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家角镇——上海威尼斯 小桥、流水、人家是千年古镇朱家角的精髓。 如果把流水比作朱家角的长发,那么小桥便是长发上看似不经意的玉簪,轻轻一绾,万千风情便涓涓而出了。 朱家角地处上海市最西部,位于风景秀丽的淀山湖畔,湖荡密布、港河交错,人杰地灵,风光旖旎,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古镇历史源远流长,自宋元形成集市,到明万历年间已成繁荣大镇,清代以后为青浦以西的贸易中心。至民国,米市极盛,每届新谷登场,河港遍布米船,几为壅塞,盛况如斯。 朱家角镇中心的北大街,被誉为“上海明清第一街”,背靠漕港河,旁临放生桥,是古镇最富有代表性的明清建筑精华所在。 北大街 街内茶楼酒肆、南北杂货、米行肉铺,百业俱全,时有“长街三里、店铺千家”之美称。如今街上百年老店“涵大隆酱园”,古风犹存;百年饭店“茂荪馆”,老店新开;“古镇老茶馆”沪郊之冠;传统手工作坊店,门类齐全;古董、陶瓷、花鸟、书画、土特产、工艺品、小吃、目不暇接。 水,是古镇的灵魂,朱家角的水犹如少女的长发,柔和平静。九条长街沿河而伸,伴着依偎着漕港的条条支流,像一把折扇,缓缓拉开,让游人领略小镇的前世今生。 古镇历代建桥36座,其中始建于明代的“放生桥”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一座五孔石拱桥。顾名思义,放生就是为了积德行善。僧人性潮曾规定在桥下只准放生,而不得撒网捕鱼。 放生桥桥长如带,形如虹,凌空而起,横驾东西。表现出古时工匠克服天然险阻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站在桥顶看摇快船,那一派龙腾虎跃的磅礴气势让人过目难忘。 放生桥 古镇最大的庄园式园林建筑——课植园,位于朱家角北首西井街,环境幽静,风光独好,俗称“马家花园”。园名乃喻“课读之余,不忘耕植”之意。园林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得当,独具匠心,在私家园林中也是罕见之作。 课植园 朱家角地沃水秀、民康物阜,自古就是“人间富庶地,江南鱼米乡”。游览时一定要记得乘上一次罗锅船,寻一下报国寺“三宝”,再踏一踏石板老街,尝一尝鲜香淳朴的黄栗肉粽、红烧扎肉、酒香草头等等美食。 还有不要忘记江南古镇的夕阳,这样才能体会“船行水上,人游画中”的感觉。 ![]() 附上古镇小地图一张 2. 枫泾镇——三画一棋集一镇 枫泾镇建于元,地处上海西南。其水静、桥静、树也静。吴根越角的历史孕育了这里丰富的文化和著名的“三画一棋”,素有吴越名镇之称,也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门户。 ![]() 枫泾镇内多小圩,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名“清风泾”、“芙蓉镇”。 ![]() 枫泾牌坊 枫泾牌坊好似鸿篇巨制的开章引子,让你一进门就对枫泾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有个简略的了解。 古枫泾一半属江苏,一般属浙江,分界点一为西边界河,二是东边的牌坊。现在的牌坊就是在旧址上建造的,可以说,这座牌坊再现了枫泾独特的地理区域特征。 ![]() 枫泾长廊可以说是当地最具人情味的江南水乡建筑,下雨不湿鞋,盛夏不撑伞,美观而实用,给当地的居民和游客带来了很多方便。这里曾经是吴越两界最繁华的商业街,现在各类小吃名点汇聚于长廊里面,形成了小吃一条街。 ![]() 枫泾长廊 沿着枫泾长廊直行便是北镇旅游区,首先到达全长200多米的生产街,看看古戏台(每天上下午都有传统戏剧演出)和东区火政会(近代消防机构)。 ![]() 枫泾古戏台 ![]() 东区火政会 过了泰平桥,来到和平街,街北有程十发祖居、农民画世家展厅、人民公社旧址、三百园等景点。 ![]() 三百园 宋代建筑三百园是一座三进三落的大宅院,也是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后花园。记录了园主陈舜俞的丰功伟绩和坎坷人生,里面展现了300多件展品——百灯、百篮、百行,故称三百园。 ![]() 丁聪漫画陈列馆 沿着和平街西行,便来到手工作坊街——北大街。街上有丁聪漫画陈列馆,丁聪是我国现代极富盛名的漫画家之一,他以“小丁”署名的讽刺漫画作品曾经在报纸、杂志上不断发表。 ![]() 施王庙 离街不远处有施王庙,施王原名施全,是岳飞的部下,岳飞遇难后,他去行刺秦桧,可惜没有成功,便隐居在金山一带。 ![]() 倒置屋 枫泾文化发达,是蜚声中外的金山农民画发源地,镇北郊有著名的农民画村。 农民画和丁聪的漫画、程十发的国画,还有顾水如的围棋,这些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三画一棋”,集中于枫泾一镇,也是国内罕见的地域文化现象。 ![]() ![]() 农民画 ![]() 丁聪漫画 ![]() 程十发国画 ![]() 顾水如(近代围棋圣手) 鱼米之乡的枫泾,饮食文化独特,素有“吃镇”之称。枫泾“四宝“风景丁蹄、金枫黄酒、天香豆腐干、枫泾状元糕是馈赠亲友的绝佳选择。 民谚有云:正月螺丝二月蚬,桃花三月甲鱼肥,出洞黄鳝四月底,五月拉斯吃不厌,暴子弯转六月红,七夕要吃四鳃鲈,八鳗九蟹十鳑鮍,十一十二吃鲫鱼”。来到枫泾,一年12月,新鲜美味吃不厌。 ![]() 枫泾丁蹄 世博会期间,枫泾古镇还荣登十大”最美上海“世博旅游景点,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人。 ![]() 枫泾游览图 3. 同里镇——水畔古建忆辉煌 清丽古朴的同里小镇,四周五湖环绕,江河湖汊天水相连,古镇就像是浸在水中的一粒珍珠,丰满圆润,光彩夺目。 ![]() 同里镇位于江苏南部的苏州吴江、太湖风景区旁,旧称“富土”。唐初,因其名太奢,改为“铜里”。宋代,又将旧名两字重叠,上去点,中横断,拆字为“同里”,沿用至今。 ![]() 走进古镇,就像走进了一方与世隔绝的净土。陈逸飞先生那幅《故乡的回忆》中的场景在这里随处可见,那静静的小河、古老的石径、精致的板桥、傍河的民居,还有那泊着乌篷船的埠头、在河边濯洗的妇女,以及古镇上空缕缕的炊烟------ ![]() 罗星洲 历史上同里的园林构筑都与水结下不解之缘。前八景中“九里晴澜”、“莲浦香风”、“水村渔笛”都以水定景,后四景的“罗星听雨(罗星洲)”更以水为特色,被誉为“蓬莱仙境”。 被称为江南第一园林的“贴水园”(园林学家陈从周语)退思园躲开了繁华的都市和熙攘的人群,独自融进水乡的宁静。 ![]() 退思园 在古镇中穿行,就像走进了一个江南古桥博物馆。其中伫立于镇中心十字形小河上的三座桥“太平”“吉利”“长庆”最为有名。“三桥”小巧玲珑又古朴典雅,仿佛三尊精雕细刻的石雕,横跨于清水碧波之上,掩映于一抹绿树丛中。 据说,同里居民嫁娶之时,花轿乐队定要热闹地把这三座桥都走一遍,口中还要大喊太平、吉利、长庆,算是大吉大利。 ![]() 同里三桥 同里镇上的嘉荫堂、崇本堂、世德堂、陈去病故居等庄重古朴的深宅大院和精巧玲珑的园林小筑,各有千秋,互不逊色,无一不透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烈的明清宅院的艺术氛围。 嘉荫堂尤值一提,门窗梁栋皆雕刻精美。主建筑“纱帽厅”高大宽敞,五架梁处处皆有细节,梁头刻有“三英战吕布”等八幅戏文透雕,形象逼真,呼之欲出。