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公司门市部的故事马守喜 一但上了年纪,陈年往事总时不时地反复出现,家乡经棚的许多人或事总是让我难忘,记忆中的克什克腾旗百货公司大门市又浮现在眼前。 克旗百货公司的前身是1946年成立的太华公司,后改为贸易公司。克旗走出的著名作家张长弓先生在贸易公司工作多年,后来他的许多长篇小说中,都以当时克旗解放前后的商贸工作为背景,如《边城风雪》等。 印象中的克旗百货公司门市部很大,在大食堂的西面,坐北朝南,十几个大窗户显得分外亮堂。里面是几十个柜台,商品归类分组,依次是文具、日用品、烟酒茶糖、各种布匹,各种商品玲琅满目,被誉为克旗的“王府井”。 早年的售货员多是公私合营的中老年人,他们算盘打得好,算账快捷。尤其是在布料柜台,那是非常繁忙的,每逢年节,很多人拿着布票,去挑选自己喜欢的布料,买布人相中自己所需的布料时,只见售货员将布料铺放在柜台上,深黑银星的尺子在布料间腾挪,用手中的白滑石画好标记,锋利的剪刀剪开小口子,捏住小口两端,用力一扯,“呲啦”一声脆响,布已裁好,几番对折后,用包装纸给你包好,送到顾客手中。算盘打响,立即说出几尺几寸,几元几毛钱。后来改成先给你开票,到交款处交钱,发票盖章后,交票取货。 那时,文具用品柜台是中小学生光顾最多的地方,售货员反复帮你挑选,让你买到满意的钢笔、铅笔、圆规及各种作业本。 糖果柜台是奢侈的各种糖果,小孩拿到几分钱可以买到几块糖,有的望着可口的罐头,因价格偏高,一般家庭买不起,有时孩子感冒发烧,家长才买上一瓶,汁清澈甜蜜,孩子们抢着把果汁都喝掉。 色味俱全的各种糕点,吸引着许多顾客的眼球。当你买上几斤糕点,售货员熟练地铺上上几张包装纸,给你摆放的是四面见棱,层次分明,收紧包装纸用纸绳一捆,那叫麻利方便。在糖果糕点柜前,小朋友们的眼神里充满着太多的渴盼与希翼。百货大门市后来大都是年轻漂亮的女售货员,有许多人不想买东西,也到里面转转,一睹售货员的风采,好像去见电影明星一样。 1976年开始在河东建百货大楼,是在老汽车站的位置上,三层大楼,是克旗历史上的首座“高楼”,经营布匹、百货达4500余种。每天人来人往,非常繁华,见证了国营百货公司的飞速发展。 时光如梭,近几年再回经棚,河西百货公司大门市已消逝的无影无踪,河东百货大楼也随之萎缩,那些经销店、各种超市春笋般成长。可经棚百货公司门市部曾经那么吸引着居住在这里及来自农村、牧区老百姓的心,把朴素真挚的乡愁、乡音、乡情演绎。许多人回忆起那时快乐的时光,没有假冒的伪劣产品,价格公平,服务热情,童叟无欺,好想回到那个漂浮在时间长河中简单快乐的日子。我非常怀念那个温润了无数次的梦境。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