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12 13:53:20) ▼
原文地址:薛云峰:快速记忆《辛丑条约》作者:薛云峰 ![[转载]薛云峰:快速记忆《辛丑条约》 [转载]薛云峰:快速记忆《辛丑条约》](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1/12/1211/235762001_2_20211212112556677)
《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清朝与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大日本帝国、俄罗斯帝国(沙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比利时王国、西班牙王国和尼德兰王国(荷兰)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因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 今天老师教大家运用内定位记忆法来快速记忆《辛丑条约》的内容。所谓内定位记忆法,就是用问答题的标题帮助我们记忆答案,使标题与答案之间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具体的做法如下: 1.从标题里选出用来定桩的关键字词,并且尽量将每个关键字转换成形象的事情。 2.对答案里的每条知识点进行理解,提取关键词,方便记忆时以点带面。 3.将知识点中提取的关键词与标题里每一个对应的字进行连结。 《辛丑条约》内容如下: 1.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2.清政府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3.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成立反帝组织。 5.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因为《辛丑条约》中的“条约”二字太通用,又和南京条约冲突,所以我们转换一下。大家都知道《辛丑条约》又被称为《北京议定书》,我们我可以用《北京议定书》来连结记忆。连结如下: 北——2(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北”可以联想到北方,失去了防御力,连北京至大沽的炮台都被拆除了。京——1.(赔偿白银4.5亿两)。京谐音成“金”,赔4.5亿两白银不是简单的事务(45的谐音)。 议——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议与义谐音,方便我们记忆。 定——3.(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定想到划定界限,是不是就记住了。 书——5.(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书想到书记。可以联想成派书记到外务部。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记不住一定有原因,忘不了一定有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