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飞鸟时代的终结,从白江口之战到壬申之乱——日本简史6

 金色年华554 2021-12-13

日本历史推进到飞鸟时代之后,整个国家社会开始向封建时代过渡:从最开始的圣德太子改革到后来的大化改新都是标志性事件

文章图片1

在大化改新之后,日本向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度迈进了一大步,整个国家从上层统治阶级的政治生活到下层百姓的社会生活,都较之从前有了很大改变

文章图片2

当然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新事物的诞生必然伴随旧事物的衰亡和激烈反抗,当日本社会进入一段前途未卜的新阶段时,这个国家势必要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朝鲜局势

就在日本方面进行轰轰烈烈的大化改新之时,朝鲜半岛上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朝鲜的百济新罗此消彼长,新罗跟百济成为了对立双方

文章图片3

高句丽、新罗和百济

同时中国的高句丽政权依旧强大,并在新罗和百济的矛盾斗争当中一点点渔翁得利,最终联合百济要干掉新罗

本来勉勉强强维持的三国平衡一下子被打破,新罗陷入明显的劣势和即将亡国的危机,万般无奈之下新罗只得向当时中原的大唐王朝进行求助,恳请唐朝中央出兵朝鲜半岛以解新罗危局

当然此时的唐朝正是贞观之治后的强盛时期,本来在前面的隋朝就不遗余力地跟高句丽死磕,结果效果不好。

文章图片4

后来千古一帝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曾御驾亲征,也未能彻底解决高句丽问题和朝鲜半岛问题。现在这个问题抛给了唐高宗李治

文章图片5

唐高宗李治

而这段历史时期整个唐朝的形式咱们是清楚的:一方面太宗朝的文臣猛将尚存几位健在,还没有到青黄不接的程度;另一方面唐高宗又很迫切想要通过建功立业树立自己的威望

所以在诸多考量之下,公元659年唐高宗派大将苏定方领兵13万东征百济,作为配合,新罗方面也出兵5万助战,组成了著名的唐罗联军

文章图片6

再往后就是大唐先后灭百济、高句丽了。毕竟朝鲜半岛也就那么点地方,百济欺负欺负新罗还是可以的,真遇见了认真的唐军那就是另一个维度的战争了

所以在唐军猛攻之下,百济感到了亡国危机的迫近,此时也想学新罗去“找援兵”,想来想去这个时候能帮得上忙的也就剩个日本......



日本与朝鲜半岛

但此时的日本国内形势也不乐观:大化改新之后国内出现了所谓的反革新派,这些人不是保守派,就是在改革当中利益被侵犯了的贵族,总之是改革的阻力。

文章图片7

公元649年,日本在革新政变时举足轻重的大臣苏我仓山田石川因为有叛变的嫌疑而被诛杀全族,这标志着日本的改革派势力日衰。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唐罗联军压迫的百济国向日本天皇发来了求救信,此时日本天皇自身都难保,就算有心也无力,所以日本中央朝廷对此束手无策

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日本此时的做法也算是“坐山观虎斗”,至少在百济跟新罗乃至唐军两败俱伤之前,日本人是不会轻易下本的

文章图片8

当时日本的齐明天皇

更何况当时日本的中央政府已经在革新派和反革新派之间的对抗中折腾的实力大损,此时若再贸然出兵,要是能胜还则罢了,一旦败了,那时损兵折将就能解决的事情吗?失败后带来的政治后果是什么他天皇想过没有?

