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解春秋战国时期玉器纹饰——龙纹篇

 积祥轩 2021-12-12

敬启者:

未关注积祥轩公众号而谎称粉丝加好友求鉴定古玉者,一经发现直接拉黑!!!
长按此二维码关注积祥轩公众号

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春秋战国时期龙纹的文章,由于各种原因耽搁至今。近日刚刚整理好春秋战国时期馆藏古玉图片,正好发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
作为古玉爱好者,龙的传人,哪能不喜欢收藏带有龙纹的古玉。可是很多人对于古玉上龙纹的了解,还停留在个人的想象之中。这就出现了拿着现代臆造龙纹玉器当作心爱的宝贝珍藏、盘玩的奇怪现象。而在我看来,这就如同清明节哭错了坟
话不多说,先看看春秋时期馆藏古玉龙纹的特征
玉龙形佩、春秋晚期、长11.7厘米 厚0.35厘米、1988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晋卿赵氏墓出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玉料成青白色,间有褐斑,半透明,扁平体。龙首独角、圆眼、上吻向上旋卷。龙体作屈曲状,尾端上翘。龙爪作凤首形,颇尖锐。周边琢成凸弦纹。通体雕隐起的虺纹。脊背顶端钻一穿,以供悬佩。
玉珑、春秋晚期、长14.5厘米 宽5.4厘米 厚0.4厘米、1982年河南省温县西张计春秋盟誓遗址37坎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玉材呈碧绿色,半透明,碾琢得不够光滑。体扁平。工艺比较粗糙。玉珑作蜷曲状。龙首向上回卷,有双角,张口,卷尾下垂。四足作蜷曲状。玉珑表面雕琢三条龙纹∶其一雕琢在头颈间,作蜷曲状;另一较短小,处于尾部,头下尾上;上述两龙间,雕琢一龙共首双身,向左右分歧。这三条龙纹与玉龙的轮廓线皆系阴线纹,它们所夹的空间,皆雕琢阴线勾云纹。就此器造型及纹饰而言,颇为美观。此器出土于东周的州城东北隅外侧西张计的盟誓遗址第37坎内。春秋时晋国韩氏在此举行一种具有制约作用的礼仪时,其参与盟誓者将载书(即书写有誓词的圭形石片)连同这种叫做玉币的祭玉和牺牲一同埋入坎内,以示忠心。
玉佩、春秋晚期、长10.9厘米 宽3厘米 厚0.2厘米、1979年河南省固始县侯古堆1号墓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玉料呈乳白色,偶有褐斑。透明度较大。器表遗留有朱砂痕迹。体扁平。龙身蜷曲,龙首与龙尾均上翘,龙足分别向上下旋转。龙体表面雕琢卧蚕纹。龙体上下共钻八个小孔,以供系佩之用。1979年河南省固始县侯古堆1号墓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玉料呈乳白色,偶有褐斑。透明度较大。器表遗留有朱砂痕迹。体扁平。龙身蜷曲,龙首与龙尾均上翘,龙足分别向上下旋转。龙体表面雕琢卧蚕纹。龙体上下共钻八个小孔,以供系佩之用。
通过对上图的仔细观察,可以看到春秋时期龙纹有如下特征:卷吻、独角短而钝、圆眼或椭圆眼、龙足短而曲。
我个人对战国时期玉器的龙纹情有独钟,战国时期龙纹传承自春秋时期的夔龙纹,但随着治玉工具、工艺的改变,有了很的变化。
玉龙形佩、战国早期、左;长11.5厘米 宽8.7厘米 厚0.6厘米、右;长11.3厘米 宽8.7厘米 厚0.6厘米、1978年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玉料呈青黄色。两件,器形大同小异。龙作俯首张口状,独角,躯体作S状回旋。龙身伸出四足。龙佩周边雕弦纹斜线轮廓周线,两面雕琢平凸虺纹。龙体中腹钻一孔,可供系佩。
战国早期龙纹延续着春秋时期夔龙纹的所有纹饰特征,基本无大的改变。
