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续文74:王熙凤入狱,见到巧姐与板儿成亲后,一死了之

 小涵读书 2021-12-13

红楼梦续文74:

  


王熙凤入狱,刘姥姥偷偷带着板儿和巧姐与她相见,并当场拜堂成亲,大家离开后,王熙凤选择一死了之。

(本文创作逻辑:贾府被抄家后,宝玉、王熙凤等人入狱。刘姥姥等人救出巧姐,在贾芸、林红玉的帮助下,与王熙凤在狱神庙相见。

01

人生无常,王熙凤站在狱神庙里,看着神像,心中百般滋味,眼泪忍不住的往下流。

没有入狱之前,她只相信权力和实力,不信奉鬼神,甚至是不相信报应。

秦可卿出殡期间,她入住馒头庵,静虚老尼求她帮助打官司,为了贪占三千两银子的报酬,她大言不惭地说过: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红楼梦》第15回

  


但是现在沉沦到人生最底层,尤其是想到女儿巧姐,她唯有祈祷神灵,才能获得些许安慰。

“刘姥姥,巧姐救出来了吗?……”

“娘……”一声哭声响起,声音真真切切从身后传来。

王熙凤转回身,看到了刘姥姥拉着两个人站在身后。仔细再看,一个是乡下的小伙子,一个正是自己日夜牵挂的女儿巧姐。

母女劫后相见,抱在一起,哭成一团。

02

忍住哭声,王熙凤细细打量巧姐,仍然是以前的旧模样,看来在烟花巷内,巧姐还没有被侮辱,想起刘姥姥最初给女儿起名字时说过,起了巧姐之名后,可以逢凶化吉,心中更加感激刘姥姥。

就在她准备给刘姥姥磕头时,后面又转出了林红玉和贾芸两个人。

  


两人见了王熙凤,一齐给她下跪。

刘姥姥劝住大家,讲起救巧姐的经历。

贾芸是西廊下五嫂的儿子,后来求王熙凤给了一个种树种草的工作;在此期间,结识了给王熙凤当丫环的林红玉,贾府败落之后,林红玉在父母的帮助下,顺利地嫁给了贾芸。

滴水之恩报以涌泉。两人都是仁慈之人,都受过王熙凤的恩惠,所以巧姐被卖进烟花巷之后,两人非常着急。为了营救巧姐,他们找到醉鬼倪二。

倪二绰号醉金刚。虽是一个“专放重利债,在赌博场吃闲钱,志管打降吃酒”的市井泼皮,却颇有义侠之名。贾芸当初为了“官说”王熙凤,慷慨的将刚刚收来的银子借给贾芸。现在听说要救人,仍旧仗义出手,帮助贾芸救出了巧姐。(参考依据:《红楼梦》第24回,脂砚斋留下两段重要批注:“书中必不可少之文”,此人乃“必不可少之人”,又说“今写必在市井俗人身上又加一'侠’字,则大有深意存焉”;“醉金刚一回文字,伏芸哥仗义探庵。”)

贾芸等人救出巧姐后,不知道如何安置。此时贾府被抄家,贾芸自然不能收留巧姐。

刘姥姥家境一般,想要收留巧姐也是难事。

于是,大家决定先让王熙凤母女两人见面后再定夺。

03

  


大断不赖众谋,关键时候只能一个人拍板。王熙凤是精明之人,知道此时只有自己才能定下决心。

巧姐是名门闺秀,本来应该有一个好的人生结局,嫁给一个富贵人家,但是此一时彼一时,贾府被抄家后,能有个安身之所,护她周全的人家就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看着刘姥姥身边的板儿,她突然想到一件往事。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热情款待她。大家一起参观贾探春房间时,“巧姐抱着一个大柚子玩的,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便也要佛手。丫环哄她取去,大姐儿等不得,便哭了。众人忙把柚子与了板儿,将板儿的佛手哄过来与她才罢。那板儿因顽了半日佛手,此刻又两手抓着些果子吃,又忽见这柚子又香又圆,更觉好顽,且当球踢着玩去,也就不要佛手了。”当时她就想到,此事有可能是姻缘之事。(参考依据:《红楼梦》第41回,脂砚斋批语:“小儿常情,遂成千里伏线。”又说:“柚子,即今香圆之属也,应与缘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以小儿之戏,暗透前后通部脉络。”)

想到这些,她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让巧姐嫁给板儿。

04

  


刘姥姥听完,大吃一惊。

随后一想,马上明白了王熙凤的想法。但是她有些为难。

虽然自己是普通人家,板儿如果能招到一个大家闺秀的小姐为妻,那是祖上冒青烟才能实现的。巧姐虽然是贾家的千金小姐,但此时已经有了烟花女子的人生标签。

一个家庭娶烟花女子当媳妇,要承受村坊邻居的风言风语,道德的巨大压力让人难以承受。但是王熙凤有恩于自己一家,如果没有最初施舍的20两银子,自己一家有可能早已家破人亡。名声与活着相比,不值一提。(参考依据:《红楼梦》第6回,刘姥姥向王熙凤说起家境困难时,脂砚斋留下批注:“老妪有忍耻之心,故后有招大姐之事。”)

王熙凤见刘姥姥有些犹豫,马上知道她在想什么,果断采取下一个动作。

她拉着巧姐给刘姥姥跪下,不待刘姥姥开口,便自作主张地说道:“巧姐给刘姥姥磕头,从今以后,嫁给板儿为妻,要孝敬姥姥,为她养老送终。”

刘姥姥含泪将两人扶起。

  


王熙凤自己站起来,却让巧姐仍然跪倒在地。

“姥姥,择日不如撞日,让他俩今日就成亲吧。”

刘姥姥犹豫一下,最终拉着板儿跪下,贾芸和林红玉做证,巧姐和板儿按照婚礼规矩,在狱神庙里给王熙凤磕头,正式结为夫妻。(参考依据:《红楼梦》第5回,巧姐的判词写道: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狱神庙不是家里,巧姐和板儿礼毕后,王熙凤主动催促他们尽快离开。

女儿跟着刘姥姥等人离开后,王熙凤感到下面流血不止。(依据:《红楼梦》第74回,王熙凤夜查大观园后,“谁知到夜里又连起来几次,下面淋血不止。)她知道,血山崩又复发了。

巧姐嫁给板儿了,有了安身之所,不会再颠沛流离。刘姥姥虽然是农妇,却是见过世面,知道巧姐底细的人,所以会善待女儿,自己在监狱里,心事已了,人生无望,自己活着,只会线巧姐添麻烦,此外病情加重,与其将就地活着,忍受无尽的痛苦还不如一死了之,想到这些,王熙凤生起了求死的念头。

离开狱神庙的当天,刘姥姥回家,张罗了板儿和巧姐的婚事。

巧姐和板儿入洞房的当晚,女儿的生活翻开崭新开始的晚上,王熙凤自尽而死,结束了自己一生。

  


作者:小涵读书。一个有温度的人,有一支带温情的笔,熟读不同版本《红楼梦》,我不挖热点,不追八卦,只求每天写一个《红楼梦》的新故事,在不断探寻故事中,伴您共同感受文学之美。

写作不易,分享容易,您的关注、收藏、点赞、转发,在一瞬间就能给予我一生写作的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