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人物的命运(三十二)三国演义中的毛玠

 金色年华554 2021-12-12
文章图片1

毛玠(?——216年),字孝先,河南省封丘人。他是东汉末年的名臣,堪称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但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对他的评价和描述大相径庭。在《三国志》中,他是一介文臣,但在《三国演义》中,他却是一个武将。

毛玠本是士族出身,年轻时就成为了当地的县吏,以清正廉洁和奉公守法而著称。因为东汉末年的国家战乱,毛玠本打算投靠南方相对富庶和安定的荆州刘表处。

但是,他在中途的所见所闻,使得毛玠认识到,原来刘表徒有其名,治下混乱,政令不严,百姓凄苦。大失所望之下,毛玠改往鲁阳,后来才投靠了刚刚起势的曹操。

刚投靠了曹操,毛玠就献上了大礼,提出了足以影响三国走势的重大战略举措。据《三国志·魏书·毛玠传》记载:

“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
文章图片2

这项战略动议,经过曹操的仔细斟酌和左右权衡之后,终被接纳。于是,提升他做幕府功曹,相当于今天的秘书长一职吧,由此开始得到了曹操的器重和赏识。

曹操这样评价毛玠:

“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此古所谓国之司直,我之周昌也。”

之后,曹操安排毛玠与崔琰共同主持国家的选官取士。二人相互配合,选官重门第、重清廉、重品德,激起了天下的廉洁为官之风,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朝中的奢糜浮夸之风气。对此,曹操深以为然并亲自前去拜访二人,当面点赞!

随着曹操的一路晋升,作为秘书长的毛玠也一路升迁,改任了尚书仆射。毛玠和曹操的关系,本来还算和谐。但是,千不该万不该,毛玠不该介入曹操的家事当中,尤其是对于继位人选的选择,这是大忌!

在接班人的问题上,曹操犹豫了很长时间都没有下定决心,一直处于观察状态。曹操娶一妻纳两妾,妻丁夫人膝下无子,妾刘氏生下长子曹昂,妾卞氏生下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四子

曹操将长子曹昂一直交由嫡妻丁夫人抚养,变相承认了曹昂嫡长子的身份,立储之心昭然若揭,非常明白无误。可惜!曹昂早亡。据《三国志》记载:

“昂死于穰,丁夫人哭泣无节,操怒而出之,以卞氏为继室”。

嫡妻丁夫人由于曹昂的亡故而言语有亏,德行无状,被曹操废掉,改立卞氏为妻。这样,卞氏所生的四个儿子,就同时成为了曹操的嫡子。其中,曹熊太过年幼,曹彰有勇无谋,于是就剩下了曹丕和曹植两人二选一。

曹植天性聪慧,才思敏捷,他的文学才华无人能及,深得曹操喜爱。但是,曹植的文人气息也非常明显,喜怒行于色,性格乖张,恃才傲物,并不适合承继魏王之位。

这样,作为曹丕,他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了。自古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传承都讲究“立嫡立长”,曹丕一向循规蹈矩,虽然没有太大的能力,可也没有太大的过失。由他继位,似乎已经水到渠成了,崔琰就向曹操谏言:

“《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

毛玠也表态:

“近者袁绍以嫡庶不分,覆宗灭国,废立大事,非所宜闻。”
文章图片3

很明显,崔、毛二人是在支持曹丕继位,是逾越为臣之道。而这点,是曹操的底线,他们显然过界了,但曹操引而不发。

继承人之争的最终结果是曹丕胜出,但崔炎和毛玠二人已经触碰到曹操底线。很快,崔炎被以“莫须有”的罪名下狱并被处死,毛玠已经隐隐感觉到了危机的到来。果然,在别人的诬告之下,曹操大怒并将毛玠抓捕。尽管最终没有斩杀毛玠,但也将他罢职归家,很快就郁郁而终了。

当然,这是《三国志》的记载,《三国演义》中,毛玠就是一个小人物。

文章图片4

他的出场次数和作用并不大,只是在赤壁之战中,作为一员武将,和于禁一起接替了被错杀的蔡瑁、张允,担任了曹操的水军都督而已。

原创作者:文史不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