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 | 点亮七盏灯4:谦力灯

 道德经学用 2021-12-12

亲爱的朋友们:

欢迎回到“走进道德经”静心活动。今天,我们将为您分享《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同时,结合静坐的方法,与您共同在宁静中走进经典、走进内心、走进生命。

静坐引领

现在,请您坐好,保持中正,面带微笑。请记得,在静坐的过程中可以用“抱一、柔弱、观照、无为、为雌、无知”的心法来随时觉知自己的状态。

昨天,我们介绍了位于中丹田的第三盏“爱力灯”的相关内容。今天,将继续为您分享点亮“第四盏谦力灯”的心法。

谦力灯:在后颈的大椎穴,呈现绿色的光芒。

这个位置大约在颈部的最下端,与肩线基本齐平,是人体经络交汇、阳气升发的重要枢纽。谦卑的力量极其惊人,能否点亮谦力灯,是一个人转凡入圣的关键点。

其实,说“点亮”只是一种形容,实质是您的功德已经足够多,然后水满而溢了。我们从下丹田的毅力灯开始讲起,到命门穴的定力灯,这都是为了“蓄水”。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您蓄的水还不如漏得快,那什么时候才能满呢?

到了中丹田位置的爱力灯时,就不仅是蓄水了,而是烧水。爱具有强大的热力,当大爱涌动时,您会感到一阵阵暖流从胸口流淌全身,这就是净化的力量。爱,可以将驳杂的能量炼化,让它们成为更精微、更纯粹的力量。就像水往下流,但水蒸气却能到达更高处一样。

生命的运动是螺旋形上升。

就像人类的基因一样,是双螺旋结构。当爱博大到即将突破临界点时,您就需要一股反向的力量来帮您收拢、夯实这股能量。这时,以谦卑为突破口,是最好的选择。

比如,当您帮助了无数人、被无数人需要后,您还能低下头,退到后面,不要这份荣光吗?当您倾尽心力做好事,但还是有人误解您、诋毁您时,您还能虚心领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吗?当大家都来称赞您、敬仰您时,面对鲜花和掌声,您心中还能升起惭愧、敬畏和觉知吗?尤其是,当您做了好事时,您心里能没有一丁点自大的念头吗?

傲慢之心一生,功德漏得可快了。往往一个傲慢的念头,您前面积的功德就全没了。没有功德力,人做什么都不可能成就。

谦卑,就是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谦卑,就是无论处于什么位置,始终有能力清空自己、打碎自己,让自己保持虚空状态,把自己放在学徒位置。这就是大成功、大自在的秘诀所在。

谦卑是一股上下通达的伟大力量。

人和树一样,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越要扎根于黑暗的地底。

想看一个人的德行,不必看他在高处的表现,只要看他如何对待弱者,如何走出低谷,就够了。能不能点亮这盏谦力灯?靠的是厚重的品质,而不是多变的手段。

品质与手段最大的不同是:品质是如如不动的,手段是见风使舵的。所以,手段没有磁场,品质却能征服人心。放下身段,不会使人变得卑微;相反,谦卑反能赢得大家的尊重。

谦卑能将您人生上半场汇聚的能量并归一处,让您看似默默无闻,但实际上,就像起跳之前要蹲下蓄力一样,您正在以强大的力量推开更高层级的生命大门。

谦卑,是能人与圣人的转折点。

能人一般才华过人、成就过人,善于征服别人,放在人群里光芒四射。能人容易积福,但由于谦力不够,福报和功德很难同时累积。因为他一张扬,就像存款提现一样,功德全化为了福报,变成名利,报销了。

而圣人却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大辩若讷,放在人堆里毫不起眼。他只善于征服自己,而不会去与人争斗。在他心中,人生唯一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我”。他的为道之路就是实学、实干、实说、实证,重点就落实在一个“实”字上。所以,他钱包里的现金可能不多,但银行里的存款却富可敌国。真遇到什么事,他有足够的资源可以调动。

其实,能人与圣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谦卑”二字。谦卑是天地的特性,它的背后是抱一、精进和善良。谦卑不但是品质,更是生命的大智慧。当谦卑化为自己之时,便是我们最接近于大道之际!

以上就是关于“第四盏,谦力灯”的内容。明天,我们将继续为您分享点亮第五盏“识力灯”的心法。

原文诵读

勇于敢则杀,

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wù),

孰知其故?

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不言而善应,

不召而自来,

繟(chǎn)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以道为镜

本章中有一句千古名言:“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这八个字永远站在人类文化的最高端!

自然规律简单而宽泛,但任何事物都逃不开这个因果法则。任何人的念思言行都会在宇宙场内留下痕迹,这实质上就是一种信息,会在整个场内辐射,并得到对应的反馈,就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样。同时,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被人体第五能源中心的黑匣子里记录在册,这笔账永远存在,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有人为了躲债,去找大师算命布阵,但只要债主在,躲得了一时,躲不了永远。

我们修行只为两个目的:调和身体,收摄妄心。生命就是一生一灭两股能量的纠缠,心中全是正念,就进入进化状态;心中满是邪念,就进入消亡状态,祸福转化的秘密就在于心念。思维是生命的种子,种子定了,一切都会自动发生。

修行的关键是:要学用一种看不见的生长力量,守住自己心中的善、保持与整体的连接。这就是为道,这就叫“静默造化”。成大事者必有天助,得天助者必有天德。认识生命、走进生命、绽放生命才能对接生命的本源,好运才能不求而自来。

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中有三条规律:

规律一:修行就是练定静的功夫,即遵循规律,不乱折腾。

规律二:道的功能是“平衡”,天道不是别的,而是爱!

规律三:脱离了天道的运动轨迹,也就脱离了天地的护佑。

一个喜欢是非争斗的人最终必然失败,这就是因果律中的“其事好还”。如果有人故意刺激您说:“你敢吗?”那就厚着脸皮告诉他:“我不敢!”假如有人指责您不对,那就谦卑地承认:“谢谢您,我真的不对。”

忍辱不是咬紧牙关,而是以平常心接受事实。这辈子,一切遇到的人和事都是为了帮我们修行圆满。无论何时,始终守住心中的善,保持与整体的连接,这就是守住了道。我们的人生不在别人嘴里,只要让自己总是微笑、总是敬畏、总是感恩、总是清理、总是立德,这就是让命更好的殊胜方法。

快乐农夫

接下来,请您继续保持静坐的状态,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快乐农夫冥想”。冥想是对宇宙下订单,因为“心不唤物,物不至”——内心不渴望的东西,不可能靠近自己。只有在内心种下希望的种子,我们才会向着光明奋力奔跑。

第七十三章的快乐农夫冥想是:

让我看得到、听得到、感觉到、我知道,我是一个“遵循平衡规律去工作、去生活,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的人。

我是无限的爱、无限的光、无限的创造!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把爱传出去!

结束语

全人类需要静心,全世界需要静心!

生命的层次不同,看到的世界就不同。树立伟大无私的愿景目标,就是在优化自己的生命。当我们全然敞开时,最先进来的是光和爱;当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利他,就把自己化为了成功的磁石。当心中有了爱,才知生命尽是天籁;当人们心花绽放,世界业力才会下降。

现在,就让我们燃起心香一炷,共同祈祷:

祖国安平泰!世界安平泰!地球安平泰!万物众生安平泰!

谢谢您,今天的“走进道德经”活动暂时告一段落,我们明晚九点,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