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湾先贤集

 love趣味对联 2021-12-13
台湾先贤集总目录
第一册
 一、 延平二王遗集(郑成功、郑 经撰)
  附录:郑成功传(匪 石撰)
 二、 台湾诗钞
 三、 赤崁集(孙元衡撰)
第二册
 四、 使署闲情(六十七撰)
 五、 北郭园诗钞(郑用锡撰)
 六、 半嵩集简编(章 甫撰)
 七、 中复堂选集(姚 莹撰)
 八、 陶村诗稿(陈肇兴撰)
第三册
 九、 海音诗(刘家谋撰)
 十、 台湾杂咏合刻(王凯泰、马清枢、何 澂撰)
 十一、 潜园琴余草简编(林占梅撰)
 十二、 后苏龛合集(施士洁撰)
第四册
 十三、 六亭文选(郑兼才撰)
 十四、 沈文肃公政书(沈葆祯撰)
第五册
 十五、 得一山房集(唐懋功、唐景嵩撰)
第六册
 十六、 刘状肃公集(刘铭传撰)
 十七、 岭云海日楼诗钞(邱逢甲撰)
第七册
 十八、 沧海遗民誊稿(王 松撰)
 十九、 无闷草堂诗存(林朝嵩撰)
 二十、 洪弃生先生诗文选集(洪弃生撰)
第八册
 二十一、 连雅堂先生集(连 横撰)

台湾先贤集序
本局承命中央,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印行台湾先贤集,并加强出版中华民国国学丛书。中华民国国学丛书现已发行三十余种,余正陆续刊印,已别有说,此不具。台湾先贤集经慎重选定;首曰郑成功与子经之「延平二王遗集」,以次为诸家之「台湾诗钞」,孙元衡之「赤崁集」、六十七之「使署闲情」、郑用锡之「北郭园诗钞」、章甫之「半嵩集简编」、姚莹之「中复堂选集」、陈肇兴之「陶村诗稿」、刘家谋之「海音诗」、王凯泰、马清枢、何澂之「台湾杂咏合刻」、林占梅之「潜园琴余草简编」、施士洁之「后苏龛合集」、郑兼才之「六亭文选」、沈葆祯之「沈文肃公政书」、唐懋功、唐景嵩之「得一山房集」、刘铭传之「刘状肃公集」、邱逢甲之「岭云海日楼诗钞」、王松之「沧海遗民誊稿」、林朝嵩之「无闷草堂诗存」、洪弃生之「洪弃生先生诗文选集」,而殿以连横之「连雅堂先生集」。都二十一种。
清自世祖入关,四海以次底定,独延平郡王郑成功,以金厦两岛惟根本,撑住闽南。清人倾全力以图之。王所恃惟忠纯一德,遂令群情感奋,豪杰慕义,以一隅而抗全国,与清人构难历十七年,金厦俨然战国有齐之即墨也。王复进取台湾,重奠根本,以为生聚教训,相机规复之资。卒复王父芝龙时旧物,使台湾重隶我版图,尤以三百年后之今日,台湾不啻自由世界之海上长城,全球安危与共,则亦王之始料所未及者也。旧说我国界「东尽海表」,遂扩而至于大海以东。方当亲御水陆之师,更拓南疆,拯华侨于危溺,不幸一病莫兴,上距王有台湾之始,未五月焉,年三十有九耳。使天假之年,吾王益奋神武,递海而南,不知尚有几台湾也。王实手创海上王国,而自金厦典兵,文移悉称「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明知故君无一幸存,始终以遗臣自居,以至子若孙无改,延明正朔于海东孤郡者近四十年,奇节异烈,亘古所为有也,尤以清人持王父以挟王,顾王自以非可挟之人,益励不贰之节,实亦处人伦之至艰,而卒缟素复仇,结忠孝之局,诵王诀父书辞,真堪掷地作金石响者也。昔人谓王为豪杰而亦忠孝圣贤,三代以下稀有人物,皆哉其言之也。按王文武兼资,幼习举子业,塾师以「洒扫应对进退」为题,命作制艺之文,王于结语云:「汤武之征诛,一洒扫也;尧舜之揖让,一应对进退也。」足征王之天纵异禀,自幼年之时,已见吐属之非凡也。今欲汇印台湾先贤集,无论于意义价值,于年次先后,皆当以「延平二王遗集」首列,庶几为一编之重镇,昭万世之光芒,亦犹太史公于史记,世家首吴太伯、列传首伯夷,取其能让能洁,千古所难能也。
昔谢山全氏以为沈太朴光文,先郑成功而絜家漂泊至台湾。所著诗赋与花木杂记,后之志台湾者,皆取资焉,海东文献,推为初祖云云。自是厥后,作者浸多,至清末弃台之际,雅堂连先生崛起,遂以集大成,而臻极盛,然则自沉至连,三百年间,非所谓必世后仁者耶?
连先生天才横溢,于学吴所不窥,不幸身遭桑海奇变,悲愤抑郁,一宣于著述,而自谓:「卷怀家国,凭吊河山,虽多回肠荡气之辞,绝无道困言贫之语;故十年中未尝有忧,未尝有病,岂天之独厚于余?盖余之能全于天也。」夫以先生当时处境,可谓百感万劳,旁午交错,有非寻常所堪忍受者,顾独有以自全于天,固禀赋之卓殊,盖亦自任之重,而不敢不有以自勉也。遂竭十年之力,成台湾通史三十六卷,考定核实,繁简得宜,叙事善于位置,义例文章,相彰并美,其于先民缔造之迹,吾土沦没之痛,尤三复咏叹,而不能自己,以为国可灭,而史不可灭,但令文化长存,虽失土一时,而中兴中可期也。他如诗古文词皆卓然大家。诗各体具备,五古高逸澹远,七古纵横驰骤,均于太白为近。五律多悲凉激壮之语,似又深得力于少陵。七言律绝,风格逎上,气象闳放,俨然盛世元音,直摩杜工之垒。先生所为各体文皆高古雄峻,精义入神,与桐城文派之规规于章法义法,因以流于空洞无物者,大异其趣。乃至笔记短章之属,纵笔所如,罔不迥异凡近。时或目送手挥,恢奇叔诡,其别有怀抱处,往往可窥而不可窥,文​​章能事至矣尽矣!彼苍殆欲昌明文教于此荒远之区,特自延平开殿于末,非止年次之当然,实亦天造地设,成是奇景,意义非等闲也。
台湾先贤集著述之足垂不朽也,非止此数,以时间迫促,先以二十一种汇印,以应今年庆典之需,本局尚当续为之。
台湾著述,日据时期,臻于极盛,盖吾胞深知短时欲除沦没之痛,万无可能,无已,则竞相扢扬风雅,隐系民族精神于字里行间,义烈英概,往往足以动天地而泣鬼神,今不独旧物光复,河山无恙,抑且文化教育,盛况空前,伫看卓异奇杰之士,连类兴起,浩劫胡底?有识心忧,挽救之任,似非吾人莫属,世人刮目相看,为期当不在远,举世安危,操之在我,吾元昭示,理有固然,是则读是编者,尤当三复留意者也。
本书部份底本,承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以影本见惠,余就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刊本、及私家藏书,重排付印,谨此致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