丧德,玩物者丧志。这句话无论用于修身治企,还是治国理政,都是一样的道理。一个团体中,若没有道德文化的滋养与引领,规矩再多、法网再密,也会漏洞百出,这是历史反复验证过的铁律。所以,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所有人有理想、有道德、有幸福感、有获得感;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强大,而不是必须依附于别人。 真正的权威,不会让人产生畏惧,因为他不会居高临下地发号施令。越是高贵的人,越会把自己放在下方;面对比他地位低的人时,越懂得欣赏他、鼓励他、成就他。因为,高贵不是一个位置,而是内心澎湃的大爱。所以,居于下方的力量虽然柔弱,但也是巨大的! 所有人都想得到幸福,不愿意承担痛苦,但不下点小雨,哪来的彩虹呢?所有人都想得到成功,但不想付出太多。但人生中,没有德,又何来得呢?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为了积福修慧,有了福慧自然能成就事业。这里有个成功秘诀,就是做别人不愿做和做不到的,而不是去与人竞争,这就是不争之德。您不争,还有谁能争得过您呢? 第七十二章《真正权威》中有三条规律: 规律一:所有动荡都是对规律没有敬畏所致,敬畏规律才是真正爱自己。 规律二: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是温暖他人。 规律三:去掉自见自贵的人,才有资格接受天下的托付。 评判抱怨或以高压态势打击他人,这是在撕裂曾经的伤口,并把身边的人也带到痛苦的深渊中去。人的命运就像河流,是悲伤、愤怒、嫉妒、邪恶创造了堵塞。当爱的能量流经时,疗愈就发生了,一切自以为是都会瓦解消逝,充满爱的思想将带给我们流畅的生命。 把家收拾干净会觉得舒服,把心灵家园收拾干净会感受通透。因此,改变别人不是办法,成长自己才是力量。认识自己是一切认识的起点,如果我们能像看别人的缺点那样,准确地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我们的生命必将不平凡。 快乐农夫 接下来,请您继续保持静坐的状态,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快乐农夫冥想”。冥想是对宇宙下订单,因为“心不唤物,物不至”——内心不渴望的东西,不可能靠近自己。只有在内心种下希望的种子,我们才会向着光明奋力奔跑。 第七十二章的快乐农夫冥想是: 让我看得到、听得到、感觉到、我知道,我是一个“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的人。 我是无限的爱、无限的光、无限的创造!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把爱传出去! 结束语 全人类需要静心,全世界需要静心! 人类永不落伍的时尚是点亮生命之灯。当爱绽放光明时,照亮了别人,更温暖了自己。与人为善有许多方式,但每个人能做的最大贡献,就是帮助他人建立与心中道的联接。当我们与自己的生命本源有了连结,任何事都无法再阻挡我们的脚步了。 现在,就让我们燃起心香一炷,共同祈祷: 祖国安平泰!世界安平泰!地球安平泰!万物众生安平泰! 谢谢您,今天的“走进道德经”活动暂时告一段落,我们明晚九点,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