玉透雕双龙佩、战国早期、长12.9厘米 宽4.9厘米 厚0.3厘米、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玉料呈黄色,有酱黄色的瑕疵。玉质温润,半透明,器表有光泽。体扁平,近横长方形。透雕成对称的两条卷龙形,两龙躯体相接处上方雕变形饕餮纹,表面刻网状三角纹,左右刻双勾云纹。双龙连接处阴雕同心圆三周。两龙的身躯皆作横向的S形,龙首朝上,张口,圆目,独角,曲身,卷尾。龙口内雕琢细密的阴线纹。吻部、独角和龙体表面雕琢阴线勾云纹构成的纹样。龙身边沿刻单阴线。两龙的上吻,咬着与龙身相连接的两条小龙,小龙的龙身亦以阴线勾云纹为装饰。此器造型奇特,雕琢工艺精湛,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玉雕工艺美术品。
虽然战国早期龙纹延续了春秋时期夔龙纹,但工艺上已初见改变,这件战国早期的透雕双龙佩明显使用了“双勾”技法雕琢纹饰。
玉透雕三龙环形饰、战国中期、径6.4厘米、1974年河北省平山县南七汲中山国1号墓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玉料呈黄褐色,半透明。体扁圆,镂雕而成。两面纹饰相同。中央一环,内外边缘雕琢凸弦纹轮廓周线。环的表面刻细密的约索纹。环外雕镂三条姿态相同的龙,皆作顺时针方向爬行状,颇富动态感。龙独角,圆眼,回首,张口,屈身翘尾,前后足作蜷曲状。躯体表面雕琢有鳞甲纹和云纹。此环制作工艺的难度颇大,雕镂琢磨极精,堪称战国玉器一绝。
玉双夔龙纹佩;战国中期;长8.6 厘米 宽 4 厘米 厚 0.3厘米;1957 年河南省信阳县长台关1号墓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玉料呈白色泛黄,偶有褐色斑痕,半透明,有光泽。质地温润,雕琢颇精。扁平体,扇面形。主纹由连体的双夔龙和牛首纹构成。双夔龙相背连尾,躯体蜷曲。夔龙首分别向左右回卷,然后向上昂扬,并以其喙与躯体连接。夔龙冠修长,向外斜伸。夔龙爪拳曲,并与夔龙冠连接。牛首位于凤身下方,以嘴衔夔龙身,面部琢细密的网纹,双角自头顶分向左右,角尖向下弯曲。夔龙爪和牛首的双目皆镂空,可供穿系。玉人以隐起的技法使玉佩表面具有浅浮雕感,并以阴线雕出曲线纹、勾云纹和细小的小方格纹装饰夔龙的颈侧和牛首的脸面,使此器显得分外华丽。
战国中期龙纹开始出现了变化,龙角末端变化最为明显。
玉双龙首玦、战国中期、径3.9厘米、1977年河北省平山县七汲村中山国1号墓出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玉料为黄褐色,半透明,呈环形,有缺口。缺口的两端雕作龙首形,扁圆眼睛,独角,张口。内外周边雕出阴线纹轮廓线。玦的表面雕琢卧蚕纹。背部钻一孔,以便系佩于耳部。
中山国是春秋时期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小国。经过几代中山王的努力,终于在战国时期于中原地区争得一席之地。怎奈重文轻武,后被赵武灵王所灭。中山国玉器较之当时中原地区的楚玉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所流传至今的中山国玉器相比楚玉少之又少。
玉龙纹板 战国晚期长 14.8 厘米 宽 11.3 厘米 1975 年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七汲村中山国6号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黑灰色的墨玉,不透明。扁平体,长方形。画面雕琢四龙纹作对称蟠绕的形象,其构图非常精妙。龙纹皆系隐起雕刻,有浅浮雕的感觉。由于其纹饰具有明鲜的对称性,所以先叙述画面一半的龙纹形象。两条形体较大的龙皆蟠绕作横§形,龙头相向,交叉于龙身屈曲的空裆间。扁圆的龙头上雕出双目,额头雕短密的阴线纹。龙身的边缘篆刻有较粗的隐起边线。它的前后足附立于躯体两旁,足端可见利爪。龙尾两歧并分别向上勾卷。龙的身躯上再雕琢小龙,其躯体与大龙的身躯相重合,只是小龙躯体上的纹饰不同,其一雕约索纹;另一雕鳞甲纹。玉板的另一半图案的构图与上述纹样相同,然龙身的纹饰相反,即对角线上的两龙身躯纹饰一致。这块玉板上的龙纹的设计,颇具匠心,在没有增加画面的空间情况下,龙的数量增加一倍。这种设计给人以一种新颖奇巧的感受。
似蛇的龙纹,在战国时期相对少见,也有学者称其为蟠螭。在这件战国晚期的龙纹玉板上,基本上已经找不到春秋时期夔龙纹的特征了。