内宅堂楼“衍庆楼”内有许多名人轶事木雕,观者无不惊叹。 ![]() 嘉荫堂 有空闲的话,最好还是去有“江南第一茶楼”之称的南园茶舍品品茶、听听曲,那确实是一种雅逸的享受。 端上一杯用老虎灶烧出的热水沏的好茶,靠窗坐下,听着古老的戏曲,看着古镇的小桥流水人家,心中那份恬淡,真是无法形容。 ![]() ![]() 南园茶舍 ![]() 同里美食 同里因水成街,因水成路,因水成市,因水成园,巧妙而自然地把水、路、桥、民居、园林等融为一体,构成古镇特有的水乡风貌。 在这里,你会体会到安逸、宁静,有家一般感觉的别样古镇。 ![]() ![]() 4. 周庄镇——中国第一水乡 周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全镇依河成街,桥街相连,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一派古朴清幽。 ![]() 周庄镇旧名贞丰里,春秋时有“摇城”之说。 北宋时,百姓为感邑人周迪功捐地修全福寺而得名“周庄”。 元末明初,颇有传奇色彩的江南首富沈万三之父沈佑,经商发迹后,将周庄变成一个粮食、丝绸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易中心,形成了南北市河两岸以富安桥为中心的大集镇。 ![]() 周庄虽历经900多年沧桑变化,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来的建筑风貌。全镇60%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0.4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其中沈厅、张厅最具代表性。 ![]() 沈厅 ![]() 张厅 同时,周庄还保留着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它们共同构造了一幅美妙的“小桥、流水、人家”图。 ![]() 双桥 双桥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古人用的钥匙,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 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帮助周庄成功开启了与国际交往的大门。从此,周庄的双桥成为江南桥梁建筑中的代表作。 ![]() 陈逸飞《故乡的回忆》 全福讲寺,借水布局,巧夺天工,波光澜影,殿宇楼阁,鳞次栉比,增色添彩。其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建筑艺术美轮美奂,园林景色如诗如画,与神韵独具的周庄古镇融汇在一起,令人流连忘返。 ![]() 全福讲寺 旧时,镇上酒家有数百之多,可谓酒旗林立,醇香满街。如有雅兴,可去酒作坊一试,或者去品尝一下周庄昔日陈酿万三黄酒。 ![]() 酒作坊 ![]() 万三黄酒 怪楼是周庄唯一一座集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全新概念的旅游景点设施。 在怪楼中可以“穿墙走壁、空中浮游、变形、蛇口脱险”等匪夷所思的体验。 ![]() 怪楼 周庄还推出了首部生态水乡实景演出《四季周庄》,颠覆了传统的演出模式,讲舞台和观众全都流动起来。船在水巷中穿行,小桥上、河边石阶上 、观众身边的小舟、沿河人家的老房子等均被安排了具有水乡意境的演出。 ![]() 四季周庄演出场景 古镇西侧的白蚬江也不不看,这里几乎聚集了江南水乡鱼虾美味之精华,是渔民们捕捉的乐园。