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宝档案,明万历五彩人物故事图盆

 名者说收藏 2021-12-12

五彩人物故事图盆,是中国明万历时期五彩瓷器中的精品,1964年出土北京定安门外,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五彩人物故事图盆高9厘米,口径35厘米,地径23.5厘米,器形规整、胎质细腻、制作精良。它呈倭角八棱形,宽沿、浅腹、平底。盆的外壁描绘折枝花八吉祥图案。在口沿、内壁及盆内底上用红、绿、黄、紫、褐等色釉,描绘出多组王羲之爱鹅图和林和靖爱鹤图。

在盆内壁及盆内底画有王羲之爱鹅图,图中王羲之坐在树下,他的书童手里抱着一只鹅。而在瓷盆的口沿部则排列有王羲之爱鹅图和林和靖爱鹤图,图中林和靖站在一旁,一只鹤在天空飞翔。专家说王羲之爱鹅与林和靖爱鹤是中国传统的四爱题材。四爱就是王羲之爱鹅、林和靖爱鹤、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四爱题材图在元代就比较流行了,但并不是所有的器物上会把这四种图案都使用到,这件五彩人物故事图盆只是使用了这种固有的传统题材中的两爱。王羲之爱鹅与林和靖爱鹤是四爱中的核心题材。四爱图都是表现古代文人、士子追求这种闲情逸致、高尚情操的一种表示。

王羲之爱鹅图

这件五彩人物故事图盆的外壁上还描绘釉佛教中的八吉祥图案,它们被八种花卉托着。八吉祥图指的是轮、螺、伞、盖、花、罐、鱼和盘长。根据佛教教义,八吉祥图案分别具有不同的寓意。轮表示旋转不停,象征着佛法永不停息;螺是一种乐器,一般是白色的海螺,代表着吉祥和妙音;伞代表可以遮蔽魔障,守护佛法;盖原来是一种仪仗用具,它引入到佛教以后,可以获得解脱,得到觉悟;花一般指莲花,它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着纯洁和高尚;罐,我们一般称为宝瓶,代表着清净、吉祥;鱼可以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动,寓意解脱烦恼,自由自在;盘长的造型是没有头也没有尾,有回环往复的寓意。虽然八吉祥图案为佛教图案,但是在中国古代瓷器上经常会见到它们。八吉祥纹成为百姓喜爱的一种装饰题材。

林和靖爱鹤图

    五彩人物故事图盆采用了青花五彩工艺,制瓷工匠首先烧制图案中的蓝色,也就是青花部分。工匠在瓷胎上用青料描绘出所需的图案,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然后用高温烧制出青花图案。青花图案部分烧好后,接下来烧制五彩图案。五彩就是多彩的,不一定限于五种颜色,但红、绿、黄必不可少的。瓷器工匠在烧好的青花瓷上用各种色彩描绘图案,然后如窑二次进行低温烧制,这样五彩瓷器才算烧制完成。需要两次烧制,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出现釉上篮彩,人们需要蓝色时,只能用釉下青花来代替,于是瓷器工匠就想出了二次烧成的方法,现烧釉下青花部分,再烧釉上五彩部分。这样被制成的瓷器又被称为青花五彩。五彩表现力最强的时候应为明末,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在它的色泽上,颜色使用上非常奔放热烈,特别是红彩的使用,特别浓艳。这一特点在其他时期是看不到的。对于红、绿彩同时大面积使用,这也是在万历特别是明代后期,我们常常能看到的,这是因为人家在当时非常喜欢这种大红大绿,大面积的强烈对比这种感觉。


佛教八吉祥图

这件五彩人物故事图盆除了图案烧的复杂外,盆坯的制作也不简单,不能一次成形。在制作时,先分别把八个面用泥板拍平,然后再进行拼接与粘接,最后在入窑烧制。这是一个八方盘在边角的修饰上非常讲究,没有很尖的或方的棱,边角修饰的非常圆润,非常光滑。这种造型的器物在明代应该说还是比较少见的。在北京地区就出土过两件,另外一件比较残破。

本为艺术论事团队、通俗作家名者说编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