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势不重价,凡事皆逻辑” 板块重点 周五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思科、微软、苹果领涨道指。银行股多数下跌,抗疫股概念全线走低,科技股涨跌不一,苹果创出历史新高,市值高达2.944万亿,离3万亿美元大关只有一步之遥,中概股集体回血,不过也只是小反弹,长期来看中概股行情不乐观,回国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老美的通胀创了40年新高啊,每次通胀股市就起来,钱印多了嘛,只能流到股市,现在外围市场短期风险是解除了,行情不错,加上我们自己的市场也走独立行情,明天表现大概率会比外围好。 逻辑分享 周末的会议,重点提到了: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我把会议一些内容详细讲解一下,这对我们后续去找新能源的机会有很大帮助啊,所有投资机会都要围绕这几个重点去开展: 碳达峰、碳中和,本质上是环境问题和定价权问题,也就是能源革命的实现手段,是目前打破石油体系的唯一办法,双碳能提升我们国家再发展质量和全球产业链的位置,定价权说白了就是“碳+人民币”,和“美元+石油”是一个东西,只要碳定价绕不开人民币,那么人民币全球化自然而然的完成了。 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认知啊,就是绿色是用钱买不到的,搞碳中和首先就是技术的创新,而技术就是要砸大笔的钱还不一定有回报的,不过,绿色技术在过去几十年里,每十年跨一个台阶,我们只针对光伏产业来说,1990年时候发一度电需要成本100美元,随着技术进步,2000年降到10美元,2010年降到1美元,现在可以降到与传统的煤电价格差不多,10美分左右就可以发一度电,技术进步使我们新能源的成本是不断降低的,还有除了太阳能之外,风电、水电、氢能、低热能还有一些其他新能源,潜力非常大,今后长远发展方向就是多元互补,多元互补的主要形式就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 除了技术问题,还有考核机制问题,一刀切的玩法肯定行不通,会议提到了使用可再生能源是否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经历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使用可再生能源,会折合成标煤计入能源消费总量;第二阶段:对超额完成激励性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地区,超出最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消纳量不纳入该地区年度和五年规划当期能源消费总量考核;第三阶段: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即在方向上延续了对绿电的支持,说的明白一些就是会议前的可再生能源纳入指标里,会议后的不纳入,并且新的技术产生的可再生能源没有指标限制,对于新增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原料用能理论上也不产生二氧化碳,不纳入能耗总量统计范畴,有利上游产能释放,整体降价利好中游发展。 其实整体解释下来还是比较复杂,但围绕的重点就一个字:电,投资上也围绕电的上中下游来开展即可,这个我后面会继续去拆分讲解,让大家更清晰一些! 市场展望 周五指数走得中规中矩,还算不错的,整体而言问题不大,周末出了很多利好消息啊,特别是全面注册制这事,那明天大概率是高开了,券商必然首当其冲,但大家一定要注意,指数面临的是3723强压力位,突破之后4000点也只是一个小目标了,但这两天会议重点提到了“稳”,所以也别指望大涨,但大跌的可能性也不高,如果明天再次冲高可以减减了,等待下一次回调的接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