玉镂空龙形佩
战国晚期
高11.5厘米 长21 厘米 厚0.9 厘米
1979年安徽省长丰县杨公8号墓出土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玉料呈黄色,有褐色浸斑。半透明,有光泽。体扁平。此器多镂空,两面纹饰相同,其主体为一回首曲身的龙形。龙有独角,张口,多足蜷曲,尾部化作凤首。此凤俯首垂喙,修尾展翼。玉佩周边雕琢弦纹轮廓线,通体饰卧蚕纹,惟凤的翼尾饰骈列的阴线纹。龙的脊背顶端钻一小孔,以供系佩。此器在工艺技巧上采用雕镂兼施手法,造型奇巧,堪称佳作。

龙眼、耳、嘴的变化已经完全有别于夔龙纹。

玉龙形佩、战国晚期、长18 厘米 宽14厘米 厚0.5厘米、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2号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玉料呈碧绿色,质地温润。表面有光泽。两器大小相近,造型大同小异。器身呈S形卷曲,扁平体。龙首张口,尾向右旋,龙足向外屈曲,作爬形状。外轮廓雕弦纹周线。两面皆雕卧蚕纹。中腹顶部钻一孔。另一器龙的前足钻一孔。

看到这件战国晚期的龙形佩是不是有点蒙?感觉与春秋时期、战国早期的龙纹没有区别?我建议仔细观察细节,这样就可以找到原因了。如:龙嘴、眼、角、足、尾的纹饰特点及工艺特征。

玉佩、战国晚期、长11.7厘米 厚0.4厘米、1979年至1980年河南省淮阳县平粮台16号墓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玉料呈白色,有淡青色斑浸。半透明,有光泽。扁平体,龙的躯体作蜷曲状。独角、张口,躯体边缘琢有阴线纹,龙身表面饰阴线云纹。尾端尖细。龙的中腰上缘有齿状突起,稍下钻一孔,以供系佩。

玉透雕双龙佩、战国晚期、长7.8厘米 宽4.5厘米 厚0.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玉料呈白色,有黄色浸斑,主体纹饰为镂雕的相背双龙。龙头较大,独角,圆眼,龙嘴如同鸟喙。龙体呈 S状蜷曲。采用门形装饰将两龙连接成一器。龙身饰细密的网格纹。双龙两侧各雕琢一小蟠虺,蜷身,头部与双龙头部衔接,构成透雕的双龙双虺佩。此器花纹繁复富丽,造型相当奇巧。

以上只是作为对春秋战国时期玉器龙纹的一个简单了解,如若想断代,一定要参照器形、工痕、沁色、玉料等其他鉴定条件。如果以此来作为鉴别真伪条件,对比所要鉴别古玉之龙纹找不同之处,即可知晓!

重申一下:鉴别一件古玉真伪,只要器形、纹饰、玉料、工痕、沁色任何条件之一与真品不符,即可断定为假。如果鉴定为真,那么上述所有条件均应相符,缺一不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