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服影像-附答案】第2期:脑室旁占位性病变

 新用户0125i6lE 2021-12-12




【征服影像】第2期:

脑室旁占位性病变


病例来自: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整理自:神经外科影像交流群及网络

影像指导:三博脑科医院 高洁老师

整理:亚琛工业大学 郝广山博士

& 哈医大一院  林永东博士

群主:帅刀掉渣 - 胡业帅博士




【请讨论:疾病诊断?】

女性,3岁,发作性抽搐9个月
出生顺利,查体无特殊








病理诊断:节细胞胶质瘤(GG)



诊断分析:

本病在神经系统肿瘤的WHO分类中,属于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胶质肿瘤,是最常见的一类。由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构成,生长极为缓慢,为WHO I级。其发病率约为0.3-0.6%。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高峰年龄:11岁。在儿童与青少年组中,其发病率占所有脑肿瘤的1.2-7.6%。是导致儿童癫痫的常见原因。

本病可发生于许多部位,如大脑半球、脊髓、小脑等,均有报道,大多数发生于幕上,最常见的部位是颞叶

CT表现:肿瘤呈低密度,囊变及钙化多见,小团或团块状,呈不均匀密度。

MRI表现:肿瘤多呈低T1,高T2的混杂信号,可分为囊实性(多见)、实性、纯囊性,囊变区呈低T1高T2信号,钙化部分低T1低T2信号,增强可见不强化、轻度强化,有时强化明显。DWI 多无弥散受限。 




鉴别诊断:


1、节细胞瘤:

本病在神经系统肿瘤的WHO分类中,属于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胶质肿瘤,WHO I级。仅含有神经元成分。

本病与GG往往无法区分,鉴别很难。发病率较GG低,有时MRI上显示T1信号较节细胞胶质瘤略高。

2、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

本病在神经系统肿瘤的WHO分类中,属于其他星形细胞瘤这一类,WHO II级。可能来源于软脑膜下星形细胞,部位表浅,超90%位于幕上,颞叶多见,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常以癫痫起病。

CT表现:25%可见壁结节伴囊性变,囊变部分可见钙化,脑膜受累超过67%,有脑膜尾征。边界清。

MRI表现:囊性部分呈低T1高T2信号,实性部分呈等T1等T2信号,边界欠清,信号不均匀。增强可见实性部分强化。

3、少突胶质细胞瘤:

本病起源于大脑白质的少突胶质细胞,多见于成年人,发病高峰为40岁,常表现为癫痫发作,好发于颞叶,钙化常见,以条状、脑回样或簇点状钙化为主。

MRI表现:T1呈低等混杂信号,T2呈高信号,增强可见斑片状轻度到中度强化。边界尚清。

4、海绵状血管瘤:

可位于脑内或脑外,多发于成年人,任何部位均可出现,脑皮层、基底节、脑干等(脑内病灶),中颅窝底、颅骨(脑外病灶),无粗大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CT表现:边界清楚,不均匀、高密度影,水肿不明显,可有钙化斑,增强后轻度强化或不强化。

MRI表现:T1呈低或稍低信号,T2高信号。边界清。T2序列上可见病变周围环形低信号,是特征性表现。增强后轻度强化或不强化。

5、室管膜瘤:

本病多位于四脑室,信号混杂,钙化、囊变常见。发生于幕上时,一般成年人多见,肿瘤的体积一般较大,通常>4cm,囊变部分也较大, T1低或等信号,T2等或高信号,信号多不均匀,实性部分强化明显。


6、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

生殖细胞瘤弥散受限强化明显。性别:鞍区女孩多于男孩,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基本都是男孩。多发生于鞍上及松果体区,基底节区少见。基底节区病变范围较广泛,形态不规则,边缘欠清晰。T1WI 常呈不均匀的等、低灰质信号, T2WI 为不均匀等、高信号,增强扫描可均匀,亦可不均匀强化,但强化均较明显,囊变、坏死常见,瘤旁水肿轻或无水肿带。




下列答对者,请加文末微信进群

【神经外科影像500人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