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别梦得》 [中唐·柳宗元·七绝]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重别梦得》,这首诗当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 梦得,是诗人柳宗元的同志兼好友刘禹锡的字。805年(永贞元年)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刘禹锡等王叔文政治集团人员分别被贬为远州的司马,后称“二王八司马”。这是“一别”。 十年之后,即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柳宗元和刘禹锡同时奉诏从各自的贬所永州、朗州司马任上回京,但次年三月又因被武元衡等阻扰,再次被贬。柳、刘分别被任为远离朝廷的柳州刺史和连州刺史,一同出京赴任,至衡阳分路。所以说这是“重别”。 柳宗元共作诗三首赠刘禹锡,这是第二首,故题名《重别梦得》。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二十年来历经沧桑患难相同,今天忽然歧路分别各自西东。 岐路:本义,岔路。 “二十年来万事同“,首句这是柳宗元在回顾两人的仕途经历和友谊感情。 二十年来:柳宗元和刘禹锡二人同时中进士,到作此诗时已度过了二十二个春秋。两人同为“永贞革新”的骨干,同志加好友,又一同在宦海沉浮。 “今朝岐路忽西东“,此句是感慨。点题“重别”,尤其是再次被贬,在衡阳分路。悲壮意味浓厚。 首联叙述了光阴飞逝,两人仕途沉浮,二次被贬,又再次伤离别。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