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ear Jane的“百科全书”。

 愚人音乐坊 2021-12-12



昨天晚上,我被看完某音乐盛典的观众刷屏了。跟风刷屏的吃瓜群众,就像在快餐店饱餐一顿后,发出“餐饮行业没救了”的感叹一样。华语乐坛一直都有好音乐、也一直在进步,只是缺少了聆听者。而且我这个观点放在香港乐坛或者说粤语歌坛尤为合适。如果你对昨晚的某项榜单感到失望,真的建议你去认真听听今年香港乐坛的年度热门歌曲。

今天给大家介绍,就是目前香港乐坛的“现役”乐队Dear Jane、在2016年的“双12”发行的专辑《101》。这是乐队转投华纳旗下后的第一张全长录音室专辑。说起来,我还沾了卫兰巡演的光,有幸在成都一睹了这支乐队精彩的live现场。那也是我第一次知道Dear Jane的名字,不知道下次再看到他们的现场是什么时候。

Dear Jane的名字还颇有些来历。大家可以回想下去年在短视频平台爆火的老歌《Dear John》,那首歌的歌名有“女方给男方的分手信”之意。所以“Dear Jane”的意思,就是由四个男人一起书写的“无情的情书”。乐队成员包括主唱黄天翱(Tim Wong)、吉他手翁厚梁(Howie Yung)、贝斯手伍汉邦(Jackal Ng)以及鼓手黎俊华(Nice)。乐队还有一位已经离队的吉他手戴乾亨,他是香港著名菲裔音乐人戴乐民(Romeo Diaz,《倩女幽魂》的编曲人)的儿子。


《101》距离Dear Jane的上一张作品,已经间隔了两年(2014《Dear Jane》EP)。面对日渐式微的实体唱片模式,唱片公司也对艺人的每次发片都格外地慎重。从2011年签约华纳唱片之后,Dear Jane一直以EP或单曲的形式向外界分享他们的作品。直到2016年才正式出版这张全长大碟。其中很多都是此前两年已经曝光、并且在现场表演过的单曲。Dear Jane还重新编曲、翻唱了容祖儿的《墙纸》及谢霆锋的《爱后余生》,并且采用Studio Live同期录音的形式,呈现除了“夹Band”最真实的一面。

谢霆锋和容祖儿与Dear Jane都有过合作,早在2002年,乐队吉他手Howie就给谢霆锋写过《呆滞》;而容祖儿前不久的新专辑《薛丁格的猫》也有来自Howie的作品。记得Dear Jane在卫兰巡演成都站担任嘉宾时,还特别说:“我们为成都的朋友带来了一首可以大合唱的歌”,结果是《爱如潮水》……虽然选曲有些让人“哭笑不得”,但是从第一次听到Dear Jane的现场,就能感觉他们对于一些经典作品的二度诠释,有一定水准。


专辑的名字叫做《101》,除了有他们2006年出道专辑《100》的延伸之意外, 还有“百科全书”之意(很多百科及工具书的书名都有101)。这也预示着《101》将是一张听觉感受更为丰富的作品。其实专辑里多数都是“旧歌”,只是这次借《101》为它们找到了正式的“归宿”。早在实体唱片景气的年月,先派台、再出版,也是常见的事儿,只是近些年从单曲派台到专辑出版的时间越来越长。然而这可能也是实体唱片、或专辑存在的意义。

专辑中从未曝光过的新歌《羽毛鳞刺》来自Dear Jane合作密切的作词人林宝。歌名也寓意着Dear Jane从2006年出道已有十年,羽翼日渐锋芒,从当初的羽毛变为鳞刺,可以应变竞争更为激烈的乐坛。讲到这儿不得不称赞一句,Dear Jane的“续航”能力算很不错了,这两年都有非常好的作品出来。

在《羽毛鳞刺》录制的过程中,Dear Jane通过网络收集了来自各地乐迷在现场大声呐喊“Yeah”声音。对于歌迷来说这是一份特殊的礼物,Dear Jane也想让喜欢他们的人有一次真正“融入”他们音乐的机会。


专辑是2016年年底发行,然而Dear Jane一整年都在陆陆续续往外发布新歌。其中“爱情三部曲”《哪里只得我共你》、《只知感觉失了踪》、《经过一些秋与冬》一经发布,就得到广大乐迷的支持。每一首都以单曲的形式在数字音乐平台发表,在香港更是夺得多个音乐平台的冠军。据说当年Dear Jane在Spotify的年度回顾上面,位列最受欢迎歌手Top 5,另外四位是陈奕迅、周杰伦、Justin Bieber、The Chainsmokers。

《101》从封面就能看出是一张很“摇滚”的专辑,如果不告诉你,你甚至会以为是某个欧美新晋乐队的作品。内容上虽然是乐队的“单曲集合”,但是却仍然能给人很好的“整体感”。流行朋克、主流情歌三部曲,以及对经典流行曲的改编致敬,应有尽有。总之,和这两年Dear Jane更为深刻的题材相比,《101》还处在他们热血沸腾的时期,经历了五载秋与冬之后,Dear Jane也如歌中所言,真的“羽毛鳞刺”了。

℗&©愚人音乐坊 202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