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4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2021-12-13 | 阅:  转:  |  分享 
  
14.我要的是葫芦【课前解析】《我要的是葫芦》是一则篇幅短小、语言精炼的寓言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只想要葫芦,却对叶子上的蚜虫置之不理,导致
小葫芦都落光了的故事。利用课后题思考种葫芦的人一个葫芦都没得到的原因,促使学生从故事中得到看问题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的道理,很好地
契合本单元“思维方法”主题。关注课题: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以“我要的”葫芦的生长变化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可笑但令人深思的故事。关
注课文:第1自然段描写了葫芦良好的长势,也表现出种葫芦人高兴的心情和对葫芦的喜爱之情。第2至3自然段是故事的发展过程。种葫芦人对叶
子上生了蚜虫一点儿也不在意,眼睛只盯着小葫芦。“有几个虫子怕什么!”“盯着小葫芦”时的心理活动和自言自语表达了对蚜虫的不屑,他的眼
里只有葫芦,没有蚜虫和叶子。他只希望小葫芦能快点长,长得比南瓜还要大才好。邻居的劝告和种葫芦人的不以为然形成对比,预示着最后得不到
葫芦是必然结果。第4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局,讲由于种葫芦人不懂叶子和葫芦是有联系的,任由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到头来小葫芦掉光而一无所
获。关注生字:本课需要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因为生字都是合体字,可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掌握。本课需要书写“棵、谢”等8个生字
,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如“棵、盯、治、怪”都是左窄右宽,“邻”左右基本等宽,左边“令”的第二笔捺变
点,“言”最上面的横要写的长而平正。关注词语:从前、细长、可爱、每天、自言自语、南瓜、邻居、奇怪。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联系上下文理解“自言自语”。【教学目标】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会写“从前、细长”等8
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3.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
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会写“从前、细
长”等8个词语。2.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
葫芦、叶子图形)【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盯、治、怪”4个左窄右宽的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样子,体会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3.学习课文第1、第4自然段,思考葫芦的变化,初步体会植物生
长过程中枝、叶、果实等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聚焦葫芦1.认识“葫芦”。引导观察:看,这是什么?葫芦娃娃和你们打招
呼呢。小朋友们好!我的名字叫葫芦。我的腰细细的,上半身和下半身像两个球连在一起。在我很嫩的时候人们把我当蔬菜食用,我老了以后硬壳可
以当器皿盛东西。出示课件2: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则跟葫芦有关的故事。板书课题:(板书:14我要的是葫芦)指导读音
:“芦”这个字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单独念的时候,或者词语由它带头时,应该读第二声,比如“芦苇、芦笋、芦荟”。出示课件3:根据反
馈指导后再读课题。(设计意图: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见到葫芦,通过出示葫芦图可以让学生见识一下,从而加深学生印象。)二、初读课文,认
读生字1.读课文,找生字提出自读要求: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个故事,并在文中圈出本课生字。2.认读生字(1)出示生字,
指名拼读。出示课件4:(2)全班齐读。(3)以开火车的方式认读无音节生字。并请学生观察,交流识字的好方法。出示课件5:图片联想识
字:藤出示课件6:联系语境识字:谢谢出示课件7:和熟字比较:寒-赛出示课件8:3.指导读词:这些生字同学们都会认了,现在这些
字都找到了它的朋友变成了词语,同学们还会读吗?出示课件9:三、再读课文,梳理因果1.文中两幅插图作比较,发现不同。预设:(1)那个
人的表情、动作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叶子绿绿的,一是叶子枯黄的,有的叶子有小孔。(3
)葫芦所在的位置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2.根据发现,确定两幅插图分别对应哪个自然段。出示课件10:3.学习第一自然段
。(1)第一句中“一颗葫芦”和题目中的“葫芦”意思一样吗?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并结合板书贴纸观察,明白“一颗葫芦”包括:葫芦藤、葫芦
叶、葫芦花、小葫芦;题目中“葫芦”只指小葫芦。出示课件11:(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探究“葫芦”所代表的意义不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葫芦
的生长过程。)(2)感受葫芦的生长顺序:①思考:这棵葫芦长得怎么样?重复读:细长的葫芦藤长满了叶子,开出了几多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
,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板书:长满了绿叶)②理解“谢、挂”在文中的意思。③指导有感情朗读句子: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体会种葫芦人对小
葫芦的喜爱、满意之情。出示课件12:(3)感受种葫芦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关注种葫芦人的行为,抓住关键词“每天、看几次”,指导重音朗
读,体会种葫芦人内心的喜爱与渴望。出示课件13:4.学习第4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本自然段,同桌交流小葫芦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
:变黄都落了)出示课件14:(2)出示蚜虫图片,感受蚜虫的危害。出示课件15:(3)出示一组句子,比较发现,感受表达的生动。出示课
件16:①学生读一读,哪一句要好一些?为什么?品读体会,第三句更好,它写出了葫芦的变化。葫芦不是一下子同时落下来的,首先是蚜虫变多
后,叶子被虫蛀且变黄了,然后无法输送营养给小葫芦,小葫芦也变黄了,最后葫芦才是一个一个落下的。朗读时要把节奏放慢,声音放轻些。②指
导重音朗读,抓住“慢慢地、一个一个”,感受蚜虫、叶子、小葫芦三者之间的联系。四、巩固基础,规范书写1.出示生字。棵、盯、治、怪出
