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魏国人,当年与苏秦一起在鬼谷先生门下,苏秦自认为才能不及张仪。 张仪游说各国没有被赏识,反而被苏秦羞辱,决定效命能让赵国吃苦头的秦国。在苏秦暗中资助下,张仪获得秦王的赏识。张仪得知苏秦的帮助和意图后,自叹不如,并表示在苏秦活着的时候不帮助秦国。 国相张仪 张仪建议秦王,把攻占的蒲阳还给魏国,并派公子繇到魏国去当人质。 他又劝说魏王交好秦国,魏国献了十五个县来报答秦国。张仪被任命为秦国国相。 张仪后被免秦国国相,改任魏国国相。他想让魏国臣服秦国,但魏王没有听从。 但在秦军攻占魏地后,魏王屈服,背弃了联合抗秦的盟约,派张仪前往秦国去求和。张仪回到秦国,再次出任国相。 说服楚国 秦王想征伐齐国,又顾虑楚国,便派张仪去楚国劝说。 张仪以商於的六百里土地以及秦国的美女来引诱楚国,楚王大喜,决定与齐国毁约断交,不但重赏了张仪,还把国相大印授给他。 张仪回国后,假装从车上跌下,三个月不上朝。楚王还以为自己对齐国还不够严厉,派人假借宋国使者去齐国去辱骂齐王。 齐王大怒,立即降低身份去讨好秦国。等齐国、秦国和好后,张仪才上朝。他见到楚国使者,还故作惊讶地问楚国为何还不去接受他提出的割地。 楚王感到被骗后,勃然大怒,发兵攻打秦国。 易地风波 秦惠王向楚王提议秦国、楚国互换一块地方,楚王很恨张仪,只想用楚地来换张仪。 张仪劝秦王同意楚王的要求,并会利用楚王听信宠臣、爱姬的弱点来保护自己。于是,他欣然前往楚国。楚王把他下在狱中,准备处死。在宠臣、爱姬不断劝说下,楚王赦免了张仪,还以厚礼相待。张仪趁机吹嘘秦国的强大,楚国不应联合抗秦。 楚王虽然已经得到了张仪,却又舍不得拿自己的楚地来交换,只好让他离开。 连横各国 张仪前往韩、赵、齐、燕等国,都劝各王结好秦国,再联合进攻其他邻国,以此来转嫁被秦国攻击的灾难。 各国均听从了他的建议,甚至还有国家向秦国献城求和的。 各国听说张仪与新继位的秦武王有矛盾,开始再次联合抗秦。 张仪向秦武王建议利用齐国必然攻打自己所在国的特点,前往魏国,挑起两国战争,而秦乘机攻打韩国,向东扩张。秦王允许张仪到魏国去。齐国果然出兵攻魏。 张仪托楚国使臣向齐王指出,让齐国打魏国是他的谋略,齐国因此对内劳民伤财,对外结仇邻国。于是,齐王下令退兵。 张仪在魏国做了一年的国相后去世。 张仪与苏秦都以合纵、连横的政治权术游说各国,达到富贵的高位。苏秦配山东六国相印,张仪也先后配了秦、魏、楚国的相印,使天下人争相效法。 但儒家认为张仪与苏秦使用这种诡辩术谋取富贵,不是真的有才。 |
|