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逛商场,没想到,因为听到店主的一句话,让我乖乖掏出了680元。 快到年底了,于是趁周末大扫除了一下,厨房里的桌布旧了,准备换块一块新的,而我也正要买双鞋。下楼直奔货品全的程宇广场,打算一站式购买。 商场里人不多,看来网店的冲击却实很大的,再加上疫情影响,很多店面上挂着“清仓,甩卖”“房租到期,一件不留”“吉店出兑”“限时特卖”的广告,店主或嘶声力竭的招徕顾客,或低头不语的玩着手机,或三三两两聊着天,店里的商品也不同程度堆积着,还有的店面没有人,直接写上:卖货人在对门。 我买完了桌布,还想着买双鞋,一面走,一面看,有的店主有气无力的招呼说“选什么,进来看。” 有的店主脸上堆着笑:“拿货吧,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啦,便宜!合适!” 我笑着,并不打算停留,因为不需要或者没相中。 想想曾经图便宜,买回家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拿回家一看,其实并不缺少那一条牛仔裤,也喝不完快要过期的牛奶,诱惑的面前,还是理智点好。 我继续走,发现一个女人正对着手机说话:“马哥马哥,你在吗?你那里什么货走得好?我再上点!” 在这个人人“清仓”的大环境下,她还在上货?我顿时对她产生了兴趣,走进鞋店,货很全:男式、女式,二面、大棉,高跟、平跟,棕色、黑色……款式即不从流也不奢华,简约大方,货品摆放整齐,没有积压感。 我拿起一款才要试试,女店主又殷勤推荐另一款。 她是这样说的:“姐,你手上拿的这款样式秀气,质量也不错,可你看,现在马上要到三九天了,下个雪,天再冷,就没有这款马丁靴合适,又保暖又防滑!” “我一直喜欢高跟鞋,就是想弥补身高不足,哈哈!”我还不死心。 “其实,我卖哪双都是卖,这马丁靴还没有你手里的贵呢,我就是考虑实际情况。” 我很不情愿地放下高跟鞋,穿上马丁靴,说实话,马丁靴除了还原我的身高,真的没有任何可挑剔的,暖和,鞋底防滑,走路稳健。可我这虚荣心作祟。 又拿起高跟鞋试了一回,穿上后,人显得挺拔,气质似乎也被托出来了。 选哪个呢?我犹豫不决。 店主说:“姐,不瞒你说,咱这东北的冬天,你不是没领教过,我叔叔就是开诊所的,一到下雪天,准有一些人滑倒摔跤的。 你想呀,美是美了,可是假如不安全,你还咋美? 这么说吧,我卖鞋,卖出一双保准顾客满意一双,我又不是就今天在这卖鞋,我家都干了7年了。附近的店家换了几茬了。” 试鞋的档口,跑进来一个小男孩,奶声奶气的说: “姐姐,姐姐,我给你拿我的枪玩。”小男孩身后跟着一个安静的小女孩。 我喜欢地摸了摸男孩子的头说: “这么小就学会分享了。” 女店主满足而憨厚的笑着回:“是的,我家孩子不抠门,从小就教他,我和他爸也没打算要二胎,就他一个,要是从小太娇惯,任他的性,长大怎么办呢?” 听了她这番话,不由得我就对这家店的好感又增加了一点,看她带着孩子卖货,也真不容易,我打算把两双鞋都打包。 “小妹,干脆我两双鞋都拿着,你给优惠些吧!” 女店主指了指店门口的招牌说:“姐,鞋子您放心穿,质量保您,但是我们家是实价店,不讲价的。这么说吧,肯定会让您物超所值的,刚才我打电话您也听到了,我的鞋都不够卖的呢,况且,确实也不贵,两双才680元,这个价在大商场只能买一双呀。” 我也不好意思再开口,倒是省去了讨价还价的繁琐,拿货付钱。心里还有种淘到宝贝的满足感。我还加了她微信,她说有新款让我留意。 有句俗语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放在商场上“铁打的商场流水的店。” 一些新店起来了,一些老店亏掉了。亏了的,虽然有各种原因,我想人为因素定是主要的,看看那些堆积如山的货,定然不会让人生出什么好感,而如果守住质量的底线,物有所值,最终也会在纷纭的竞争中,持有旺盛的生命力吧? 网店也是一样,从前年开始,给爱人和孩子买衣服就看中了某个品牌,做工精细,面料好,价格自然也比大商场里优惠,我再懒得去看别人家的了。 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面对缤纷多彩的世界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