示课件17:2.指导书写左窄右宽的四个字。“棵”。通过学生观察,发现和树木有关。“果”字的撇捺要舒展。注意左右穿插。(板书:棵
)“盯”。通过猜字谜“有眼不见灯火”出示“盯”并观察发现和眼睛有关。“丁”的横要拉长,竖钩收笔位置靠近竖中线。(板书:盯)“治”。
注意第四笔撇折的折点在田字格的中心左侧。(板书:治)“怪”。通过学生前几个字的教学很快发现和心情有关。“又”的撇捺要舒展。(板书:
怪)3.老师范写,学生描红、练写。展示学生写的字,讲评。板书设计:我要的是葫芦棵盯治怪长满了绿叶---变黄都落了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会写“谢、想、言、邻”4个字。2.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3.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
对比插图,联系上下文,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设疑观察,导入新课1.观察葫芦的叶子、花朵、小葫芦,用
短语()的叶子、()的花朵、()的小葫芦说一说。(边说边贴叶子、花朵、小葫芦)(设计意图:学生可以通过轻松的学习氛围学习短语
,积累语言,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写的清楚、具体的方法。)2.导入新课。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最后却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一个葫芦也没
得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个关于葫芦的故事。二、紧盯“葫芦”,探索联系1.默读第2、3自然段。出示课件19:2.梳理课文第2自
然段。(1)启发思考:那个人看到叶子上的蚜虫,心里想什么?出示课件20:(板书:长了蚜虫)预设: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
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教师指出这是对种葫芦的人看到蚜虫时的心理描写。这个人一心只想着小葫芦,至于叶子上的虫子他毫不在意。(2
)指导朗读一组句子。体会种葫芦人满不在乎的心理。出示课件21:①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两个句子语气的异同。②交流发现这两个句子意思是相
同的。不同的是第一个句子是感叹句,表达的语气更强烈一些。(3)学生汇报“怎么做的”和“怎么说的”。预设: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
“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出示课件22:①出示图片,请学生观察插图中人物的神情、动作。思考“盯”能不
能换成“看”?出示课件23:教师明确“盯”指集中注意力看,突出了那个人对小葫芦的重视程度,表示种葫芦的人眼里只有小葫芦。比“看”
表示的程度更深。②理解“自言自语”的意思,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教师指导抓住反复的语言“快长啊,快长啊!”,指导学生读出种葫芦的人自
言自语的语气和热切期盼葫芦快快长大的心情。“快长啊,快长啊!”在语调上可以逐渐上扬。“呢”表示确定,表现出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长势充
满期待。3.学习第3自然段。(1)指导朗读邻居的话。朗读时,“别光盯着、快治一治吧”重读,表现出邻居着急的心理。出示课件24:(2
)思考种葫芦的人听到邻居的劝告的感受与做法。预设: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出示课件25:①学生自由朗读,体会种葫芦的
人的语气并思考“叶子上的虫还用治?”的意思是什么?预设:叶子上的虫不用治。②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同桌讨论交流。预设:第一句是
反问句,第二句是陈述句;第一句所表达的语气比第二句更为强烈。(板书: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反问句)出示课件26:(2)学生交流怎么读好
这个人的话呢?教师引导问句语调上扬,一句强过一句,第二句要一字一词地强调,尤其是“葫芦”二字要重读。(3)分角色表演第2、3自然段
。出示课件27:(4)小组讨论他想得对不对?叶子上的虫到底要不要治?预设:他的想法不对,叶子上的虫子不治,就会越来越多,这样叶子就
会被虫子吃光,葫芦就吸收不到营养,会慢慢掉落。①补充资料:葫芦变黄掉落的原因。出示课件28:②通过探究学生发现葫芦和叶子有不可
分割的联系,由此感悟看问题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三、巩固基础,规范书写1.出示生字“谢、想、言、邻”。出示课件29:2.指导书写:
“谢”。中间“身”居中,较瘦长,下面的撇上端不出头,且要穿插到左边。“寸”的横笔写在横中线上,左中右大致等宽。(板书:谢)出示
课件30:“想”。用“心”想。书写这个字的时候“木”末笔捺变点,“心”略扁。(板书:想)“言”。呈倒梯形,第一横要写得长,下面两横
要写得短,三横之间等距。(板书:言)出示课件31:“邻”。通过猜字谜“右耳听口令”出示“邻”。“令”的第二笔捺改点,“阝”的第一
笔横折弯钩一笔写成,写得大一些。(板书:邻)出示课件32:3.学生自行练习并组词。四、拓展续写练习:“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下了葫芦…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一想第二年种葫芦人又种了一棵葫芦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小组交流汇报故事。出示课件33:预设:第二年,那个人
又种下了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又长满了叶子,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有一天,他发现叶子上爬着几只蚜虫,他
想起去年犯过的错误,即使喷洒了杀虫剂,后来,小葫芦又慢慢长大了,一个个都长得比南瓜还大呢!五、作业布置根据课上所学内容,尝试将这
个故事分享给你的家人和好伙伴。板书设计:我要的是葫芦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反问句)长满了绿叶长了蚜虫变黄都落了(相互联系)想
谢言邻【教学反思】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重视感悟和体验。因此,教学中我透过品读、评读
、个人读、分主角读、齐读、选取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让孩子们养成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惯,从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潜力,最后,我让学生续写这个故事,这样不仅仅促进学生了解种葫芦的人错在哪个地方,也进一步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另外,这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诸如寓言故事之类的文体,可能有点陌生,在理解寓意上有一定难度,在整个授课中我虽然是以读为主,在读中领悟课文的思想内涵,但始终还是牵着学生走,没有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这也是今后课堂需要注意的地方。
献花(0)
+1
(本文系迪迦奥特曼z...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