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照片:一百年前赤峰哈达街的世间万象

 捉光凑影 2021-12-12

赤峰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

清代初期,哈达街一带不过是翁牛特右旗牧民的牧场。可是到了康乾时期,随着“借地养民 ”政策的实施,大批来自中原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及京津地区的移民,将这里建成了一座繁华的商业城市。因此哈达街的民俗风情应属于中原文化的复合体。中原农耕文化的基因,在这里得到完整的复制。

哈达街民俗风情最集中的展示区是位于头道街老爷庙市场。老爷庙市场由庙院子、北市场、牌楼下广场三部分组成,当时称作“杂八地”,犹如北京的“天桥”和天津的“三不管”,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鱼龙混杂,热闹非凡。这些昔日的历史影像,是哈达街城市记忆的文化载体。

图片
图片

图片

算卦摊

图片

寿衣铺

图片

卖纸花的摊贩

图片

香烛摊床

图片

卖羊杂碎的摊贩

图片

卖冰糖葫芦的挑贩

图片

卖花生、米花糖的推车小贩

图片

卖粥的挑贩

图片

卖冰糖水的摊贩

图片

卖豆腐脑的挑摊

图片

收废纸的小贩

图片

固定理发摊——俗称“剃头棚”

图片

俗称“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剃头师傅

图片

“锔盆、锔碗、锔大缸”的工匠挑子——俗称“小锢撸子”

图片

卖香烟的孩子

图片

卖油的挑贩

图片

浇菜园子的工具“打吊杆”(桔橰)

图片

染房里的大染缸

图片

热河民谣“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口唱大戏”的锯木工匠

图片

木匠在熬水膘(胶)

图片

钉马掌

图片

唱小戏的艺人

图片

街头武术表演——耍马叉

图片

说快板书的艺人

图片

变戏法的老艺人

图片

杂技顶碗

图片

春节活跃在街头上的古装高跷队

图片

春节老爷庙会上的高跷队和秧歌队

图片

春节街头表演舞狮

图片

迎亲的花轿与鼓乐队

图片

吹糖人的艺人

图片

卖豆腐脑的挑贩

图片

卖凉粉

图片

跑旱船

图片

贩骡马的在看牲畜牙口(牙齿磨损程度)以判定其岁龄

图片

吊炉烧饼

图片

写春联

图片

走街穿巷的郎中(中医) 右手执招牌左手拿“虎撑”(唤铃亦称串铃)

图片

摊煎饼的摊床

图片

磨剪子戗菜刀的匠人

图片

卖茶汤的火壶

图片

蘸羊油烛的作坊 哈达街五中街的地名蜡杨(亦称腊阳),就是由一杨姓蜡烛作坊名称而来。

图片

放风筝

图片

拉洋片

二十世纪是中国服装变革最剧烈的时代,满清和汉族传统服装开始向现代服装转变。中外文化的交流和碰撞,经历百年蜕变,终于融入世纪现代服装的潮流。

图片

图片

清末民初汉族平民妇女装束 束发,圆髻,上身穿右襟立领广袖半大褂,下穿束腿广腰裤,缠脚,仍然保留着清代服饰的某些元素。

图片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也给传统的服饰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由于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以及欧风东渐的波及,青年服饰领时代风气之先,出现了类似中山装一类的新式服饰。但是清代的服饰并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像赤峰这样地处塞外的城市,在服饰上受西方文化冲击较小,青年服饰主体上还是以清代的长袍、马褂和瓜皮帽为主,与清代服饰唯一改变的是头上的长辫子被革除掉了。

图片

民国时期的儿童服饰 民国时期虽然剪掉了辫子,但是服饰中的清代元素仍然保存,儿童着装仍以两侧开叉的汉式长袍为主,外加满式的马甲。发型已出现西式的分头。

图片

民国时期中国传统的少儿发式 儿童大多剃光头,留少量头发束于头顶叫朝天锥,或在后脑部位留发辫称为老毛,或在前额留刘海称百岁等,都以发型寓意吉祥幸福。

图片

民国中期以后,女性的服饰引领社会风气之先,出现了改良型旗袍,讲究曲线美,袍及膝盖以下,突出女性特色,其设计理念已接近现代服装。

图片

民国晚期女学生的中式服饰

哈达街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绝大多数人口来自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北京和天津等地,不同区域文化的碰撞融合,使赤峰的民俗民风带有多元文化的色彩。婚丧嫁娶,衣食住行,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这些并不遥远的生活场景,勾起老哈达街人多少刻骨铭心的记忆。

图片

资料来源《赤峰沧桑》

本文为《风瞬》原创

转载需经作者授权

图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