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融入幼儿园课间操活动的重要意义

 TLB519 2021-12-11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几年来,对幼儿园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幼儿园的发展受到大众关注与重视。课间操活动是幼儿园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课间操的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在学校教育中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幼儿园也是如此。现今,许多地区将本地特有文化融入教育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云南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大省,拥有许多特色民族文化,在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活动这一方面,应该发挥好其持有的长处,将其文化发扬光大。在这一问题上刻不容缓。
  【关键词】幼儿园;课间操;少数民族舞蹈文化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280-01
  一、课间操活动的重要性
  幼儿园早操是发展幼儿基本动作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教育形式。幼儿园早操活动一能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动作的准确性还有灵活性;二能发展幼儿的大肌肉动作,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促进血液循环,以增强对大脑的供氧、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为幼儿智力活动准备良好的心理条件;三能激发愉悦情绪,促进自我个性发展以及同伴间的友好合作交往,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四能培养幼儿节奏感,发展创造力。
  目前早操活动虽然已经成为幼儿园的一种常规性教育活动,但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要提高早操活动的教育效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一是幼儿教师需要转变有关早操的教育观念;第二要设计丰富的早操活动,让幼儿的各个方面都得到运动和锻炼;第三要促进早操活动和其他各领域活动的融合,不单只是局限在一个领域;第四要注重加强早操活动过程中的师幼互动。
  二、当下课间操发展趋势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关于教育的话题一直讨论个不停,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幼儿教育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国家对幼儿教育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幼儿教育的发展正在不断上升。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传统文化入校园这一现象正在越演越烈,虽然对于将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融入幼儿园课间操活动的研究还较少,但是现今,许多地区都在开展将本地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活动,许多地区将本地特有的文化和舞蹈融入课间操活动当中,增添趣味性,一改以往的风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利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利用,充分利用和发挥了课间操的价值。
  三、民族传统文化与教育活动的融合
  少数民族舞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民族教育的发展中.少数民族传统舞蹈丰富了民族教育的新内涵.拓宽了各个阶段教育的内容。民族舞蹈作为民族教育的一项内容.它丰富了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内容.吸引民族地区的儿童走进幼儿园,走进学校.学习各方面的知识。通过民族舞蹈的文化建设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必将促进民族舞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通过民族舞蹈这一教育载体可以增强民族间凝聚力和向心力.增进民族的团结和互助,促进民族间的交流和合作.最终也将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
  民族舞蹈是承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推广本土少数民族韵律舞蹈融入学校大课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而且贴近学生生活,从学校方面来说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在少数民族地区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的结合,把民族传统文化项目引入课堂活动,实行本土课程,培养民族传统文化指导人才,更大限度的去推广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传统文化。
  四、课间操与民族舞蹈
  1.传统课间操存在的一些不足。
  课间操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在,许多幼儿园里组织的早操活动大多都是教师教给幼儿一套或几套韵律操,让幼儿在课间操时做。这些操的动作都较少,缺少游戏性和一定的趣味性,整个活动开展完,幼儿在自己的位置上基本上没怎么动过,缺少与幼儿同伴的互动性。
  2.民族舞蹈融入课间操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民族舞蹈以其奇特的形式走进了课间操,这与传统的课间操相比,不仅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而且还可以达到更好的健身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将民族舞蹈操很好地融入到幼儿园的课间操之中,使其变为园所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对幼儿身体的自我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且还有利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适应能力以及自我调节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宣扬我国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实现对幼儿的素质教育,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有与其他地区和民族不尽相同的传统文化形态。各个民族的文化都需要得到传承与发展,文化传承的方式不止有一种,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去传承发扬它。而文化传承不能只是口头说说,将其运用和引入到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的去传承和领会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文化的继承和学习应是从小就开始的,而云南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大省,有25个少数民族,其中有15个少数民族为云南所特有民族,其文化传承的使命尤为重大。幼儿作为祖国的未来,对于这些文化的学习继承是十分必要而且重要的。而将少数民族文化带入幼儿园活动中,有利于幼儿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从而去学习传承文化。
  参考文献
  [1]李莉.幼儿园早操活动开展的现状及其改进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08).
  [2]田顺风.“舞”动中的云南民族传统体育研究[D].硕士,2013.
  [3]田雅梅.浅谈“大课间”活动中民族舞蹈操的融入[J].教育科学,2014(06).
  [4]陈红,李亭翠.让本土少数民族舞蹈走进大课间[J].飞,2014(06).
  [5]陈立华,贾瑞光.少数民族传统舞蹈与民族教育的互动发展[J].学术研究,2014(01).
  [6]乔德平,毕研洁.藏族民间传统舞蹈与现代大众体育文化融合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2013,28(3).
  [7]叶瑛,江山.对南京市幼儿基本体操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学报),2014(18).
  [8]陈奇.浅谈课间操的意义及做法[J].
  [9]冯业勤.幼儿园课间体育活动改革的初步实践[J].科学咨询,2004(16).
  [10]刘玮宏,王虹.滇西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民族课间操前景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08(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