“蚬江渔唱”历来是周庄的风景线之一,每当余辉洒满江畔,渔夫扣弦而歌,豪情奔放,登岸晒网,借酒助兴,连神仙也羡慕啊。 ![]() 白蚬江日落 周庄的美食,浸润着浓浓的水乡风味,焕发出乡土文化的光彩。麦芽饼、豌豆糕、万三糕、童子黄瓜、三味圆、蚬江水鲜、撑腰糕、万三蹄、虾糟等,独具特色,不要吃的乐不思蜀哦。 ![]() ![]() 万三蹄 唐风孑遗,宋水依依,烟雨江南,碧玉周庄。这是吴地文化的摇篮,江南水乡的典范,也是东方文化的瑰宝。 ![]() 5. 甪直镇——原味水乡异样情 具有2500年文明史的“神州水乡第一镇”——甪直镇内河道纵横,素有“五湖之厅”(澄湖、万千湖、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和“六泽之冲”(吴淞江、清水江、南塘江、界浦江、东塘江、大直江)之称。 ![]() 甪直原名甫里,后因镇东直港通六处,水形如“甪”字,故改为甪直。 漫步古镇,你会感悟到一种舒适感,河水清清,古桥驳岸,环境幽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真是别有风韵,情趣无穷。 ![]() 保圣寺建于公元503年,寺内有唐代著名雕塑家杨惠之的九尊罗汉像,历经千年沧桑,依旧保存完好。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曾题字“梵宫敕建梁朝推甫里第一,罗汉溯源惠之为江南佛像无双”。 ![]() 保圣寺 甪直因桥多,被冠以“桥都”的美誉。现存宋、元、明、清时代的石拱桥41座,造型各异,古色古香。有多孔的大石桥、独孔的小石桥、宽敞的拱形桥、狭窄的平顶桥,也有装饰性很强的双桥、左右相邻的姊妹桥和方便居民的平桥等,桥街相连,河水相通,可谓“桥梁博物馆”。 ![]() ![]() ![]() 甪直的桥 古银杏是甪直古老的标记,镇上七棵银杏树,最年长的已经1300多岁,虽历经风雨,仍能挺拔、健壮。叶圣陶先生曾评价甪直的银杏:“形象高达,意志坚强,气魄宏伟”。 ![]() ![]() 甪直古银杏 叶圣陶的小说《多收了三五斗》中的万盛米行位于南市河东岸,再现了民国年间江南的米市风貌,堂内陈列着旧时稻作农具和加工谷米的器具,成为一处独具水乡风情的“农具博物馆”。 ![]() 万盛米行 现在古镇仍留有以卵石和花岗岩铺成的街道,深巷两旁为黛瓦粉转、木门木窗、青砖翘脊的古建筑,像沈宅、潇宅、王韬纪念馆等都比较有代表性。 ![]() 沈宅 ![]() 潇宅 古镇文化底蕴深厚,唐代诗人陆龟蒙、明代诗人高启、清代思想家王韬都曾居住于此,叶圣陶在甪直开始创作,并以甪直为第二故乡。 ![]() 王韬纪念馆 甪直美食以甫里蹄和甫里鸭最为有名,根据清代配方酿成腌制的甪直萝卜、响爆鳝糊、野菜羹、南瓜糕等也别有一番风味。 ![]() 甫里蹄 ![]() 甫里鸭 ![]() 甪直游览导图 6. 木渎镇——幽远的园林古镇 木渎位于苏州城西,太湖之滨,为西南角之交通枢纽。境内风光秀丽,物产丰饶,又恰在天平、灵岩、狮山、七子等吴中名山的怀抱之中,故有“聚宝盆”之称。 ![]() 早在明清时期,木渎即是苏州城西最繁华的商埠,如今古镇依然是吴西最大商埠、姑苏第一水镇。 镇上古宅庭院深深,小桥流水悠悠,其中胥江为伍子胥所建,乃我国第一条人工运河;香溪因西施在此洗妆满河生香而名……木渎的每一条河、每一座桥都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 木渎四周群山拱峙,又毗邻太湖,可谓得山水之乐也。因而私家园林、名人故居偏多。 木渎最著名得严家花园位于古镇得山塘街王家桥畔,原是乾隆的老师沈德潜的故居。后归木渎首富严国馨。园林门对香溪,背倚灵岩,巧妙栽植四季花木,构成春夏秋冬四景,花木与建筑互相映衬,相得益彰,有步移景异,左右逢源之妙。 ![]() 严家花园 虹饮山房位于严家花园东约200米,占地广袤,建筑大气,其“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盛”,远胜其他,乾隆每到木渎必游此园。 ![]() 虹饮山房 灵岩山享有“灵岩秀绝冠江南”“灵岩奇绝胜天台”和“吴中第一峰”等美誉,相传春秋时期,就有在灵岩山顶赏月的风尚。灵岩山寺也是“东南著名丛林”,建筑气宇轩昂。 ![]() 灵岩山寺 木渎地区长期形成的水乡习俗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庆习俗多姿多彩,像春节“拜喜神”“走三桥”“吃年酒”“烧头香”;元宵节“走马锣鼓”“闹元宵”;二月二“撑腰搞”;立夏“吃甜酒酿,尝三鲜”;端午“赏端阳”;七月七“七夕乞巧”等等不胜枚举。 ![]() 木渎的美食有数百年的历史,有享誉华东地区的“藏书羊肉”,有着美丽故事的“四月初八吃乌米饭”等。 ![]() ![]() ![]() 古镇全景图 7. 锦溪镇——民间博物馆之乡 锦溪镇位于昆山西南,东临淀山湖,西依澄湖,南靠五保湖,北有矾清湖、白莲湖。5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农垦渔牧。志载:“一溪穿镇而过,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江面,满溪跃金,灿若锦带”,所以得名锦溪。 ![]() 水是锦溪之魂。太平桥上镌有这样一副对联:东迎薛淀金波远,西接澄湖玉浪平。很好的形容了古镇得天独厚的“水”环境。龙形状水系纵贯南北,水道弯曲如龙形,市河南口为龙口,五保湖中的陈妃水冢如龙口中的明珠,两侧东西各有两河如龙之四足,自然形成了锦溪靓丽的风景线。 ![]() 烟雨锦溪 人们常以“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来形容锦溪的桥多。古桥大多完整无缺,碑记联柱俱在,花纹图案精美。 里和桥是古镇最古老的大跨度石桥,又是明代锦溪八景之一“古景风亭”所在地。 ![]() 里和桥 古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旖旎,有“锦溪八景”“莲池八景”,自明代以来,又形成了独特的砖瓦文化。 ![]() ![]() 锦溪被称为“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首创国内唯一的“中国古砖瓦博物馆”,先后推出华东第一古董博物馆、中国陶都紫砂博物馆、中华历代钱币珍藏馆等等。 ![]() ![]() 锦溪自古崇文尚墨,是历代文人骚客荟萃之地。矗立于镇南五保湖畔的文昌古阁是锦溪人祈祷文运昌盛之所,亦是文人墨客结社之地。 ![]() 文昌阁 明人高启描绘锦溪“红杏碧桃花烂漫,长提曲巷水流离。”沈从文喻锦溪为“睡梦中的少女”,冯英子称她“浓妆淡抹总相宜”…… ![]() ![]() 锦溪景美,美食也不少哦。袜底酥、海棠糕、酒酿饼、将军头塌饼、奥灶面等等都各有特色,不得不尝。 ![]() 海棠糕 ![]() 酒酿饼 ![]() 将军头塌饼 ![]() 锦溪游览导图 8. 千灯镇——亭林故里,戏曲之源 千灯是江苏昆山的一个水乡古镇,有2500年的历史,古镇物华天宝,人文荟萃,素有“金千灯”之美称。 ![]() ![]() 走进千灯,映入眼帘的是古老的黑瓦白墙,是倒映在河水里的临水人家、店招酒幡。 ![]() 号称华东第一街的石板街,是国内保留至今最古老的也是最长的宋代千米石板街。 漫步古街窄巷,如沐宋代遗风,两侧楼宇挑檐而出,小楼相依,形成江南古镇“足踩青石板,头顶一线天”的独特风貌。 ![]() 石板街 尚书浦横穿千灯,上架有五座明清石拱桥,永福桥、凝薰桥、种福桥、吴家桥和陶家桥,每座桥都有悠久的历史。 ![]() 尚书浦 三桥是千灯水乡桥文化的精华和缩影。 三桥联袂而筑,东边的小桥叫方泾浜桥,因河而名,为明代特色;中间横跨尚书浦的叫恒升桥,取步步高升之意,为清代特色;西岸一座小巧玲珑的木桥是鼋渡泾桥,为宋代特色。三桥还有个美丽的名字,称为“三桥邀月”。 ![]() ![]() 三桥邀月 千灯最值得一提的遗存有两处,一是顾炎武故居——顾氏南堂贻安堂,现存五进明清建筑。 包括顾炎武祠堂、墓地、顾园等景点,形成墓、祠、厅一体的园林布局,在千灯古建筑群中最值得称道,为千灯诸景之首。 ![]() 顾炎武故居 ![]() 贻安堂 另一处是顾坚纪念馆,顾坚是昆曲创始人。一边品茗,一边观赏昆曲、江南丝竹、苏州评谈,好不惬意。 ![]() 昆曲 ![]() 顾坚纪念馆 千灯建筑的制高点,是被誉为“美人塔”的秦峰塔。 此塔位于尚书浦西岸,建于南朝、因建塔之砖有浮雕,塔身苗条,风姿绰约,亭亭玉立,宛如美人。 ![]() 秦峰塔 被称作“典当里”的余宅,为“立三堂”古建筑群,前店中厅后宅的双排五进明清古建筑群,是华东地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典当之一。 ![]() 立三堂 有名的“千灯八吃”为方肉、鱼干、虾干、小麻糕、酥饼、雪菜毛豆、龙须面、梅干菜。除此之外还有龙粽、燥糕等地方特色小吃。 ![]() 千灯馆 ![]() 9. 溱潼镇——人文荟萃的水乡小岛 古镇溱潼位于苏中里下河地区,地处泰州、盐城、南通三市交界,旧有“犬吠三县闻”之说。 溱潼以水为名、因水而兴,古镇形似小岛,四面环水,区内河网纵横,垛田星罗,素有“水乡明珠”之称。 ![]() 清乾隆年间,苏州府溱潼孙家庄进士孙乔年,分别以八处自然景物为题材,提了七首八绝,景以诗传。 其八景为:东观归渔、南楼读书、西湖返照、北村莲社、花影清皋、禅房修竹、石桥明月、绿院垂槐。 ![]() 东观归渔 ![]() 花影清皋 ![]() 雨中风情 溱潼拥有2万多平米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随处可见老井当院、麻石铺街。院士旧居、绿树禅寺、民俗风情馆、契约文书馆、婚姻馆均为保存较完好的民居。 ![]() 院士旧居 ![]() 民俗风情馆 溱潼镇区域内河港交织,岛屿星罗。喜鹊湖是省内难得一见的无污染水体,鸟类众多。 ![]() 喜鹊湖 溱潼会船源远流长,已有近千年历史。为纪念南宋岳家军曾在溱湖与金兵鏖战,当地百姓于清明节撑船祭奠阵亡将士,形成民俗。 ![]() 溱湖 溱潼会船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保存最完整、最具生态特质的“水上庙会”,一年一度,以其恢弘壮观的场面、惊心动魄的比赛、多姿多彩的表演,堪称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海内外人士盛赞为“天下会船数溱潼”。 ![]() ![]() 溱湖会船 溱潼湖水域宽阔,水质清淳,物产丰饶,以其水产品制作的“溱湖八鲜”名宴,名扬天下。 尤其是溱湖八鲜之首溱湖簖蟹,具有“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等优质河蟹形态,还具有“体健、色亮、腿长、爪尖”的独特特征。自古以来“南有澄湖闸蟹,北有溱湖簖蟹”,又称“南闸北簖”。 ![]() ![]() 溱湖簖蟹 篇幅所限,上海江苏的古镇先告一段落了,当然,还有的古镇没有介绍到,像苏州沙溪镇、太湖第一古村陆巷、明月湾村、红色古镇沙家浜等等也很有特色。 欢迎各位朋友一起发现古镇的美。 未完待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