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老家的雪

 淡味茶原创文艺 2021-12-11

蓝字

老家的雪
作者:王增锐

我从小居住在北方。一到冬季,下雪是最为常见的。每当空中飘起摇摇曳曳的小白片,尤其是村中的小孩子们,就异常兴奋起来!在户迎接雪的到来!——我们北方人都习惯把雪叫做“雪花”。“雪”和“花”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它们怎么会联系在一起呢?

     湿润的空气遇冷生了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增大,便形成了雪。雪大多是六角形的,而且像花瓣,所以被人们叫做雪花。


     据研究,目前发现的雪花有两万多种,基本上都是六角形。雪花的大小跟空气中含有水分的多少有关。空气不够湿润,雪花就比较小,甚至保持原本的冰晶的形状;空气越湿润,雪花在降落的过程中就变得越大。

     雪,被称作“花”,名副其实。倒不仅仅是因为她有六个瓣儿,晶莹、玲珑的跟花一样,也不因为她飞舞起来如蝶如娥,美丽如花,而是因为她一出现,整个冬天便一派花团锦簇,锦绣肝肠,变得灿烂起来,诗意起来,可爱起来!

     所以,我们北方人爱雪,见到雪飘然而下,大人小孩儿便心喜万分起来!——不仅我们现代人爱雪,古人更是如此。

     雪是一种极其美妙的自然现象,几千年来,文人墨客乐忠于赞美雪景,并以雪景描绘自己的情感,衬托意境。在古代的诗词中,文人们喜欢用一些优美的辞藻描述雪。雪在古代的雅称有银粟、寒英、寒酥、凝雨、琼芳、青盐、仙藻、玉絮、素尘等。

     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歌《雪冻未解散策郡圃》中有这样一句诗“独往独来银粟地,一行一步玉沙声。”该诗的含义是漫天遍地下着雪,人走过后发着银粟的声音,这里用银粟来表示雪。宋朝范仲淹的诗歌《依韵和提刑太博嘉雪》中有这样一句诗,“昨宵天意骤回复度,繁阴一布飘寒英。”表示天气寒冷,阴云密布,雪花中还带着英气。这里用寒英表示雪。南朝梁沉约的《雪赞》中说道“独有凝雨姿,贞晼而无殉。”,表示雪花就像雨水凝结在天空中,飘飘零零。这里用凝雨表示雪花。

     虽然我也爱雪,但我不爱“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那北国的雪。那雪,壮观是够壮观,可是那刺骨的寒风相伴的凛冽感觉也让人心颤,若没足够的勇气是难以欣赏的。

     我也不爱南国的雪,虽然鲁迅先生说,“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但那秀色是不能长留的,让人赏心悦目之后,是心头漫上的遗憾与思念。

     我独爱北方的雪,尤其是我们枣乡的雪。

      枣乡的雪,下得不急不躁,闲适有度。如知性的白领女子,性子不烈且有内蕴,大气温婉,文雅淑良。

      枣乡的雪,去得不慌不忙,消融有方。如敦厚的谦谦君子,心胸坦荡且无私藏,凭君品味,凭君欣赏。

     下雪的时候,一般在傍晚。开始,几朵雪花如贪玩的孩子,掀开灰褐色的天鹅绒床帏,悄悄地跑了出来。她们东转一圈,西转一圈,欢呼雀跃,呼朋引伴。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天空中便满是雪花嬉闹、跳跃的身影。

      人们沉浸在香甜的睡梦中,雪花沉浸在自由的盛宴里。

      天亮后,人们看到的世界,真恍若做梦一般。屋上白了,树上白了,地上白了……原本寂寥无味的世界变得是这般粉妆玉砌,婀娜妖娆。

      枣乡的雪大部分落在枣林中,你看那枣林,说“疑是林花昨夜开”贴切,说“千树万树梨花开”一点也不夸张。不要以为人们此时都会偎在炉边看书、喝茶。那枣林里,也是人影憧憧,喊和一片。顺着雪地上深深浅浅的小窝,几个大人、孩子一路追寻,那是觅野兔的人。那些逐兔的人为寂寥的枣林增添了生机,也让寒冷的天气有些了趣味。

     其实,我的收获倒不在捉住了几只野兔,而是在枣林的跋涉中有了一些感悟。

     雪是有灵性的。

     她们有的落在路上,有的落在屋上,有的落在犄角旮旯,有的落在田里大洼……做花、做树挂、做冰凌,看似漫天飘洒,其实心有所属。

     雪是有选择的。

     落在柏油路上的,一定贪恋那平滑的坦途,耀眼的光辉。

     落在屋顶、场院里的,一定不甘寂寞,喜欢受追捧的感觉。

     只有落在枣林间的雪,耐得住寂寞,忍得住清冷,肯静静地修炼自己的青春。

     雪是有归宿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柏油路上的雪遭到了盐粉的玷污,车辆的碾压,人群的踩踏,早早地融化了,化作咸哄哄的水流进路沟。

     屋顶、场院的雪在人们嬉戏的热情过后也被清扫到犄角旮旯,与垃圾相伴,与龌龊为伍,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只有枣林里的雪能够长时间地保留,且如刚下时一样的白。静好如初,安之若素。

     雪给我们的岂止仅仅是美丽,更有很多的启迪。

     所以,我枣乡的雪。她不但分享了美丽,又告诉我做人的道理。


淡味茶原创文艺微刊第1535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