中国东周春秋时期郑庄公射周桓王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周王室跌下神坛就是因为周桓王贸然出兵郑国,结果被郑庄公手下一愣头青将领咔嚓一箭射中天子肩头,结果周桓王侥幸跌下战车没死,但从此周天子跌下神坛,连名义上号令诸侯都无法实现了,东周天子彻底成为了摆设吉祥物

文章图片9

箭射周桓王

所以最终日本是没有选择出兵朝鲜半岛,这本就是权衡各种利弊之下的结果,但这一不出兵不要紧反倒让中央更糟了,因为百济国本来就是打不过才求救的,现在日本不帮,结局肯定就是百济被灭

公元660年,唐罗联军一举灭了百济国(详见三足其一:朝鲜三国时代之一百济国的起源和发展——朝鲜简史)。

文章图片10

唐罗联军灭百济

百济国的灭亡引起了日本朝堂震动,日本的朝廷不但丧失了在朝鲜半岛仅有的一点威信,在国内也受到了反对派的蔑视和嘲讽,连革新派也有人对此很失望。

公元661年即唐高宗龙朔元年,唐军名将苏定方在灭了百济国之后,又转头北上攻打高句丽,但恰逢大雪酷寒,唐军不得不班师回朝。

文章图片11

但此时刘仁轨上表请示皇帝,表示要继续坚守在百济,高宗允准,下令让唐军驻扎在百济城坚守。后来刘仁轨连夜奇袭,一举攻破真岘城,整个战争形势一片大好

文章图片12

刘仁轨

就在这时,曾经百济国内部发生了问题,主要是百济王室和遗民进行反抗复国运动。所以唐军的孙仁师、刘仁愿以及新罗王金法敏率陆军,刘仁轨率水军,水陆并进,直趋白江口,准备合军直捣固周坚城。

文章图片13

白村江之战地图

此时百济遗臣鬼室福信深知不是对手,于是再次求援于日本天皇朝廷。好了这下天皇可算是有机会“一雪前耻,出口恶气”了。

此前没有出兵导致国内外的议论讽刺挖苦声不断,这次日本中央朝廷为了恢复早就死去的威信,一举解决内外的困局,决定举全国之力出兵朝鲜!一场轰轰烈烈的白江口之战即将上演!



白江口之战

白江口之战,也被称为是白村江之战,是发生于公元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的一次水战,这次战役之所以如此出名主要还是因为交战双方主要是唐军与日本

文章图片14

白江口之战

历史上中国和日本之间共发生过五次规模较大的战争:

  1. 白江口之战(663年8月27日-28日)
  2. 元朝出兵日本战争(1274年-1281年)
  3. 万历朝鲜战争(1592-1598年-)
  4. 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
  5. 抗日战争(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

这五次当中结果是三胜而两败,即元日战争和甲午战争败了,当然元日战争忽必烈败得很亏,因为元朝大军并不是输给了日本人,而是输给了“神风”

这几次战争当中无论胜负,最终日本的本土很少受到波及,即使像忽必烈含恨日本海,也只不过侵扰了日本沿海一带,整个日本本土在古代史的对外战争当中几乎没有收到过外来势力的入侵

文章图片15

所以这也成为了后来近代史日本人那么猖獗那么不可一世的原因之一,当然最后两颗原子弹算是把日本打老实了,从此恭恭敬敬成为了美国人的“好儿子”

在五次中日大规模战争中,白江口之战算是开篇,而且也是相当重要的一场,此战是中日两国作为国家实体进行的第一次交战

文章图片16

白江口之战地图

这次交战主要地点就在白江口(今韩国锦江的入海口),主要战争方式是水战,而且经此一战基本奠定了此后一千余年间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格局。

公元663年,日本方面共集结3.2万人和战船170余艘,声势浩浩荡荡,颇有“一雪前耻”的感觉而当时唐军仅有2万余人,但最终打出了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水战

文章图片17

水战

这一年的8月13日,唐军和新罗军队包围了百济王的周流城,唐军的刘仁轨率水军先行至白江口。但是马上日本水军千余艘随行而至。唐、倭两路水军对峙

随后一声令下,双方水军如离弦之万发弩箭,一时间冲至江中混战成一团。在乱战中,唐军四战四捷,水陆连胜。

文章图片18

唐军虽然在人数和舰船数上少于倭军,但舰船质量上却高出倭军一大截。而且唐军使用的连发火箭对日本的小木船简直就是天克,所以江面上火箭连发,顺风投火,一时间“烟焰涨天,海水皆赤”。

文章图片19

最终唐朝水军将兵力、船舰皆数倍于己的倭国水军打得大败,倭军连船带人尽沉白江口水底。这就是著名的白江口之战!



