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列宾 | 不期而至

 任尔八面风 2021-12-12
回归
编者按
艺术欣赏是多层面的一种复杂精神活动,在接受艺术作品过程中,经过玩味、尝试、领略、联想,能产生欢愉、喜悦的快感,有时候还会置身于艺术家的角度对艺术品进行分析和考究,探索艺术家创作思想和精神追求,还可追溯艺术家创作的时代背景等等。可以说优秀的作品应该是一面美学和时代完美结合的镜子,折射的是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和时代的特点,这对于后人了解历史变革和人文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艺术欣赏在不同的受众面和不同知识结构层面上,欣赏的深度和广度也是不一样,但能满足大众精神需求的艺术作品都有一个共同属性,那就是优秀的作品的确让观者感到心情愉悦、精神振奋和激励上进。
在倡导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当下,艺术的发展可以说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但很多时候还是缺少令人振奋的旷世佳作,可以说是缺少沉思和代表当代最具特色的作品,虽然现在的美术发展也是百花齐放,佳作涌现,但要有巨匠般的时代佳作,恐怕还需要继续“磨砺”和大浪淘沙。。。
赏名作,知历史;明画理,悟精神;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重点还是要做到传统文化的“叶落归根”,树立文化自信。艺术欣赏也许只是一种载体,在欣赏中慢慢体会历史变革、人文精神和文德并重的继承和延续,还有精神心境的那一片宁静与感悟。。。





Image

画作名称:《不期而至》
创作者: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1844-1930)(俄国)
创作年代:约1882年
作品风格:现实主义
作品规格:160.5×167.5cm
作品材质:布面油画
现收藏地: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01 俄罗斯画家列宾的这幅名画,捕捉到一个流放者回家的刹那。       

流放者意外归来,使家人惊讶。穿黑衣的妇人站起来,转向归来者,似乎要扑过去拥抱,又抬不动脚步。稍大的男孩欣喜地抬头注视着,嘴巴吃惊地半张着,好像要喊出声来;较小的孩子有些胆怯,把目光从书本移向陌生人。 流放者长的清瘦,有点儿象耶稣,身穿褪色的大衣,脚上是破旧的靴子,姿态有些犹豫,眼神却明亮而刚毅。其实,当时这些流放者是非常悲惨的,许多人再也没有回来。 

02 这个流放者的形象,取材于俄国十二月党人。

1825年,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俄罗斯贵族青年在彼得堡和莫斯科发动起义,旨在推翻沙皇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政体。12月14日晨,3000多名起义者开进彼得堡枢密院广场。刚继位的尼古拉一世派军队镇压,有1271人被杀。起义失败后,十二月党人领袖彼斯特尔、雷列耶夫、卡霍夫斯基等5人被处以绞刑,数千名起数千名起义者被处以重刑,121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亚服苦役。

Image

 03  十二月党人不是穷人,而是贵族。       

如果说穷人革命是为了面包,他们革命是为了自由;如果说穷人革命是为了自己,他们革命是为了被他们统治的人,为了废除专制统治和农奴制度。为此,他们不怕流血牺牲,自愿赴汤蹈火。他们出身高贵,原本可以醉生梦死。他们是贵族精英,有爵位职位,原本可以前程辉煌。他们有娇妻爱子,原本可以有个舒适人生。他们中许多人在西欧留学,或在俄国军队远征西欧时,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气,感受到了人类的尊严。他们因而变得让沙皇不可理解,不顾个人既得利益和身家性命,执着于自由、民主和平等,忧患于俄国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在广场上公开起义,不搞阴谋;在绞刑架上从容就义,义无反顾;在西伯利亚甘受炼狱,矢志不移,表现出了信念的坚定和灵魂的高贵。

04  十二月党人的妻子们同样用坚贞不渝的爱情,展现了她们的尊严。 
沙皇命令她们与罪犯丈夫断绝关系,专门修改了不准贵族离婚的法律,只要哪一位贵妇提出离婚,法院立即批准。出人意料的是,绝大多数妻子坚决要求随丈夫一起流放!迫于情势,尼古拉一世不得不答应了她们的要求。但政府紧接着又颁布了一项紧急法令:凡愿意跟随丈夫流放的,不得携带子女,不得返回城市,永久取消贵族特权。 这意味着这些端庄、雍容、高贵的女性将永远离开宫殿,离开孩子,告别昔日的富足与优裕!但是,她们毫不迟疑地跟随着丈夫,走向了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许多人长眠在了这千古荒原。                                      
05  特鲁别茨卡亚后来说,“见到丈夫谢尔盖时,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一阵镣铐的叮当响声使我惊呆了!他那双高贵的脚竟然上了镣铐!......他的镣铐如此激动了我,以致我先跪下来吻他的镣铐,而后才吻她的身体......”  21岁的穆拉维约娃去西伯利亚前给丈夫写信说,“爱情中有天堂,也有地狱。别悲伤、绝望,这是懦夫的表现。也别为我担忧,我能经受住一切。你责备自己把我变成了罪犯的妻子,而我却认为自己是女人中最幸福的......请等着我。你的泪水和微笑,我都有权分享一半。把我的一份给我吧,我是你的妻。”后来,这位美丽的女人第一个死在了西伯利亚。法国姑娘唐狄从巴黎赶到了西伯利亚,与他昔日的情人伊瓦谢夫结婚,并双双死在那里。法国女时装设计师波利娜·盖勃里请求沙皇批准,在西伯利亚的监狱里与男友伊万·安宁科夫完婚,并一直陪伴在那里。

Image

06  在流放者最艰难的时候,妻子们甚至没有责备,而是无怨无悔地走向死亡之地,默默地陪伴着他们。妻子的不离不弃,坚定着丈夫的信念。她们中的幸运者没有死去。最后辞世的达夫多娃说:“诗人们把我们赞颂成女英雄。我们哪是什么女英雄,我们只是去找我们的丈夫罢了……”多么朴实的话语啊!如果一个人有了坚定信念,又得到了坚贞的爱情,他就永远不会被打垮、压垮,即使处在非人境遇,也能顽强地生存。
07  俄罗斯,广袤的土地,严寒的气候,沉默的秉性,笼罩着一种悲情。但追求自由的火种,从来没有泯灭。   近一个世纪后,发生了十月革命。又过了70多年,俄罗斯历史再次转向。历史,近了看,似乎没什么逻辑;但远了看,似乎又循着规律。

Image

08  联想起来,许多夫妻,能在平和的时候相亲相爱,却在危难的时刻劳燕分飞,这样的事情在运动时期并不鲜见,想来颇让人感慨。能在患难时刻,坚守爱情,生死与共,相濡以沫,真的很不容易。无论是信念,还是爱情,经过危难考验,才能看出她的真实,才能显现她的魅力。那些勇敢的贵族和他们坚贞、美丽的妻子的故事,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


Image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873年

131.5×281 cm  现收藏于圣彼得堡俄罗斯博物馆


Image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1844—1930年),俄国现实主义画家,巡回展览画派重要代表人物。出生于丘古耶夫,在彼得堡美术学院学习。1873—1876年他先后到意大利及法国旅行,研究欧洲古典及近代美术艺术。回国后他勤奋作画,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风俗画和肖像画,其作品表现了人民的贫穷苦难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1878年,他加入巡回展览美术协会。代表作品有《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宣传者被捕》《意外归来》《查波罗什人复信土耳其苏丹》及《托尔斯泰》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