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公祭日】希汝等勿忘国难,努力学习,强我中华

 一起成长一起学 2021-12-13
余奉命出川参加抗日战争,将奔赴前线,希汝等勿忘国难,努力学习,强我中华。

——傅常先生《与妻书》



图片

图为 傅常先生



傅常(1887--1947),字真吾,四川潼南县人,晚清秀才。傅先生与南怀瑾先生为道友,深得禅密精髓,曾共同协助袁焕仙先生创办“维摩精舍”。

傅先生早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参与组织蜀军;抗日战争中,率军出川,任第七战区长官部参谋长,参加了南京保卫战。

时值“国家公祭日”,即南京大屠杀83周年纪念日,特转《川军名将傅常》一文,及南怀瑾先生的相关叙述,以飨读者。

图片

川军名将傅常:
出川前夜悄留“与妻书”
原载《天府早报》

图片


昨日,一件特殊展品在成都人民公园首次对外公开展览。抗日名将傅常曾用过的灯柜,上面刻有出川抗战前夜他悄悄留给妻子的“遗书”。目前,该灯柜已被评为国家一级抗战文物。

“余奉命出川参加抗日战争,将奔赴前线,希汝等勿忘国难,努力学习,强我中华。”这是一段传了三代人、在一个灯柜上镌刻的字句;也是抗战时期第七战区长官部中将参谋长傅常,在1937年临上前线前悄悄留给夫人的“便条”。

朱红色的灯柜距今已有80年历史,台面上镌刻的是整封信的内容,而正前方则刻了“勿忘国难,努力学习,强我中华”12个大字。

图片


傅常之孙傅尧称,灯柜已经传了三代。由于当时通讯不发达,奶奶等了很长一段时间不见爷爷归来,以为他已遇难,便将他留下的亲笔字迹刻在了灯柜上,以示纪念。“其实后来我们从字句中可以看出,这封简短的信更像是爷爷留下的遗书,他是抱着为国捐躯的心去的。”傅尧说。

在傅尧的记忆中,爷爷在1937年南京保卫战光华门战斗中的经历是父亲经常向自己提起的。

光华门战斗中,傅常率川军三一八旅击退日军步兵3000人。“当时由于我军武器不足,爷爷就下令肉搏,到后来,战士的尸体堆得与城墙一样高。”“现在有不少博物馆都希望收藏这个灯柜,有的还出高价购买,但我和家人一直没同意。”傅尧认为,这个灯柜也是国家的财富,表现了当时出川抗日将士的威武不屈。


傅常(1887—1947),字真吾,1908年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在校接受了反清革命思潮,加入同盟会。护国军兴起时,他同蔡锷、熊克武等进军四川,在四川招讨军中任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傅常任第七战区长官部参谋长(司令长官刘湘)。1947年病逝于成都。

图片



 南怀瑾先生相关叙述 

既会心于禅、密、道、法之余,复核对藏密移译法本,于其文辞梗隔,义理阻滞,深引为憾。时前辈同参,潼南傅真吾、华阳谢子厚,皆深入藏密之室,且得密乘诸教之精髓者,感同此见,乃促余肩荷整理藏密法本之责。傅谢二公,并尽出其历年搜集密本,付予审编。

——《中国文化泛言》

我在峨眉山大坪寺闭关的时期,……有一天,当家师父特别来对我说:林(森)主席在洪椿坪,听说这里有你这样一个人在闭关,他很想上山找你谈禅。我听了便说:这一定是傅常(真吾)先生漏了嘴,他上山来看我以后,下山便经过洪椿坪,可能因此被林主席知道了。大坪寺的山路太险,绝对不可以要主席上山找我这个闲人。当家师父说:洪椿坪的当家师父说,主席喜欢吃素、写字、静坐,公事很少。有时候有空,还帮忙小和尚擦香炉。小和尚说主席擦的香炉都发亮,比谁都擦得好。我便对当家师说:你们不知道,林主席多年来只是单身一人,并无家眷,而且他还是修白骨禅观的行者呢!当家师听了大为诧异。过了几天,我便接到傅真吾先生的信,说是由参军长吕超先生的转告,他想上山和我谈禅。傅真吾认为不如我破例去一次洪椿坪看他,免得山上路险,怕发生意外。因此,托当家师与洪椿坪方面连络,特别约定时间去看他。

——《话说中庸》

 南怀瑾先生和傅先生诗
秋日四律步傅真吾先生原韵
之一
漏夜浸寒不畏霜
临流看月泛溪长
迎人处处皆通路
卓杖山山是故乡
陶令情囚三径菊
枯禅念系几茎香
分明亘古闲田地
何事敲空问断常
之二
云作锦屏雨作花
天饶豪富到僧家
住山自有安心药
问道人无泛海槎
月下听经来虎豹
庵前伴坐侍桑麻
渴时或饮人间水
但汲清江不煮茶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