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某,女,53岁。患者因“下腹疼痛2月余,加重1周”于 2005年 12月就诊于当地医院,彩超示下腹部实性包块,大小约9.6cm x 6.3cm x8.7cm,予“子宫+双附件+阔韧带+直肠陷窝减灭术”,病理示卵巢颗粒细胞瘤,术后化疗4个疗程。2006年4月21日复查发现复发,因化疗不良反应大,未能继续化疗。2006年5月22日患者前来就诊,症见:气短,倦怠,乏力,烦躁,面黄,不欲饮食,二便可,舌暗淡,苔薄白,脉弦细。该患者经过手术、化疗后,身体虚实夹杂,以虚为主,故治疗应当扶正兼以祛邪,以健脾益气、养血疏肝、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2007年6月6日,复查彩超:实性占位3.0cm x 2.7cm x 3.6cm。2008年4月27日,复查彩超:实性占位2.8cm x 2.9cm x 3.8cm。2009年9月5日,服药后,整体效果良好,现仍正常服药中。数次复查腹部彩超,实性占位无明显变化,已带瘤生存多年。 按语:中医古籍中无卵巢癌病名,根据临床症状及病因病机,此病属于“癥积”“积聚”等范畴。汉·华佗《中藏经·积聚癥瘕杂中论第十八》曰:“积聚癥瘕杂中者,皆五脏六腑真气失而邪气病,遂乃生焉。” 此话奠定了扶正祛邪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该患者属术后复发,治疗难度非常大,但通过中药准确的辨证论治,现已带瘤生存多年,瘤体减小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是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该例病案很好地说明了中医在预防和治疗肿瘤复发和转移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证明了人体完全可以与肿瘤“和平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