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目前野钓的环境来说,能够爆护的河流已经少之又少,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还是钓鱼人的耳朵太过灵敏,当某个钓点或者水域出鱼比较好的时候,钓鱼人总是一窝蜂的集体扎堆,而且是连续做钓,久而久之,钓点也就钓废了,鱼也慢慢变少了 聚集做钓 对于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多刚发现钓点钓友就不得不再次寻找钓点,那么在新的钓点我们该如何判断出这里有没有鱼?值不值得我们下竿做钓呢? 我相信有很多钓友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千辛万苦下寻求一个钓点,然后就准备大干一场,满脑子期待着爆护的场景,但是在实际的做钓却发现鱼口不好,最后悻悻而归,由此可见,在新的环境如果能够判断出钓点是否有鱼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判断钓点是否有鱼呢?今天就来和钓友们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做钓经验,如何合理利用一看,二听,三询问来寻找鱼窝 一看:目光所及之处寻求答案很多钓友都喜欢花费时间去寻找钓点,那么如何通过“看”来直观的判断呢?如果时间在往前推一点,确实我们可以通过看直观的看出是否有鱼,那就是鲤鱼甩籽,鲫鱼跳水等现象来判断,而到了现在,这种现象已经慢慢减少,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通过看来判断呢? 一:看水质颜色 对于很多钓友做钓来说,水质是很多钓友选择做钓的标准,毕竟大部分的钓友还是希望把鱼带走。但是水质的好坏和鱼的生存也有一定的关系,不能说水质好就一定能上鱼 谚语说:水至清则无鱼,也就是水太清是不适合鱼类生存的,因为水中没有足够的营养物质来给鱼类供给,即时有鱼,一般来说鱼也是长不大的 水质的好坏通常也可以通过水体的颜色来判断,这也是我们判断钓点是否有鱼的一个标准,通常有鱼的水质颜色通常表现为泛黄色或者偏绿色,为什么这么说呢? 1:我们都知道大部分鱼类都属于底栖鱼类,通常会在水底觅食,对于在水底觅食必然会通过拱起泥土来寻找食物,这种觅食特性以鲤鱼最为代表性,通过觅食水底泥土中的食物来维持自身的能量需求,所以这样有鱼的水质颜色大多为浑浊状 2:如果水质颜色过于清澈,也就是说明水中的微生物太少,这样的水质是很难养鱼的,这和我们养鱼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一直用清水养,虽然可以保证它的存活,但需要投放饵料进行喂食,如果在野外环境下如果没有外界因素,这种水质是很难存活鱼的 清水 3:还有就是水质太清的话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我们都知道鱼是一个喜欢躲藏的,这是鱼的天性,如果太清澈,它们无处躲藏,久而久之便会自我淘汰或者被人捕走 当然出了看水质颜色,我们也可以看水中的气泡,但是气泡又分两种情况:鱼泡和沼泽气泡,这两种气泡一定要分清楚,不然很容易让我们产生错误的判断 二:如何通过气泡判断钓点是否有鱼呢? 1:鱼泡 对于鱼泡来说,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鱼泡是通过鱼嘴的张合而产生的,真正的鱼泡是到了水面可以持续一段时间在破裂,这也是很多钓鱼人经常会用到的技能,以鲤鱼泡最为突出 鱼泡 2:非鱼泡 对于很多钓友在做点时都会将泡统一规划为鱼泡,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在野外环境,产生气泡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以水底腐败植物而产生的气泡为主,对于这种假鱼泡通常表现为:到水面就炸裂,没有停留时间,这是因为这种泡没有像鱼泡那样本身有黏液,可以短暂性的维持时间,所以到水面就要因为压力不同导致破裂 三:看水草和岸边做钓环境 对于做钓水草区域,我们可以看水草本身有没有动作,也就是鱼吃水草的动作,如果有说明此处是有鱼的,可以下竿,其次我们也可以通过看岸边的做钓环境来判断,看钓点附近是否有别人做钓的痕迹,而且根据做钓痕迹的新老程度来判断,如果一个钓点长期处于光滑的状态说明这个地方经常有人做钓,既然经常做钓说明肯定有鱼,如果发现钓点已经开始长出新草,说明这个钓点已经被废弃,可能是因为无鱼而导致的舍弃,这个时候就要谨慎下竿 小结:新环境通过看可以直观的判断出这个钓点是否有鱼,然后在谈做钓 二听:鱼的声音有迹可循对于听,很多钓友都可能不太明白,听能听出钓点是否有鱼?其实不然,听也是讲究方法的,因为鱼发出的声音也是有迹可循的 1:听鱼泛水的声音 对于野外环境下,很多鱼都喜欢到表面游荡,当然也会出现泛水的迹象,通常泛水也会伴随声音的发出和波纹的产生,我们可以站在钓点附近,然后仔细听,看是否有泛水的声音,如果有而且频繁,说明此处钓点有鱼 2:听鱼吃草的声音 对于有水草的水域,通常鲫鱼会出现吃草的行为,这种吃草的行为也会伴随声音的发出,一般来说我们听到的声音是“叭叭”的声音,如果我们静悄悄过去,甚至可以看到鲫鱼在水草下的身影 3:听鱼炸水的声音 对于这种声音,玩路亚的钓友一定不陌生,而且是路亚人最喜欢听到的,通常这种声音的产生多是因为鱼跃出水面后在落水而产生的声音,路亚高手甚至可以从炸水的声音就可以判断出鱼个体的大小,如果听到水面有炸水的声音,说明此处钓点也是有鱼的 小结:野外环境复杂多变,声音更是五花八门,我们应该抓住重点,聆听鱼的声音来判断,这样才能更好的判断钓点是否有鱼 三询问:最简单直接的判断之法对于询问,很多钓友都会碍于面子不去询问,当然也避免不了别人不说的情况,但是我觉得只要你去询问,基本上只要是钓友,都会说出一些可推断的依据:鱼口怎么样?、最近的出鱼率怎么样?、哪个方位的钓点比较好等 对于询问时我们一定要询问其重点,比如:做钓河段的鱼的密度、鱼的个体大小,主要种类等,其次我们还可以看是否有钓友做钓,询问水的深度,水底的复杂情况等,我们只有全方位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判断出这个钓点是否有鱼 总结一下对于新环境,我们一定不要着急下竿,因为在不确定钓点是否有鱼的情况,我们最好通过一看,二听,三询问的方法来判断,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还可以间接的影响我们的鱼货,水中有没有不能因为短时间的无口就可以推断的,只有熟知这三个基本技能,我们才能更好的判断钓点是否有鱼 我是野钓手小孟,一个专注于野钓的钓鱼人,如果你也喜欢野钓,可以关注,评论转发 以上为本人在新环境做钓经常使用的三个基本技巧,如果差异,欢迎提出,以做改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