壬申之乱

此前在大化改新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中大兄皇子就成为了皇太子,而同样有大功的中臣镰足也被赐姓藤原,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藤原氏很快成为了日本最强有力的贵族。

文章图片20

公元662年中大兄皇子临朝称制,并出兵朝鲜,这位皇子可能也感到人生即将步入巅峰:此前的功勋显著,如今的临朝称制,这时只要出兵朝鲜且得胜而归,那么他在日本的声望就能达到顶点

但是,但是,但是,万万没想到此时日本人的对手不是朝鲜人,而是唐军!并且是正生猛雄壮时期的唐军!

文章图片21

白江口一战算是把整个日本给打服了,中大兄皇子的野心被一棍子打醒,虽说后来在公元668年即位为日本天智天皇,但从此这位天皇开始转变对唐态度,开始深度学习唐朝与唐朝建立邦交关系

但学习教训简单,日本中央朝廷失去的威信可就难以补回了,尽管天智天皇即位后实行了一系列休养生息和富国强兵的政策,但此时日本中央政府的威信力已经逐步消退了

公元672年天智天皇去世,其子大友皇子即位为弘文天皇,但此时天智天皇的弟弟大海人皇子则表示不满,与他老哥的儿子(也就是他大侄子)争夺王位

文章图片22

弘文天皇

在日本的飞鸟时代,兄终弟及是皇位继承的传统惯例,但到了天智天皇这里想学习唐朝制度改成嫡子相继制,结果引来了他老弟大海人皇子的不满

本来天智天皇在白江口之战失去威信力,大海人皇子就作为填补获得了民间的支持,拥有相当的政治资本,在他老哥在世还能维持关系,等父死子继小天皇出来之后,这个大老叔可就肆无忌惮了

文章图片23

大海人皇子

天皇皇位继承的问题也就成为了这次日本变乱的导火索公元672年日本爆发内乱,大海人皇子揭起反旗目标直指自己的大侄子大友皇子,史称壬申之乱

壬申之乱的最终结果是大海人皇子取得胜利,这当中有诸多因素,比如大海人皇子得到了地方豪族相助;大友皇子为代表的中央政府朝廷威信扫地不得人心等等等等

文章图片24

壬申之乱地图

最终在大海人胜利后就即位成为日本天武天皇。好在天武天皇即位后继续执行他老哥天智天皇的改革,使得日本刚刚建立起来的中央集权更加巩固。客观上是促进日本进入封建时代的



飞鸟时代的结束

大海人皇子的胜利实质是地方豪族利用群众来反对近江朝廷门阀贵族统治的胜利,而这些大海人皇子的支持者在政治上更偏向于激进派,所以大海人的胜利实际上还是对日本的改革有促进作用的

文章图片25

就在激进派斗争胜利之后,日本近江朝廷被消灭,天武天皇论功行赏。另一方面为了恢复国家秩序,天武天皇继续和深化了他老哥天智天皇的改革

这些改革主要通过设立新的制度来实现,比如新的服制改革、八色之姓、冠位制度等。从客观来看,天武天皇比起天智天皇时期的中央集权是更进一步的

文章图片26

天武天皇之后,日本又经历了持统天皇(女)、文武天皇和元明天皇(女),最终在元明天皇即位没几年后(710年)迁都平城京标志着日本飞鸟时代的结束



小结

日本历史就这样结束了飞鸟时代,随即进入更富传奇性的奈良时代那么奈良时代的日本又将如何发展?奈良时代得名于何?

文章图片27

欢迎持续关注本系列,敬请期待下期精彩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