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缺芯少屏“是国产身上摆脱不了的行业标签。尤其是在液晶面板领域,虽然国产屏幕巨头不断发力,但是依旧无法摆脱受制于人的窘境。以京东方为首的国产屏幕巨头,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行业发展寒冬期。 日韩合力打压中企 由于中国在液晶面板领域起步较晚, 一方面,我国液晶面板的技术受制于人;另一方面,在液晶面板赛道,我国丧失了定价话语权。 基于此,中国液晶面板厂商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价格“跌跌不休”。业内数据显示: 2010年的4月份-2022年2月份,46英寸面板的价格下跌超过99美元。液晶面板市场回暖的行业预期,一次次破灭。 对于彼时面板市场价格不正常的持续下跌,业内人士分析持续不断的价格下降,是日韩屏幕巨头联手打压中国企业。 因为中国大陆大尺寸液晶面板的产能不断提升,正在成为日本、韩国屏幕巨头最大的竞争对手。 为了限制中国面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国面板企业的发展壮大,日本、韩国巨头选择在中国本土企业量产的关键节点进行降价。 好在, 面对日韩的合力打压,中国屏幕巨头并未因此而销声匿迹。在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终于涅槃重生。 国产制造又一名片崛起 如今,中国屏幕已经成为国产制造的又一名片,正在以绝对的实力强势崛起。 尤其是在LCD面板领域,中国更是遥遥领先。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Omida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在LCD面板产能上,中国企业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全球龙头。 2015年,中国LCD面板产能在全球份额占比不顾23%。但是随着中国面板企业坚持不懈的研发投入,2020年国产LCD面板产能已经突破50%。 根据业内人士预测, 2023年中国的LCD面板产能,将提升到6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国产屏幕巨头京东方,近年来不仅成功摆脱了“赔钱货”的称号,在面板行业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发展成绩。据笔者了解, 目前京东方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笔记本电脑显示屏领域产品的销量及市占率,长期稳居全球第一。 三星被中企淘汰出局 此外,日韩曾经联手打压中国液晶显示企业,如今国产也成功实现翻身。韩国屏幕巨头三星,最终被中国企业淘汰出局。 11月27日,韩国三星正式决定逐渐退出LCD液晶屏幕制造业务。 实际上,三星决定退出LCD面板生产的决定,从2020年开始就有所透露。只不过,后来LCD面板价格出现了短暂的上涨,暂时延缓了三星的退出。如今,LCD面板价格再度下降,再度给三星“断舍离”提供了契机。 根据业内人士透露的消息,此次 三星退出LCD面板制造业务之后,会将公司的LCD面板制造设备出售给京东方以及华星光电两大中国厂商。 当然,虽然三星决定退出LCD面板生产业务,但是却并不会放弃旗下的LCD电视业务。 至于三星所需的大尺寸LCD面板,今后或将从京东方以及华星光电等国产厂商手中进行采购。 写在最后 毫无疑问,倘若三星退出LCD面板生产业务,中国企业在全球LCD面板领域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对于三星来说,退出LCD面板生产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资金投向OLED面板生产,以便更好的与LG进行OLED面板的争夺战。 而对于中国液晶面板生产企业来说,在吃下三星LCD面板市场份额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于高端技术的追求,不能被眼前的利益以及成绩所迷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