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6——向小墨学习写读书文章

 新用户1478LjBr 2021-12-12


2021.12.12
349/365
周日


今天还是继续小墨的分享。

读书笔记一共有四个层次,我分三天分享完了万能笔记和思维导图这两个层次,剩下的两个层次都是关于输出,也就是写读书文章的。

同样都是读书文章,为什么还要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呢。

中学还都还要分为初中和高中呢,研究生也分为硕士和博士呢,所以,读书文章与读书文章也是有所不同的。

第三个层次的读书文章是从一本书中提炼出一篇文章,第四个层次的读书文章是从多本同类的书中提炼出一篇文章。

准确地说,前者叫读书文章,或者通俗地称作读后感,后者,应该叫做论文。

鉴于论文太过高大上,所以暂且按下不表,所以,今天只分享第三个层次的读书文章,即读后感。

说起读后感,还让我后怕,因为这是上学时的恶梦啊,因为上学时谈作文色变啊。

及至几十年后我再次学习写读后感的今天,我仍然诚惶诚恐。

并且,这一节也是我理解得最不好最没有把握的一节。

为什么呢?因为还涉及到一个最大的痛点,即写作力。

写作能力不够,什么来凑都不行。

那这一节怎么分享?生搬小墨的笔记了,只能。

读后感· 作用


在说读后感的作用之前,先说说为什么要写读后感?

小墨的金句是,没有输出的优秀都是耍流氓。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写不出来,说明书没有读进去。

就像上学时学习一样,知识还是老师的,或者说还给老师了,没有变成自己的。

用大白话说就是,白学了。

放在读书这里,就是白读了,就是读了和没读没有两样。

既然读了,既然读进去了,那么就写出来,通过写出的东西反应读进去了多少。

就像一个优秀的人一样,怎么证明优秀?

如果是一个学者,就要看取得了什么样的学术成就,其有一个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论文,或者说著书立说。

如果是一个商人,就是看赚了多少钱。

换成读书的话,就是读后感的质量决定了书读进去了多少。

其实说到这里,已经在在掰扯读后感的作用了,一句话,其实就是一本书读进去了多少。

用小墨的话怎么说呢, 她说作用一共有两点。

一是结构化复述书的内容,且主次分明。

二是进行深度思考,表达个人的见解。

读后感 · 怎么写


这更是我的难点了,所以,我还是照搬小墨的。

一,清单式。

有哪几点收获,直接12345一项项罗列出来。

二,单点式。

读了这本书,挑最打动人的一点来写,或者最重大的一点收获来写。

三,主题式。

找到一个主题,然后展开。

四,结合时事。

小墨说,读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理解他人,理解世界,理解人性,理解规律。

所以,将书和时事结合起来,互相印证。

小墨一直强调,用自己的话说。

今天的日记的前半部分,我差不多做到了用自己的话说,但后半部分,基本上是照搬的小墨的。

这一课,没学好,不仅仅是写作能力不够的问题,还有没有理解透彻的问题。


The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