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

 少年五十郎 2021-12-12

​此时晚上十点半,一天即将又没有了,真是很恐怖啊。更可怕的是,今年即将又流逝了。盘点一天,浑浑噩噩,什么事情也做不好。

继续阅读《左传》,慢慢地读出点点味道,就穷追不舍地向上攀援。好像自己也生活在那个时期,遇到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人,愚贤,忠奸,美丑,大家像是在漩涡中的鱼,或者叶片。好像在影剧院看历史大片,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他们的音容宛如在眼前。

生活在那个时候真是不幸,生命根本不值钱。一场战争几百几千几万人的生命就完蛋了。就算位高权重的公卿,在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弱肉强食,胜王败寇。死的死,逃的逃,说没就没了,人类历史的前期就是这样残酷。

当然不只是春秋时期,之前的上古三皇五帝,也是在血腥中杀出一条生存发展之路,之后的战国年代,更是乱得眼花缭乱。再后来的历代,也是战乱多,安定繁华少。毕竟生产力低下,物质生产落后,但人的欲望总是那么强大,特别是有能力有权力的人,总希望享受到更多,于是争夺就必然产生,形成剥削集团。不同的利益集团当然会有矛盾,不断激化就会用拳脚用刀剑来解决问题。

看一部古书,最直接的就是看见利益,看见矛盾,看见斗争,象残阳一样的血淋淋的历史呈现在面前,让人不胜唏嘘。也就是在这样的历史中,产生了仁义礼智信,萌芽出中华文明。一部血淋淋的斗争史,一种渊远流长的灿烂文明,两者不可思议地缠绵,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体。

当我们骄傲地显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当我们谈及屈原,贾谊,李白,杜甫,苏轼,陆游,曹雪芹等无数个闪烁着永恒光芒的名字里,我心里总是很沉重,因为他们所写的,并非莺歌燕舞,而是满腹悲怆,为黎民百姓,为母亲之国,个人的小得失仅仅是个引子而矣。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元曲中张养浩的这两句,道出了几千年中国历史残酷的真相。中国历史仿佛就是在兴衰存亡的规律中循环,但无论兴,还是替,苦的永远是老百姓。

现在,我们走在大路上。这条路也是经过几千年来的历史之路的升华,经过血与火的磨难,通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获得。

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和平,和谐,和美的大环境下,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权利和途径。只要不是好逸恶劳,只要不是贪得无厌,凭着自己的辛勤付出,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的劳动者,蛮好。

谁忘记历史,谁就意味着背畔。读史,是为了更好地关照现在。这就是学史的根本意义所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